低年级数学应该以生为本
2018-01-25黄立英
黄立英
摘 要:新的课程视角和课改理念下,小学低年级数学应该在生活中“就地取材”,在合作中动手探索,在拓展中探究延伸,引领孩子们通过现实印证、动手操作、探究延伸等方式,获得有关方向的正确认识,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并以此打造以生为本的理想数学课堂。
关键词:生活联系;动手探索;探究延伸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辨认方向”,让孩子们借助生活经验,学习辨认物体所在的方向与位置。执教此课,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点学习的层面上,而要提高到发展空间观念的层面上。”[1]不得不说,现实中的方向与地图上的方向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在现实体验的基础上,帮助孩子们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必要性。那么,如何引领孩子们通过现实印证、动手操作、探究延伸等方式,获得有关方向的正确认识呢?
一、在生活中“就地取材”
对于低年级孩子而言,现实生活中,可以说,天天都在和“方向”打交道,天天都在睁大“火眼金睛”辨认方向。北师大版教材中安排的情境图是操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也要亦步亦趋。比如,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就从孩子们所在的教室开始,从孩子们的座位开始,让“方向”的有关体验自然而然地介入孩子们的认知系统中。关键就在于,我们所选择的生活情境是否能点燃孩子们的兴趣之火,是否能打开孩子们的学习之门?以此引领孩子们在“方向”学习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稀里糊涂。
以下是“辨认方向”在上课伊始的教学设计:
小游戏:面向北—拍拍手,转向东—跺跺脚,面向南—点点头,转向西—拍拍肩,向着西南,拍拍肩……同学们,现在以我们学校、我们的教室为中心,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周边的广场、商店、政府、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讓学生自己说一说。孩子们口头回答后,让孩子们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在这样的设计中,孩子们随着游戏拍手、跺脚、点头、拍肩,本身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并且随着这样的游戏,孩子们意识到方向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就在我们的身前身后,只要用心捕捉,我们就能确定正确的方向,正所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证明,在生活中“就地取材”,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能让孩子们在亲近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自然,所学所得就能够更长久地贮存在孩子们的记忆库中。
二、在合作中动手探索
低年级孩子喜欢动手,个个似乎都有“多动症”。一味地压制孩子们的动手,并不是好的教育。只有正确疏导,恰到好处地利用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才是学习中的应有之义,才是激发低年级孩子们兴趣的一剂良方,正所谓:“方法固然重要,然而,无论我们做什么,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去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2]
1.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然后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2.出示地图,让学生说一说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地图的形状像什么?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
3.同桌对练:一个说出一个方向,让另一个在图中将其指出。一个指出北京的位置,让另一个再让找出家乡的位置,并说一说家乡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4.利用中国地图,问问孩子们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请其他学生回答。(比如朝鲜在我们国家的哪一面)
瞧,不论是方向板,还是中国地图,不论是同桌对练,还是自主自悟,上述环节都充分重视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孩子们自己辨认方向、自己对照地图、自己确定位置,以此不断促进孩子们空间概念的形成和升华,以此引领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发现更美的数学风景。
三、在拓展中探究延伸
仅仅在课堂中辨认方向是不够的,仅仅在头脑中理解有关方向的概念也是不够的。就“辨认方向”而言,应该引领孩子们走向操场,走向课外,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现实,去发现方向,去印证方向,去辨别真正的方向。这不仅仅是理论中的由此及彼,也是现实中的由此及彼。
1.让孩子们带上表格及方向板到校园中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引领孩子们注意观察地点和面朝方向(如西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东南方向等)。
2.让孩子们自由说一说对指南针的了解,然后再让孩子们在课外查阅找资料,查找有关指南针的知识,增强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3.让孩子们自己编个有关方向方面的口诀。如孩子们可以针对“上北下南,南北对望……”继续往下编口诀。
可以想象,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的孩子们一定欢呼雀跃,一定欣喜万分,一定有别样的收获。随后,搜集指南针的探究活动和自主自悟有关方向方面的口诀探究活动,则将孩子们推向更远的远方,以此构筑起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引领孩子们在数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参考文献:
[1]王耀东,叶建云.不同的位置 一样的精彩[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4):34.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
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