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均衡烟株营养的影响

2018-01-25王念磊何宽信邵雪莲叶为民焦绍赫刘润生张海伟

广东农业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烟株烟碱烤烟

王念磊,何宽信,刘 勇,邵雪莲,叶为民,焦绍赫,刘润生,张海伟

(1. 江西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5;2. 赣州市烟草公司瑞金分公司,江西 瑞金 342500;3.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广州 510385)

为了“卷烟上水平”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解决卷烟生产结构提升与卷烟原料结构的矛盾,缓解全国烟叶总量过剩与烟叶原料结构不平衡的矛盾[1-3],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了清除不适用烟叶的政策。近年来,针对优化结构对烟草产质量、经济性状等的影响,国内学者在不同区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4-9]。江西赣南烟区烤烟多数为橘黄色,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下部烟叶身份偏薄,颜色偏淡,叶面密度相对偏低的问题,因此,在江西优化烟叶结构主要就是进行下部叶不适用烟叶处理,通过调控烟株营养,改善田间采光和通风条件,提高烟叶产质量。目前赣南烟区下部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仍不成熟,清除下部叶的最佳时间和数量仍不明确。本试验通过研究下部叶不同处理时期和处理数量对烤烟叶片发育、养分吸收运转及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旨在探索江西赣南烟区适宜的不适用烟叶处理时期及处理标准,从而调控烟株后期营养,优化烟叶等级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为江西赣南烟区实施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年在赣州市瑞金基地单元科技示范园进行。试验田土壤为砂壤土,肥力中等、均匀,地面平整,排灌便利,近两年未做过农作物肥料试验,无病虫害发生。土壤基础肥力为pH 5.2,有机质19.5 g/kg,速效氮91.3 mg/kg,速效磷25.5 mg/kg,速效钾99.8 mg/kg,氯离子0.11 mg/kg。试验所用肥料分别为烟草专用肥(10∶8∶20),硝酸钾(13.5∶0∶44.5),硫酸钾(0∶0∶50),钙镁磷肥(0∶12∶0),有机肥为赣州大丰有机肥(2.0∶2.0∶2.5)。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包衣种湿润育苗。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下部叶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叶片数2个因素,处理时间设置打顶前7 d、打顶当天、打顶后7 d共3个水平,处理叶数设打掉1、2、3片/株3个水平(表1)。各处理完全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植烟90株,行株距为120 cm×50 cm。

1.3 田间管理

按照赣州市瑞金烟区施肥技术要求,试验烟田氮肥用量为N 135.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1∶3。烟苗移栽前7~10 d开沟条施基肥,肥沟深度15~20 cm。磷肥全部基施(除作为追肥的复合肥中的一部分磷),钾肥按基追比6∶4施入。移栽后5 d、15~18 d、25~30 d分3次进行追肥,追肥穴施于烟株旁(按根系伸展范围由近到远),穴深10~18 cm。除施肥外,其他田间管理与一般旱地植烟相同。2014年2月25日整地起垄,基肥条施后覆盖地膜,3月5日移栽,试验小区同一农事操作在同一天内完成。所有处理的烟株在5月17日打顶,根据烟株长势合理留叶。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 试验田土壤基础肥力测定 室内分析土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氯离子、pH值等参数。各养分的具体测定方法参照文献[10-12]进行。

1.4.2 烟株主要生育期植物学性状调查 清除奶脚叶,各处理选择生长一致的烟株自下向上第5、10、16片叶进行定叶位标记,调查下部叶采收前各处理定叶位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调查方法参照文献[13]进行。

1.4.3 烟叶样品采集及质量测评 严格成熟采收,各处理单独采收烘烤、分级计产,分别统计烟叶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及均价等经济性状。每个处理取C3F、B2F各1 kg,分析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进行感官质量评吸。

试验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采用Excel 2013制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烟叶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相同处理时间的不同处理叶片数对第5片叶的叶长、第16片叶叶长和叶面积均有显著影响,对第5片叶的叶宽和叶面积,第10片叶的叶长、叶宽、叶面积,第16片叶叶宽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处理叶片数的增加,第5片叶长、第16片叶叶长和叶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摘除相同叶片数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第5叶位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第10叶位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第16叶位叶片叶长、叶宽、叶面积大体呈增加的趋势,整体来看,各指标以打顶当天的表现较为均衡。

表2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

2.2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表3 下部叶处理方式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摘除不同叶片数对烤烟的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均有显著影响,对均价的影响不显著,打掉 1片叶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打掉2、3片叶处理,打掉3片叶处理的产值、上等烟比例、中等烟比例显著高于打掉1、2片叶处理,摘除3片叶处理的均价高于摘除1、2片叶处理,但差异不显著,说明在处理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摘除不同叶片数是影响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的重要因素。摘除相同叶片数的条件下,不同的处理时间对烤烟中部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均有显著地影响,其中打顶当天摘除叶片的处理产量、产值均显著高于打顶前7 d和打顶后7 d摘除叶片的处理,打顶当天的处理均价、上中等烟比例与打顶后7 d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打顶前7 d的处理,说明在摘除相同叶片数的条件下,处理时间是影响烟叶产量、产值等经济性状的主要因素。综上分析,在打顶当天摘除3片叶,烤烟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2.3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其衍生值的影响

2.3.1 对烤烟中部叶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叶片数对初烤烟叶(C3F)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其中,相同处理时间不同处理叶片数对烤烟中部叶的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氮碱比、钾氯比、糖碱比均有显著影响,对氯离子的影响不显著;烟碱、总氮等主要含氮化合物含量随摘除叶片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总糖、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钾离子、氮碱比、钾氯比没有明显的规律;打顶当天处理的烟碱、总氮含量高于打顶前7 d和打顶后7 d处理,总糖、还原糖含量低于打顶后7 d处理、高于打顶前7 d处理。在处理叶片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烟碱含量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均以摘除3片叶处理的烟碱含量最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氮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总糖、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钾离子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氮碱比则以打顶当天处理比值较高,整体上各处理氮碱比、钾氯比都在适宜范围内。

表4 下部叶处理方式对烤后烟叶(C3F)内在化学成分及其衍生值的影响

2.3.2 对烤烟上部叶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叶片数对初烤烟叶(B2F)经济性状有显著影响。处理时间相同的不同处理叶片数对烤烟上部叶的烟碱、总氮、总糖、还原糖、钾、氮碱比、钾氯比、糖碱比均有显著地影响,对氯离子的影响不显著。烟叶烟碱、总氮、糖碱比含量随处理叶片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除了打顶前7 d处理,总糖、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则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钾离子规律不明显,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氮碱比、钾氯比均在适宜的范围内,但没有明显的规律;打顶当天处理烟碱含量高于打顶前7 d、打顶后7 d处理,总氮含量则以打顶前7 d较高,总糖、还原糖含量则以打顶后7 d较高。在处理叶片数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烟碱含量大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均以处理3片叶烟碱含量最高,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烤烟总氮、钾离子含量大体呈现降低的趋势,总糖、还原糖含量、糖碱比大体呈现升高的趋势;整体各处理氮碱比、钾氯比都在适宜范围内,但规律不明显。

表5 下部叶处理方式对烤后烟叶(B2F)内在化学成分及其衍生值的影响

2.4 下部叶不同处理方式对烤烟评吸质量的影响

2.4.1 对烤烟中部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叶片数对余味、燃烧性、灰色影响较小。在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烟叶感官质量随着处理叶片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打掉2片叶处理的烟叶表现最好;打掉1片叶处理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较差,浓度较低,劲头较小;打掉3片叶处理的烟叶香气质较低,香气量、浓度较大,劲头、刺激性也较大。在处理叶片数相同的条件下,中部烟叶感官评吸质量随着打顶时间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体上以打顶当天的处理各指标表现较协调。

表6 不同摘除叶数对中部叶(C3F)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2.4.2 对烤烟上部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7可以看出,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叶片数对上部叶浓度、余味、燃烧性、灰色影响较小。在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烟叶感官质量随着处理叶片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体上以打掉2片叶处理的烟叶表现最好;打掉1片叶处理的烟叶香气质、香气量较差,浓度较低,劲头较小;打掉3片叶处理的烟叶香气质较低,浓度较大、劲头、刺激性也较大。在处理叶片数相同的条件下,上部烟叶感官评吸质量随着处理时间的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大体上以打顶当天的处理各指标表现较好,感官评吸质量得分最高。

表7 不同打叶时间对上部叶(B2F)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打顶当天打掉2~3片下部叶处理,能促进各部位叶片生长发育,优化烟株的形态建成,显著提高烤烟产量、产值、上等烟比例、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中上部叶常规化学成分更趋协调,感官评吸质量得分较高。

优化烟叶结构,不仅是卷烟上水平的前提,也是缓解当前库存压力的有效措施。优化烟叶结构,能提高上中等烟比例,降低下等烟比例,提高烟叶的工业可用性,主要通过清除田间不适用烟叶来实现。欧阳磊等[14]研究了摘除脚叶数和二次打顶叶数对云南砚山县烟区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发现打掉2 片脚叶,且在二次打顶时再打掉1 片顶叶,更有助于获得高质量的烟叶;雷捌金等[9]研究表明,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烟叶,均衡烟株营养,实现条件是在打顶后及时清除下部3~4片不适用烟叶的同时还要摘除上部1片顶叶;上官力等[15]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时间进行上部叶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发现在打顶后30 d进行不适用烟叶处理的烟株,经济效益和品质均优于其他时间处理的烟株;李德仑等[16]在贵阳市开阳县龙岗试验基地以不同采摘时间和采摘数量为研究对象,得出与采摘数量相比,采摘时间对提高下部叶可用性贡献率更大,且在烤烟移栽后80~90 d打去4~6片不适用烟叶能明显增加下部叶的品质;于庆涛等[17]为了探明湖南邵阳县适宜的不适用烟叶处理时间和数量,采用4因素正交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打顶当天,打掉2片下部叶,并在进行到最后一烤时打掉1片顶部叶,烟株营养分配更趋合理,烟叶品质较好。江厚龙等[18]在重庆武隆县不同肥力地区开展清除不同数量下部烟叶的试验,结果发现,肥力不同,不适用烟叶适宜的处理数量也不同,在土壤肥力较低的产区,打掉叶数较多时较好,以打掉4片叶较为适宜;在土壤肥力稍高的产区,打掉叶数不宜过多,以打掉2片叶为最佳。

由于全国烟草种植区域分布较广,各区域生态气候条件差异性较大,这就使得不适用烟叶处理侧重的部位、处理的时间和数量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试验以下部叶不同处理时间和处理数量为研究对象,在江西赣南烟区开展试验,结果表明:在打顶当天打掉2~3片下部叶,烟株的增产提质效果更好,原因可能是过早或者过晚进行下部叶处理,尤其是在打顶前打掉下部叶,虽然会使烟株吸收的养分向中上部叶运输,但可能并未被最终决定烟叶产量的叶片所利用,因为此时烟叶尚未打顶,受到顶端优势效应的影响,这些养分更多的运输到新叶供新叶利用,待到打顶时,这些新叶刚好被打掉,实际上同样造成了养分的浪费;而打顶后打掉下部叶,由于下部叶(1~4片)的养分虽然向上运输,但本身也会吸收一部分的养分,不太利于养分的集中供给;打顶当天处理,则能使养分供给更加合理,使烟株的营养分配更加均衡,更有利于高品质烟叶的形成。

[1] 盛立冉,杨乐. 优化烟叶结构的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2(11):169-170.

[2] 于永靖,周树云. 烤烟烟叶结构优化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2(6):50-52,57.

[3] 王飞,顾勇,夏春,何余勇. 不适用烟叶田间处理对经济收入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3,26.

[4] 黄夸克,马彦清,李祖红. 田间不适用鲜烟叶的消化时期与消除叶片数对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3(4):163-167.

[5] 张振平,刘孟军. 烤烟高打脚叶与二次打顶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2(2):118-120.

[6] 阎超,付懿,张加征. 不同打叶数对烤烟综合性状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3(2):57-60.

[7] 陈宜军,齐绍武,夏凯. 不同时间二次打顶对烤烟上部叶生物量和钾含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7(S1):746-747.

[8] 黄一兰,王瑞强,王雪仁. 打顶时间与留叶数对烤烟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J]. 中国烟草科学,2004(4):18-22.

[9] 雷捌金,范雄,曹志强. 不同打叶数量对烟叶等级结构及工业可用性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7-29.

[10] 李酉并. 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11] 南京农学院.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2] 张甘霖,龚子同. 土壤调查实验室分析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3] 马元喜. 小麦的根[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235-269.

[14] 欧阳磊,李鹏飞,蒋福昌. 不同打叶数对烤烟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5(2):273-276.

[15] 上官力,任晓红,李贤慧. 不同时间处理上部不适用烟叶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7(9):1695-1699.

[16] 于庆涛,张光利,邓小华. 优化烟叶结构措施对烤烟物理特性影响的多指标模糊评价[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5):950-954.

[17] 李德仑,李振华,李明. 采摘时间与采摘叶片数对烤烟不适用下部叶可用性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6(12):50-52.

[18] 江厚龙,徐宸,汪代斌. 摘除下部叶对不同肥力水平烤烟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6(9):2180-2186.

猜你喜欢

烟株烟碱烤烟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不同海拔高度对膜下小苗移栽烤烟生长生理的影响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根部温度和氮素形态互作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