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方言播音
2018-01-25曹嵘巍
曹嵘巍
(四川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1745)
一、为什么会出现播音方言化
广播是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在过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时今日,广播还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介,在对信息进行着传播。在播音中尤其是广播,它的听众一般都是当地的居民,那么用方言来进行播音可以比普通话更加精准的表达一些意义。那么从听众的角度来看,用方言播音,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非常自然的亲切感和依赖感,进而达到更好的一种文化传播的效果。那么从播音的范围来看,广播的范围及资源较之其他媒介而言就要窄一些,资源上也要少一些,那么从新闻广播的角度来看,它的实时性是无法替代的,那么在播音时使用方言来进行播音,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听众之间建立起心理上的沟通桥梁,在这个方面,普通话是不具有优势的。那么在用方言进行播音的时候,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紧跟了听众的需求,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听众就是发展的决胜点。从竞争的角度以及自身发展的需求出发,利用方言播音,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此外,方言也是一种文化,在不少地区已经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方言文化,以广东为例,粤语基本上在广东地区是主流,不管是广告还是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用粤语来进行播放,方言对于地方电台的栏目以及广播栏目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方言播音的优势
使用方言播音,对于播音单位的经济以及社会舆论导向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根据程度的不同既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使用方言播音,可以给听众打造出一个没有心理距离、特别具有亲切感的播音节目,将方言的区域性和文化、新闻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管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还是表现手法上,方言播音节目都是走的亲民路线,非常的平民化。这样的节目风格,使得方言播音较之普通话播音更能够引起听众心理上的共鸣,提高收听率,还有就是用方言播音的新闻,从内容上看基本都是和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的,方言播音能够提升听众的节目忠诚度,进而提高收听率。此外从方言栏目的生存及发展空间来看,受方言文化的影响,一些比较地道的方言栏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收听率。这类节目取得的成功给播音节目的方言化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模板。从广播平台的打造新举措来看,方言化播音就是当前的创新之举,既能够吸引听众,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公司投入广告,一方面提高了节目的收听率,一方面也提高了电台的经济效益。方言播音还有着一种传承区域语言文化的作用,在科技高速发展今天,我国不少少数名族地区的民族语言已经在不断的消失,甚至有些已经在消亡状态中。作为广播来说,对于地方方言和区域语言文化的传承都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利用方言进行播音,可以让区域内的听众更熟悉方言,更能了解乡情,增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方言的频率。同时通过播音员对于方言的使用,使得听众在听播音的时候无意识的就将他们的方言认知为标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听众。
三、方言播音的劣势
方言播音是一种趋势,但是它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主要表现在:首先来说,我国目前推广的是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就是为了消除不同区域间的语言沟通问题,使得各个地方的人们可以进行相互间的交流。那么当前的方言播音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的,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对于节目语言进行规范。在这个行业中行业协会也发起了一些行业的自律公约。让播音员在播音中不模仿地域音及表达方式,不使用对规范语言有害的语调、语音等。方言播音较之普通话更增加了节目媚俗化的倾向。方言其实就是某一区域的民间语言,是源自人们间的最朴实、最真诚的语言,假若播音员在运用中使用不当的话,就会产生低俗化的内容,同时节目内容一旦低俗化,还能够得到民间听众的喜欢,播音员就会将媚俗化的方言运用到节目中,来抢听众,提高收听率,其实最终这样就会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到良好风气的形成,这样就会将广播的发展置于绝境之中。因此,在广播节目中,不管是播音员还是制作人都要回避使用粗俗的方言来进行创作,在运用中要有选择性的运用,选择方言中鲜活、正面的语言。此外,使用方言播音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收听市场的局限性,没有办法扩大,方言是具有地域性的语言,其最强的特征就是区域性,那么听众就因此也有了地域性,那么如果节目做的很好,非常的接近生活、制作的水平非常的精良、播音员水平的高超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那么这样带来的弊端就是方言播音没有办法突破地域的局限性,那么这样的节目就有了发展的局限性。如果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考虑,要想突破播音的地域局限性就需要采用普通话。
总而言之,使用方言播音既有好的一面,又有不好的一面,在实际使用中,我们需要提升经济效益和把握社会舆论导向,对方言播音进行平衡,把握对地方文化、方言文化的传承及发展的原则,在追求经济效率,提升收听率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
[1]赵云梅.方言音韵对英语习得的影响——以保山地区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1).
[2]于宏.吉林方言中形容词的特殊格式及功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3]陈嘉猷,鲍怀翘.基于EPG的普通话塞音、塞擦音发音过程研究[A].第六届全国现代语音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