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转型研究
2018-01-25李丹
李 丹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 漯河 46200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推进,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发展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发展不平衡、不均衡现象仍然存在。发展的不平衡容易激发社会矛盾,客观上增大了乡村社会治理的难度。在目前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要想做好乡村社会治理,就必须要以新型城镇化的视角来推动乡村社会治理转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乡村社会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新型城镇化视角下乡村社会治理转型研究的必要性
(一)新型城镇化开展的背景及政策解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良好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文化素质也在日益提高,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包括经济发展不协调、城乡差异过大、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这意味着中国的社会转型仍需要一个长期的阶段性过程。而长期发展过程中如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乡村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12年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我国就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合理调节各类城市人口规模,提高中小城市对人口的吸引能力,始终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城镇化要发展,农村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紧密相连。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扩张城市规模和增加城市人口数量,而是强调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产业支撑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最终达到人的“无差别发展”。
(二)目前我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为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他们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很多活力,但更多的留守儿童却成为了这个迁移过程中的“附属品”。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都至关重要,可缺少了这一环节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哪些问题呢?首先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学习成绩不理想、日常生活质量下降,其次与监护人情感交流存在障碍,容易产生自卑、敏感、胆怯心理甚至沾染不良恶习。这是目前中国很多农村地区存在的普遍现象,他们是中国的未来,他们身上所肩负的,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如何保障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农村空心化。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相比起来,我国大多农村经济缓慢、物资匮乏、交通不便、教育落后,这些问题的背后带来的是大量的人口迁移。青壮年走向城市,老人、妇女、儿童留守农村。他们无法承担起农业生产的重任,也使得乡村治理主体乏力。目前国家积极响应村民自治,可农村空心化严重影响了我国村民自治的进程,同时,也对基层治理提出挑战,我国城乡发展本来就存在着很多差异,而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只会使得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会引发城市资源紧张、交通住房拥挤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对每一位走出去的农民来说,离开了土地,城市对他们的接受度远远不够;被贴上了流浪者、三无人员等标签,他们没有一个稳定的住所,孩子上学户口无法安置,这些问题,都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乡村陋习。要提高国家文明程度,城市端作为发力点,农村就是后方补给。农村源源不断地为城市输送着物质和人才,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因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仍遗留着各种各样的陈规陋习,如赌博、迷信、“天价”彩礼、盲目攀比之风等,不仅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困扰,也深刻影响着整个文明发展的进程。为响应新时代的号召,摒弃这些陋习之风是乡村转型的关键。古训有云:矫枉不妨过正,戒掉陈规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养成新的良好习惯,这需要政府的有效领导,以及村民自身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治理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治理的助推器。我国目前仍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主要是由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巨大的差异所决定的。这种差异除了体现在工资薪酬以外,还包括公共设施、社会资源、劳动产业等方方面面。我国乡村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农业,但目前,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仍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产业及城镇化道路转移。一般发达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率不超过10%,而在我国,这个比率还要再翻上一倍。因此,乡村要转型,农业要发展,首先就要从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工业化入手,提高粮食种植效率,以让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选择其他更多的职业,这是乡村治理转型的关键。另外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说,新型城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一切发展要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要让城市中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可以先通过就地发展小型城镇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小市民化。衡量城镇化发展是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看它是否带动乡村社会治理转型,是否合理吸纳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
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治理的核心,农民想要获得高收入,依赖传统农业发展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我国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领域中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主体。可以通过大型的农业企业发展来引领农业生产。工业化的生产农产品及加工制品销往全国各地,可承包城市“菜篮子”市场份额的50%以上。用这种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产业化辐射带动农户的生产方式,为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经济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就是将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两者之间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中加快推进乡村治理改革的现代化进程,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态势,以缩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非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巨大差距。
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治理的融合剂。乡村治理首先要形成全面的城乡发展战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目前,我国城乡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只有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做到城乡协调,才能使整体社会格局变得稳健。对此,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实现治理乡村和发展城镇化的共同目标,同时城镇化的推进也合理地解决了乡村社会存在的发展障碍。
二、如何带动乡村社会治理转型
(一)发展生态经济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着丰富的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他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千百年来,儒家思想和中国哲学始终在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讲究“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之心”等等。自然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是一切物质发展的前提条件。
早从工业革命开始,欧洲许多国家一味追求经济生产总值,而忽视了对生态平衡的保护,最终导致的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中国要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切不可走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但是目前在我国一些监管薄弱地区,仍然存在着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某些企业长期倾倒工业废渣,利用渗坑排放有害物质,导致土质水源污染严重,农民种植的粮食农作物受到影响,这些问题的背后多来自于当地政府为片面追求GDP而放任企业,实行监管不作为。新型城镇化想要发展,就一定要打破乡村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要更多的注重对乡村的生态建设。对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要发展农村生态经济,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新型城镇化走的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发展道路,乡村社会治理转型,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一切物质发展的前提。在治理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村民自治,广泛发动村民参与,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如人居环境方面,村民们比较关心的是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子女就读等;生态环境方面,也要注重对农村垃圾和污水排放的治理,改善村容村貌。社会环境方面,维护乡村的本土优良特色,并加以保护和弘扬,同时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文化特色原则。每一个村庄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文化底蕴。农耕文明,山水文化中所蕴含的,是深厚的文化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就是要把新时代的发展观与乡村本土的文化底蕴紧密联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及古树名木。
因地制宜原则。一村有一村的景观,一村也有一村的特色。发展是在大的整体规划下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根据不同乡村的地形地貌、民族特色等,决定不同的生态治理方案,这样才能使得治理更加人性化和贴近化。
在具体治理中,可以打造“生态人居”,对旧村进行改造,连片拆除危旧房,然后统一规划一个布局统一,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新农村,做到安全、美观、实用,同时要加强扶贫建设,提高农村住房标准。其次要改造生态环境,乡村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资源,也是最接近大自然的地方。要注意补植、新造、封育等措施,优化美化森林景观。在村民居住中心扩大绿化覆盖面积,为了保障村民能有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环境,还要注重对公共设施的维护,排水、通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
此外还要对之前乡村存在的问题进行治理,要解决污水排放。农村生活条件差,露天粪坑、简易茅厕仍旧大面积普及,发展生态经济,首先要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并利用沼气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农村污水治理,以提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
治理畜禽污染。对农村饲养的生禽,猪羊鸡之类进行合理规划,严禁把死兽禽丢进溪河现象,实行人居与饲养分离,实现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大力发展乡村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技术创新,注重“减降、循环、再利用”等绿色技术,调整农村工业产业结构。严格执行污染排放标准。
(二)健全乡村教育体制
教育的价值,是为国家提供博学多才、道德高尚、技艺精湛并具有崇高信仰的人才,这些人才是带动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所以国家要发展,教育首先得跟得上。同样乡村治理也一定不能忽略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但在现阶段,由于乡村经济、文化水平的落后,导致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方法及家长的重视程度各方面都与城市教育存在巨大差别。对此,乡村社会治理转型,在孩子教育方面就得下足了功夫,首先,在师资方面,引入大量人才,同时如何留住人才也是关键,这并不是简单“让谁去”,“让谁留”的问题,而是如何让优秀教师“愿意去”“希望留”。当地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扶持,提高乡村教师的工资收入,提供更多的评优评选资格,以提升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在教育软件设施方面要跟得上,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建设,保障教师住房和学生食宿、教学教具以及多媒体教学。还有,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除了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外,更要注重对他们的心理教育,给他们更多生活和心理上的关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因此,学校方面,要对孩子做到正确的引导,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最后,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国家政策明文规定,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造成城乡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对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合理分配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偏远地区倾斜,积极推进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基本标准,提高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水平,还要努力保障农民工子女外地上学的受教育权利。
乡村要治理,教育要发展,在完善体制的同时,也要及早把措施落实。乡村教育涉及范围广,跨度长、难度大,因而实施起来离不开各方部门的付出和坚守,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以此共同打造高质量高水平美丽乡村。
(三)加强乡村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村社会治理要转型,就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化建设。而农民法律意识的强与弱,也直接影响着农村法律建设的成与败。目前在我国农村基层,大多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仍然淡薄,仍需要不断得加强和提高,这也是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首先,要加强农村法律体系建设,推进平安乡、平安村庄建设,开展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当前,我国个别农村地区,“村霸”横行、聚众赌博、非法斗殴,非法传教,盲目攀比,浮夸成风等问题不同程度上存在,对农村社会秩序造成了一定影响,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的治理。这种复杂的局面决定了乡村治理不能是片面化的,单向化的,应坚持“一体化”布局:党的统一领导,点、线、面结合:以县、乡、村三级为统揽,协调各方、发挥各级政府以及贤士的聪明才智,才能形成治本之策。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不是制度的重新选择,而是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加强完善。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有助于更好的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政治经济良好发展,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早日到来。
其次,健全及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推进村务财务公开透明化,发挥社会各类人才、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当前阶段的村民自治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村干部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偏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矛盾,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矛盾,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问题等。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其中,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首要环节,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障环节,是事关村民自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党委和政府应该细化选举流程,让选举的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完善监督制度,建立监督委员会,强化监督管理,做到选举公平公正。在对村干部的任用方面,应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干部的培养、配备、使用,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最后,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必须时刻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每一件违法乱纪事件,坚决查办村干部优待亲属,贪污违法的行为,只有在强有力的法律制约下,才能真正引领广大人民群众遵纪守法,从而做到乡村社会和谐发展。
(四)发展现代化农业
农业发展是乡村社会治理转型的关键。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数的60%,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我国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农业最早可以延伸到新石器时代,从早期的农耕文明到现代的机械化农业,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农业发展的进程。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乡村社会治理转型,必然离不开农业的转型。我国农业目前还是依赖人工较多,大多数地方仍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这需要占用大量的劳动力,但农民需要更多的劳动收入,不能仅仅依赖农业,需要有人从事别的行业来增加收入,这就造成了矛盾。同时由于这个体系自身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难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此外,我国目前很多农产品还存在生产率低,质量差的问题。包括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长期下来,对食用者的身体会带来很大的伤害。因此,乡村治理转型中,发展现代化农业至关重要。同时农业生产也需要更高效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农业产业发展。
把农业科技摆在突出位置。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化,科技化,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的“四良”配套工程。打造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科技,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工程化和农业机械化,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着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培育新型农民。如果农业生产中能够有一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在人力资源方面将会占领很大优势,同时也会更好的带动农业生产。因此,农业要创新,就首先要打造一批有创新头脑的人,加强农业实用人才培训,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到村任职大学生参加培训,带领发展农业生产。
(五)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教育惩戒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当前我国农民知识水平低,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精神文明只是镜中月,水中花,不符合实际,作为村干部以及政府应加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外,农民缺乏高雅,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存在着“读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的问题,大部分农村没有报栏,书屋等设施,基层政府应该利用财政建设报栏,农村书屋、健身场地等高雅健康的场所,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村干部以及各级领导也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三、总结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会治理转型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也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改革和创新。新型城镇化建设最终还是“以人为本”的建设,乡村社会治理也是为了引领广大人民群众更好的生产生活。因而一切发展和创新都要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进一步实现全民族的、全社会的繁荣昌盛。城乡经济是一个共同体,都代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要不断发展经济,乡村也要努力改革治理跟上时代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国家也要立足基层。不断加大对乡村的治理和扶持力度,才能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一体化进程,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