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划行动理论的大学生网贷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2018-01-25张香宁
张香宁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网贷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全新难题,其研究和探索既有助于提高网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健全人格,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基于计划行动理论,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突显信念四个方面入手,针对性、专业化、及时性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迫在眉睫。
一、计划行动理论概述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其主要观点:1、在客观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行为意向直接决定行为;2、行为意向的三个主要变量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准确的知觉行为控制直接预测行为发生的可能性;4、在特定条件下,少量的行为信念即突显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认知与情绪基础。
(一)行为态度
行为态度由行为强度和结果评估共同决定。行为强度是行为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结果评估是对行为的情感评价。难以偿还网贷的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倾向于采用非理性行为,如无心学习、旷课迟到,申请退学;拒绝告知父母实情;自残自杀等。从行为态度角度分析,非理性行为是易于采用的防御机制,依赖其可以逃避经济、学业、情感等多方面压力。所以,针对网贷大学生的非理性行为,需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错误认知,形成正确态度。
(二)主观规范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特定行为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关键是重要他人特别是父母对个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权威型父母对子女要求严格,对子女所犯错误的包容性低,亲子关系紧张。遇到难题时,子女往往避开向父母求援,以免受到过分苛责。面临难以偿还的网贷,部分大学生即使家境殷实,却不敢求助于权威型父母,将主观规范视为情感压力。因此,网贷大学生会出现明显的心理冲突,一方面是害怕父母批评的恐惧、自罪心理,一方面是面临逾期贷款的焦虑、无奈。针对失衡的自我状态,心理咨询师需要基于交互分析理论,采用面质和空椅子技术。
(三)知觉行为控制
知觉行为控制是个体感知到执行某特定行为容易或困难的程度,包括自我效能感和控制力。网贷前,个体自我效能感强和控制力弱,自觉有能力还贷,行为表现是多平台、多次、逐渐增大金额的借贷。当遭遇网贷高利率和高违约金陷阱时,个体知觉行为控制感骤降,表现出无助、焦虑及其他应激反应。即使还清网贷,也并不意味着个体知觉行为控制的恢复,个体自我效能感低的状态泛化到其他生活、学习领域。针对上述情况,心理咨询师采用行为主义的系统脱敏法和团体辅导,使个体恢复正常的知觉行为控制能力,重新适应常规环境。
(四)行为信念及突显信念
个体拥有大量有关行为的信念,根据鸡尾酒效应,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下能被获取的相当少量的行为信念叫突显信念。计划行为理论认为突显信念是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的情感基础,是制定行为干预措施的有效信息。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童年早期经验对毕生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亲子关系研究发现早期依恋类型决定成人的重要他人际模式。幼年时期焦虑型的不安全依恋类型,使其成年后与重要他人相处时常受到“情感胁迫”。因为害怕重要他人失望、生气和抛弃自己,而做出非理性的迎合对方的行为。因此,心理咨询中找到来访者与依恋关系相关的突显信念,对网贷行为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关键性作用。
二、基于计划行动理论的案例分析
(一)行为态度的案例分析
学生潘某网络借贷过多,产生财务纠纷,自动休学。一年后复学,他进入下一年级就读。入学后,他有焦虑、自卑情绪,无心学习,申请退学。根据其自述,提炼其行为态度是“如果退学,就可以逃避同班同学的蔑视”。心理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提炼出诱发事件A:同学们都知道潘某因网贷纠纷的事情。不合理信念B:第一,因为网贷,所以所有的人都嘲笑我。第二,网贷事件彻底让自己在同学老师面前“曝光”,再也无法安心在校生活。第三,我一定要马上离开,逃避学校环境。不良情绪和行为C:情绪低落、学业荒废、社会活动少,有退学的念头。通过对A、B、C之间关系的分析,使潘某意识到自己的一系列的错误认知。“所有人都嘲笑我”是过分概括化,“再也无法安心在校生活”是“糟糕至极”的错误想法,“我一定要马上离开”是绝对化的自我要求。通过分析,潘某意识到正因为上述的三种错误的认知态度,自己才会非理性行为。
(二)主观规范的案例分析
学生张某,女,因谈恋爱日常支出大,无力偿还网贷的三万多元。父母属于权威型家长,主观规范过多且严格,张某不敢告知父母实情。她的个体陈述中出现心理危机预警指标,如“站在窗户边很久”、“生活很没有意思”,心理咨询老师敏锐察觉,引导适当宣泄情绪,及时告知其身边的人进行实时观察,以防意外。随后,心理咨询老师采用面质技术,指出张某言行不一致,如她认同父母不准自己谈恋爱的观念,却与校外无业男子发生恋爱关系,又如明知父母反对校园贷,却大肆借贷。通过面质,张某认识到内在自我状态的冲突,即控制型父母自我状态与自由儿童自我状态相抗衡。心理咨询师采用空椅子技术,使张某通过自我对话,缓解自我两种状态的冲突,逐渐形成稳定的自我认识状态。
(三)知觉行为控制的案例分析
学生李某通过网贷创业,在学校做凉面生意。一开始生意不错,李某大方请全班同学免费吃面,被同学们称为“李老板”。但很快经营不善店面倒闭,难以还清贷款。李某自我挫败感强,自我效能感低,泛化到对同班学习的环境有强烈应激反映,有放弃学业的想法。对此情况,心理咨询师采用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实质上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的训练,逐渐增强患者的心理承受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环境不产生“过敏”反应,患者身心接近正常状态。班主任和辅导员先后单独与潘某谈话,随后邀请两三个同班同学加入座谈,逐渐让潘某恢复对班级环境的适应能力。后期,班主任老师邀请潘某参加班级学生的团体活动,进一步对应激场景脱敏。
(四)行为信念及突显信念的案例分析
大一女学生刘某,因入校后一直受到学姐史某关照,与之关系十分亲密。史某以创业需启动资金为由,多次跟刘某诉苦,鼓动刘某通过网贷筹钱。明知网贷有风险,但刘某惧怕学姐史某生气、失望,通过多个平台贷款3万元。贷款逾期后,刘某再也联系不上学姐史某,自觉焦虑、气愤、失落,寻求心理帮助。来访者刘某口述,小时候父母常不在家,由于害怕奶奶也离开,自己会刻意表现出乖巧听话,主动分担家务以便迎合奶奶。通过心理咨询,刘某意识到,非理性贷款行为是委屈自己、迎合史某的表现,就像幼年时委屈自己迎合奶奶一样。自己与学姐史某的关系,是幼年与奶奶关系的“再现”,需要清晰地认识和改变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大学生网贷”危机事件往往牵涉到学生个人、家庭、企业、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心理工作者须要诚心待学生,耐心做工作,真心促发展。高校心理工作者要有充分的“持久战”准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耐心等待咨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