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8-01-25史琰
史 琰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河南 巩义 451200)
一、引言
近代中国制造业发展迅猛,我国各行各业急需大量高质量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国家也对该专业加大了扶持的力度。目前全国已有数以千计的高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校学生总人数已近百万。艺术设计类专业不断扩张,学生只增不少。根据相关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艺术设计类专业水平多次达不到规定要求。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水平与岗位需求不成正比,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矛盾日益尖锐。人才产出与企业需求错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高校数量增加,专业扩招,教育膨胀,众多院校淡化专业教育理念,忽视人才培养,未能培养出大量优秀艺术设计人才。二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偏差,没有形成有效接口。导致应用型艺术设计类毕业生达不到社会用人要求。三是高校普遍缺乏培养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艺术与实践脱节,重道轻技;四是师资力量相对落后,结构不合理,质与量都难以保证。教师任职资格标准低,刚毕业的研究生或者大学生也可担任,缺乏教学经验与设计实践经验;一些经验足、水平高的设计师由于体裁机制的限制,无法进入高校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更做不到给艺术设计类学生传授知识。
二、产教融合的教育理念
产业不仅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学校的合作伙伴,同时还是高职教育的服务对象,产教融合是学校与产业的合作工程。首先,学校为各行各业培养所需的人才,由产业反馈的信息优化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不断促进产教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其次,可以优化企业人才,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产教融合将教育理论与产业实践有机结合,将学习内容与社会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人才需要的完美结合。
产教融合是促进产业发展与转型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社会有用之人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理念,才能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符合企业需求的设计人才,提高产业生产效益,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有助于学校塑造高校专业特色,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大且需求多样,由学校进行统筹规划,不断整合,调整学科设置,校企合作育人,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
创新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表现,产教融合有助于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推动产业升级。培养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产业创新,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人才需求模式对接,保证学生的就业,更好的服务奉献社会。
三、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构建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一)建立复合型教学团队
由于目前高校师资匮乏,质与量都达不到要求,结构欠合理。应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加大师资力量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可聘请校外优秀设计师、外校专家、企业设计师等,组成复合型教学团队。要求专业教师既可以理论教学,又可以指导设计实践,培养优秀产业设计人才。
(二)深化专业内涵,塑造专业特色
根据我国国情与企业优势,鼓励企业在学校开设相关专业,参与办学,对部分学生实施针对化培养,建设有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存。对学生的培养随着企业的需求动态调整,优化内涵,及时顺应大势。
(三)逐渐形成道与技结合的教学模式
将部分课程搬到室外,制定课程标准,参与动手实践。以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基准点,学校与企业联合实现专业顶岗实习,教学一体化,共同打造符合产业特色的专业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三个并重”
首先,“科技与艺术并重”,将先进的科学艺术因素与艺术设计融合,作为培养学生的必修内容,跟得上时代潮流,在培养艺术设计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将艺术设计转化,为生产力。其次,“素质与艺术并重”,在艺术设计专业突出强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门学科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人人都要达标,培养素质高、技能强的人才。最后做到“毕业与就业并重”,严格规范毕业设计的要求,确保艺术设计专业每个学生高质量毕业,如此可实现“毕业答辩、成果转化、人才推荐、顺利就业”。
(五)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在校生在专业、时间、课室等方面的差异,获取其他知识或多或少受到限制,为满足学生跨专业学习、灵活性学习、互动性学习、终生学习的需求,学校应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如网络课(学生在线学习)、APP平台授课(通过手机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微信公众号答
疑课程等,方式可多种多样,鼓励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参与,促进文化的多元化,方便学生及时查找到该专业该方向的相关知识并得以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导向,逐渐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边建设边使用,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学习、跨专业跨领域选课的新学习模式。企业也可将最新资讯最新潮流导向制作成网课,供学生浏览,及时抓住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
(六)将企业项目设计引入课程
课程教学改革应以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导向,提高就业质量。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改变教学内容势在必行。目前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通过企业课程让在校生了解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要求,把握企业需求动向,引导学生提前进入未来的职业场,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这样即可保证毕业时的就业问题。将教学任务、课程作业与工作任务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与综合能力。具体实践时将企业艺术设计内容分配到相应的课程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现有的能力承担挑选合适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充分认清自己的实力,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动力,在毕业前打下坚实的功课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设计操作技能。
(七)共建产学结合平台、协同育人基地
为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结合,学校应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引进知名企业和著名设计师,在学校内部成立工作室,校企合作,学校为企业或者设计师提供场地,以真实项目设计为载体,以创新为导向,让学生参观大师的设计过程,从设计理念到参观、实践,一应俱全,促使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八)跨界创新学习,培养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创新不断驱动着社会的发展,改变人类的生活,现在创新主体应以高校生为主体,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学生。学校应在艺术教育专
业性、系统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方面多下功夫,使艺术设计生能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依靠扎实的学科基础、专业素养、跨界学习打下坚实的设计基础稳扎稳打不断适应。作为学生应该拓宽专业视野,满足为职业发展而学习的多样化需求。
(九)完善相关机制,为改革创新保驾护航
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办学,协同育人,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当前,社会中缺少对于职业教育的支持政策,相关机制前完善、改革需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认真参与,只有保证制度优越,各类艺术体系建立完善,学生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提升。
四、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时期,这意味着对艺术设计专业有更多机遇更多挑战。社会上有大量的艺术设计职位空缺,艺术设计人才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专业素质,努力适应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以“立足本土,服务业,塑造特色”为出发点。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工作学习,协调教育,借鉴国际先进的现代职业教育经验,以培养工业和应用设计人才为主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培养有用可用的人才,发展经济和工业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刘金萍.论独立学院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建筑大学学报,2013,30(1):102-105.
[2]孙义.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2(13):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