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大后 我怎么成了你

2018-01-25宋青松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讲台长大老师

宋青松

歌曲《长大后我成了你》流传后,有许多人问我是怎么创作这首词的?与其说这首词是创作,不如说是我对教师认识过程的记录。因为在这之前,我几乎没写过歌词,更不懂歌词创作的艺术规律,而这首词一举获得全国歌词大赛一等奖,除了证明评委的公正还足以证明真正的心声会引起共鸣。有人说《长大后我成了你》唱得非常甜美,可我每当听到它就想起我的老师们,总在欣慰中有些酸楚。我上学的时候,恰逢文革后期和高考制度刚刚恢复之时,教育人才奇缺,我读过书的山东农村和东北林区更是如此。我对老师的认识是从神秘到清晰又到淡然再到敬重的。

我对老师的认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1个阶段中小学的时候,仰望心中的你

小时候对老师的感觉在《长大后我成了你》每段的前半部都有形象而且实在的描写,那时候真的就以为老师“很美丽…很神气…很有力…很神秘”,不但把老师的每句话都当成真理,而且还把老师神圣化,甚至有一次看到老师上厕所都感到吃惊:啊,原来老师也要大小便的!

我的学习时间较短,从小学到大专毕业共有十一年,其中七年是在文革期间,所以学到的知识也有限。我的小学是在山东农村上的,中学是在东北林区上的,教学资源相对短缺,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高中毕业留校的学生,二是工农兵大学生,三是平反后重返讲台的老教师。但是,正是这些教育、这些老师让我从蒙昧中走出。

美丽的老师:原型有两个,一个是山东时的李老师,一个是中学时的董老师。

李老师教数学,我们小时叫算术,过去数学和语文都是本乡的一个老师教,五年级时突然分科了,来了外县的一位女老师,姓李,因为我们原来的老师也姓李,而且年龄较大,所以我们叫她小李老师。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让学生到黑板上去做,前两名同学都没做上来,我上去了,发现老师写错了一个地方,改了一下,把题做出来了,然后,转过身得意地一笑,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想不到李老师没表扬我,反问我笑里面包涵着什么?我说笑就是高兴呗,老师说,难道笑就是高兴吗?我抓耳挠腮地回答不出来,老师说给我一周的时间想想。后来小李老师没再问,我去了东北,可这个问题,却一直在我脑海里,以至于我在七年后从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笑的文章,竟为此写了一首诗。

笑里面包涵着什么

笑里面包涵着什么?

李老师,你可理解我

笑包涵着你什么

您,让我怎么说

你给了我七天的思考

却让我苦想了七年之多

这个普通的题目啊

让我的笑窝里装进了冥想的苦涩

终于,你又一次向我提问

并且剥夺我说——笑就是高兴

的资格

笑里面包涵着什么

老师啊,你的要求有些苛刻

你,那十年的一个高中毕业生

也许已经历世事风波

而我,一个十一岁的孩子

怎么懂得纷杂的生活

讲台上,你气恼于自己的过错

黑板前 我却为小小的胜利自得

于是,笑的溪流,冲破唇的封锁

有些轻浮的从嘴角流过

出乎意料

在班级搅起一场笑的旋涡

于是、七天,这难以回答的问题

萦绕在你的每一堂课

可是、七年啊,我没有忘记

只要笑还被谈及和制作

也许 我 你的学生和你的问题

早已被你的记忆埋没

李老师,我真不知你是过错还

是明哲

笑包涵着什么

这是人生的课题啊

欢乐、疯狂还是自得

痛苦、沉思还是解脱

嘲讽、戏弄还是鼓励

绝望、发现还是冷漠

骗子因成功而把面纱撕破

庸人因小小成就洋洋自得

绝望者无可奈何的一撇双唇

农民用满是老茧的手捧出收获

如此缤纷的答案啊

李老师,你让我一个孩子怎么说

生活给了我笑和哭的折磨

岁月的增长哭已被舍弃

笑,只好把双重的任务担着

它包涵着什么

你让我怎么说

不,李老师

已经七年了

请再给我一次回答的资格

我会更加直率地告诉你

笑,就是欢乐!

然后,让我再一次搅起笑的声波也把这首诗给你

我们没有愧色没有过错

高一时董老师也是我认为美丽的老师之一。她是工农兵大学生,中专毕业,讲课时神采飞扬,竟让我对枯燥的政治课产生了兴趣,至今她讲课的仪态还浮现如初。有一次政治考试后,她讲了一个笑话:一名同学在回答什么是一分为二的时候,说就是把一个苹果分为两半。她没有说这名同学是谁,却表扬了我,说我回答的即准确又生动。现在我实在想不起我是怎样准确又生动地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了。董老师说:“宋青松的卷子只给100分不够,还要给个‘优’。”她在同年级的四个班里都讲了这样的话。以至后来有的同学学着她的样子、腆着肚子(当时她怀孕了)喊我“一百优”。不管怎么说,我越来越喜欢学政治了,在我的高考成绩中,政治分也是最高的,直到现在我依然对哲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神秘的老师有很多,我们心中的许多老师都是神秘的,那时我们认为老师没有不会的难题、什么事找老师都可以解决。

我其实开始对老师的认识是模糊的,因为我上学时的老师就是本村的一位远房哥,所以也没有多么神圣,我们上的是复式班,他讲完一个学年的课,再给另一个学年讲,当时村里没有表,他在教室门口钉了三个木棍,看太阳影子转的角度,决定上下课时间。后来来了更专业的老师,是我家对门的叔叔,但他在县里上班我很少见到,他是县广播电台播音员,是他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普通话、时间概念,怎么叫迟到,而且知道了最初的韵文。他来上课的第一天,见我进来,就让我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我见上面已写了几个人名,就歪歪扭扭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他在黑板正中写下一首打油诗:

迟到者,真难看,

名字写在这上边。

以后千万别迟到,

让人看见笑话咱。

原来他有手表,要求我们也按时上学。并大讲了一番纪律和规章。我现在实在想不起,当时我们家里都没有表,是怎么遵守作息时间的。

在中学时班上新来了一位化学老师,班主任范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他精神受过刺激,让我们上课注意纪律,不能惹他生气,邵老师来上课,第一节就做了自我介绍,他说叫邵满堂,家有兄弟四个,分别叫邵金堂、邵玉堂、邵满堂、邵堂堂、中间的字连起来就是金玉满堂。后来我们还知道他曾是右派,平反后娶了日本遗孤,带着个小女孩叫小红。他讲课的口头语是“是不是”和“俺家小红说了……”,为了上课不让他生气,我便抢着回答问题,谁知他说,你显什么显,我让你回答了吗?我本来是怕他冷场,却受到他的批评,从此我和化学保持了距离。

和化学老师保持距离的同时,我却是学习委员和物理科代表,教我们物理的薛老师是一位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老师,许多同学说没见她笑过。她的版书设计非常巧妙,后来我从她在上面写每一个字,大概就知道她今天的版书多少,她一节课正好写一黑板,所以很少擦黑板。我当老师后一直想学习,可是总是把握不好,所以反复擦黑板,害得得了慢性咽炎,不过也赚了一句歌词“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

神气的老师:初二刚开学,班上来了一位年轻的教师神气地站在讲台上,他穿一身灰的卡中山装,蓄着小胡子,长得干练机智,喜欢把手臂成直角背在后面,与领导对着干输了后的口头语是“岂有此理!”当时我觉得他说这四个字时特别牛!但我一直害怕范老师那锐利的目光。据说,他曾与其它同学家长说过我,宋青松这个学生学得不扎实,所以我比较怕他。好在不长时间范老师调到了当时全林业局最好的五七中学。巧的是一年后我也考上了这所高中,并分到了范老师任班主任的高一三班,正当我怕他会对我不好时,他却让我当了学习委员,后来又推荐当了校学生会主席。

这时,许多年轻的教师都准备复习参加高考,范老师也是其中之一。范老师各门功课优秀,人又聪明,常有其他老师向他求教。临近考试,别的老师都停课复习了,唯有他还继续教课并当班主任,后来教我们语文的金老师考上了大学,而范老师落榜后教初三去了。

教我们语文的金老师复习考大学时,刚平反的于老师接了他的课。他在旧中山装外套了件小棉袄,架着副眼镜,让人想起他讲的课文中的孔乙己,特别是他学“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把几个手指摁在讲台上的样子,让我一想起孔乙己就想起他。然而,他训人的样子很凶,有一堂课着实让我紧张了一阵。他把一叠作文本扔在讲台上,恶狠狠地问:“谁叫宋青松?”我没有反应过来,他又高声喊:“谁叫?”我怯生生地站起来,“把你的作文拿回去,念一遍!”他把本子扔给我。于是,我念起了他命题的叫《冰雪消融》的作文。大意是:冰雪化了,大自然的春天来了;“四人帮”粉碎了,祖国的春天也到了……也许这触动了他那颗右派平反刚刚得到温暖的心,我念完后,他仍在讲台上踱步。然后,冷不丁地冒出一句:“这样的文章连高二那些脑袋也写不出来!”他原来是表扬我,这时我看到他激动的眼里是一片深情。他在我读作文的时候,发现了我发音不准,每个晚上都来班级辅导我,“妈、麻、马、骂……”他不知教了我多少遍。我至今还能背诵他教的许多古诗、古文,而当时没有教材,他是抄在黑板上给我们背的。

有力的老师,大概原型是我的一位历史吴老师和体育雷老师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当然艺术形象中的老师不会是指某一个具体老师,只是这些老师也许给了我最初的印象和创作灵感。由于时代和地域的原因,我的老师们不都是很优秀的,但他们是努力尽责的。当我写这首《长大后就成了你》的时候,我上面讲到的几位老师有的已离开了给他们欢乐又让他们茫然的讲台。

第2 个阶段从事教育工作后,看到真实的你

1981年,我大专毕业分配到黑龙江穆棱一中,这是一个省级重点中学,我找到当时的唐校长报到,他问我,你是哪班的?我说我新来,还不知是哪班的。他说,那你的通知书呢?我把报到证给他,他才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是你来当老师啊。他竟然把我当成了学生了。当老师的时候我只有18岁,而且一毕业就教高中,不知为什么,开始想让我去教高三文科班的物理,我一看高三的学生都比我大,连忙说教不了,这样我才分到高一学年教物理。我教的班上有几个学生和我同岁,而且我还有同班同学在这个学校上复读班。第二年,我在教高中的同时,又接了两个班的初中物理,后来当了初中班的班主任,这届学生我教了五年,从初二一直教到高三。我教学七年,在这期间真实的教师感受是任何体验生活都无法得到的,我看到身边的每一个老师,有高尚也有卑微、有喜乐也有哀怒,他们心中不只有学生和教育,也为自家的琐事求人,也为分房忧心,也为职称争斗,也有想当官的、也有盼发财的,甚至有一些不堪之事……

先说我曾经的老师,在我写这首歌时,他们在做什么?我师范毕业不久,由于师资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改革,五七中学和另一所中学合并,裁减了一批老师,没有文凭的范老师就在其中。我再次见到他是我改行当记者时下乡采访的路上,一辆拖拉机陷在泥里,范老师一身泥水、满头大汗地往下卸东西。原来,他在一个很偏远的林场里当了材料员。我想,他如果当时能停课复习,一定会考上大学,今天还会神气地站在讲台上,或者出路更好。不是吗,教我们语文的金老师,毕业后分在了省城,当时已是处级领导干部了。

我到另一个地方采访,听说董老师在那儿当小学校长,找到学校,却不见董老师,也不见别的学生和老师,问一个在校园打场的农民才知道这学校只有两个老师,七、八个学生,今天老师们去村里动员缀学的孩子上学去了。我爬在窗口看仅有的两间教室,每个屋里只有三张破桌子,其中一个是做讲台用的学生桌,禁不住心里一阵凄楚,曾经美丽的董老师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当她的校长的。

后来,我在县城的一家小吃店意外地看到董老师:她是这里的“老板娘”,她向店里的人又夸了我一番学习如何好,让我想起了那个“一百优”。我没敢问她怎么不当老师了,后来听说,她当校长的那个学校撤了,她被分到大一些的学校,由于超编,加上她教的是不被重视的政治,在优化组合中,她落聘了。

于老师和我作过一段邻居,我刚写作时常向他请教,他说退休后也要写文章,并讲了他一部长篇小说的写作计划,现在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一直没有见到他的作品发表,但我知道他退休后曾又到另一个学校代课去了,他是对我创作影响最大的老师之一。

我从小学到大学共有多少老师已经记不准了,他们有的仍然站在讲台上向未来奉献着自己,有的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讲台,随着岁月的推移老师在我们的眼中失去了神秘的光环,他们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但是毕竟是他们从蛮荒中为我们开出了一条小路,把我们向人生的大道送了一程。也许正是为了我们,他们才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耽误了自己的前程,甚至连他们热爱的教师也做不成了,只好静静地离开了讲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献给所有老师的,也是献给那些曾为人师而今已走下讲台的老师的。

再看我自己,几年后,我教的学生们考上了大学,我又重教一届学生,又过几年,我教的又一届学生又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有几个是清华这样的名牌大学。而我仍然在偏远的县城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我望着空空的教室,想起每一个座位上曾坐过哪些学生,心里说不出是酸楚还是快乐?这也许就是那句:“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的最初感受。

第3个阶段离开老师岗位,回望执守的你

1988年,我调到宣传部工作,作为一个新闻干事,比起教师来眼界开阔了一些,我看到还有那么多职业无论他们的成就感、生活工作环境、社会地位都要比教师好得多,相比起来老师的付出和他们的收获实在不成比例,我只做了七年教师,心里都有些委屈,而我的许多老师,他们一辈子都在从事教育事业,特别是那些偏远山村的老师,他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就更让人寒心(那时农村经常有欠教师工资的现象)。那么一个人能一辈子从事这样清贫的事业,他需要有多高的精神境界,当时我们在县委机关工作,一般三四年会提到科级,我知道,我们在市机关的干部,怎么也会提到处级,可是当老师一辈子也没有级别,他们为的是什么,他们何曾抱怨过,他们也不曾努力离开老师队伍。这时我对老师的敬意油然而生,才有了那句“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

此时,恰逢我的儿子出世,初为人父的艰难,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不当家不知财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写了另一首《长大后我成了你》表达了儿女当父母后对老人的理解,写完后我意犹未尽,又想起了我几年来对教师这一题材的思考,于是又写了后来大家听到的这首献给老师的《长大后我成了你》。

在词作家蒋开儒的鼓励下,1991年我抱着撞大运的心理将稿件寄到了《词刊》编辑部,参加全国第二届“虹雨杯”歌词大赛。想不到在1992年一举获得这次大赛的一等奖……1993年这首词又由王佑贵谱曲,张秋秋演唱获全国首届MTV大赛金奖,1994年春节晚会宋祖英演唱后在全国广为流传,二十多年来先后有李谷一、王丽达等几十位老中青艺术家演唱过。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技法,比如角度的独特,立意的新颖,用词的对比,形象的运用……后来在许多评论文章中看到,我非常感谢各位同仁对拙作的褒奖。但是,在我创作的过程中我确实没有想过这么多,那时一个初学作词、而且无志于此的我也不懂这么多,我只想表达的是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和自己内心的真切感受。有的人对我说:你这首歌很美、很甜,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写这首词的时候我的心里是酸的,甚至有些苦。虽然我自己现在也说这是对教师的颂歌,但是,我想你把它当成一个教师的心声、甚至感慨也许更准确些。

第4个阶段坚持创作追求,塑造美好的你

我今年已经50多岁,工作也有36年了。三十多年,我从县城走到市里、又从市里来到北京,几乎做过了宣传文化口的所有工作,然而让我难忘的,我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当老师,如果再选一个,那就是图书馆馆长。

我曾刻意回避做专业作家,现在却几乎就是从事专业创作了,我想我能为这个社会所作的,恐怕只能是多创作几首歌词了,如果说有什么奢望的话,争取还能有一两首作品留给历史,而在我创作和留下的作品中,我希望还有像《长大后我成了你》这样塑造当代人物和职业形象的。

前年从微信中看到一篇心理学研究文章《长大后我为什么成了你》(作者陈曦),因为文章引用了我的歌词《长大后我成了你》的内容,并依此展开研究,引起了我的关注。这篇文章从心理学认同的角度来分析:“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90 年代很火的一首歌,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讲的是孩子很崇拜老师,以老师为榜样,长大后也当上了老师。我想从这首歌出发,来谈谈心理学上的认同问题。”作者认为“认同可以分为两个过程:第一,找到一个身份(Identifying),第二,成为这个身份的样子(Becoming)。就像这首歌里说的,孩子以老师为榜样,然后通过努力让自己也成为一名教师。”对于作者的观点,我没有深入研究,但是是基本认同的。我只想以一个词作者的身份,以更加小的视角从艺术教育、音乐乃至一首歌曲作品来谈一下对美育人生的影响。

在参加一些活动时,与新相识的朋友相互介绍中,除了常听到人们客气地说:宋老师,我就是听着你的歌长大的外,还有一种说法:宋老师,我太爱听那首歌了,就因为喜欢这首歌,我才当老师的。这时我常调侃地说:“是不是我误导了你?”这当然是笑谈,无需回答。关于“长大后,我为什么成了你?”这一命题,其实不劳更多分析,在歌词里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就是词中写的:“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总之正是因为小时候对于老师的正面积极的认识或认同,才让我们有了要做像老师那样的人的渴望与追求,最终让自己成为了那样的人。有了小时候的“我以为”,才有了长大后的“我成了你”,这也许正是心理学者将歌词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如果那些告诉我因为喜欢这首歌才当老师的朋友说的是真话,那么一首作品对于人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即使其中不全是事实,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至少说明一首作品在他的成长中产生过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止这一首歌,在我们成长的历史上,艺术作品的教化作用随处可见,给我们的成长影响的作品曾经层出不穷,如“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非常简单的一首儿歌,却培养了我们拾金不昧的精神和对警察这一职业敬重。以至于,我们长到很大,看到警察还是想叫叔叔。像《咱们工人有力量》更是展示了一个阶级在那个历史时期的自豪感与中坚作用,一些行业也都有自己的歌曲,如《我为祖国献石油》唱的石油工人的自豪,《美丽的心灵》唱的是清洁工人的美好,还有《老司机》《少年斗志不言愁》《当兵的人》等,这些作品不但表达了职业从事者的心声,也赢得了社会对这一职业、行业的尊重,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与职业的选择。

无需讳言,近些年来,我们太缺少行业和职业形象的正面歌曲了,与之相反是对英雄形象与行业职业形象的毁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在网络出现了一些诋毁我们英雄形象的反面帖子,除诋毁邱少云、雷锋、黄继光、江姐等革命人物,还有大禹、孟姜女、花木兰、杜甫等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也不断地被戏说和嘲弄,这些英雄或历史人物都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记忆的重要部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尤其是英雄形象,更是凝聚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品质。对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污名化”现象,可能导致民族记忆与集体记忆消解,损害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如果对这些人物和故事进行否认,对英雄形象肆意污名化,摧毁的将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引发的将是人们对历史的怀疑,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无所追求。

除了这些对英雄形象的诋毁外,近年来行业职业形象也不断恶化。像城管打人、医生收红包、老师补课、警察野蛮执法、演员吸毒、官员贪腐……行业和职业负面形象的过度传播,抹去了英雄和职业在人们心中的神圣感,它的副作用并不是只是损害英雄或职业形象,对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对人们的心理认同,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极为不利。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认为警察是野蛮霸道的,他长大还愿意当警察吗?如果他真的仍然愿意当,他又会当成一个什么样的警察呢?同样如果他认为当医生可以收红包,才争当一个医生,那么将来我们的“红包文化”会发展成多大?缺乏了对行业职业形象的认同,不只是使我们的从业者得不到尊重,抬不起头来,更重要的是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全感、信任感,以至影响到一代代人的成长,这是一件关乎未来的大事。

在这种迷失对英雄崇尚和对职业尊重的社会环境下,与之对应的是这些年来,似乎没有一首行业或职业歌曲传唱,没有一个英雄形象再像雷锋、焦裕禄那样根植于人们心中,没有那个行业在我们的内心中是那么“神圣”“纯洁”“美好”……由于健康向上的少儿歌曲缺失或说流传度不够,孩子们无歌曲可唱,所以就唱起了流行歌曲、爱情歌曲,我们在一次问卷中发现,孩子唱得最多的竟然一些成人歌曲和娱乐歌曲。

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只是我们的歌曲创作出了问题,也不只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甚至据说是“敌人使出的毒计”。要解决这一问题,塑造成长榜样,努力的方向很多,身为一个作者,我们应该从现实中寻找树立我们身边的榜样,而老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作为老师在自身做榜样的同时,应该努力去发现美、塑造美、传播美、追求美,做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和美的传播者。通过创作和教育树立更多正面、积极、富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形象,让我们这个时代同样有可以敬慕仿效的“王二小”“读书郎”“刘胡兰”“雷锋”“焦裕禄”……也有长大愿意成为的“王铁人”“老司机”“清洁工”“白衣天使”和“人民教师”……使青少年追有目标、学有榜样,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的回忆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快乐,让孩子的心中有更多可以仿效和愿意成为的你!

猜你喜欢

讲台长大老师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讲台
六·一放假么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DV校园小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