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探汉字“娶”
2018-01-31庄丽
庄 丽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2)
一、“娶”字的演变过程
很明显,从字形上看,“娶”字是由“取”和“女”字构成的,它既然是形声兼会意字,我们就要弄清楚其组成部分“取”字和“女”字的意义。首先我们来看“取”字。
甲骨文时期便有了“取”字,根据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取”是一只手拿着一只耳朵的样子,所以“取”的本意是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古代战争中,士兵割下死敌的耳朵作为评价战绩的依据。后来“取”的字义扩大,有了捕取,获得,拿到的含义。
再来看女字的演变。
根据甲骨文的字形,我们可以看出“女”造字时即参照的是妇女跪坐的形态,所以“女”字比较单一,即指女性。
所以,“娶”集“取”和“女”二字,《说文解字》释义为“娶,取妇也。”因此可以得知“娶”之本义当为娶妻。
但是,“娶”字在甲骨文时期便有其字,和“取”“女”二字共同经历了演变。
根据“娶”字的演变我们看出“娶”字即是“取”和“女”字的结合演变,但根据甲骨文的造字,它的本义应该与远古时期抢取妇女为妻的风俗有关。
根据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知道“娶”和“取”在同时期便存在,但是有不少说法认为,“取”和“取”是一对古今字。王力先生认为:“取、娶本同一字,后人特为取妇一义造‘娶’字,并改读去声。那究竟这两个字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一些古代文献中寻找两字之间的关系。
二、古代文献中的“娶”和“取”
下面是一些古代文献中的关于娶妻的片段。
1.《易经·屯挂·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2.《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皙怒,既而橐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
3.《诗·齊风·南山》: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4.《礼记·杂记》:可以冠,取妻子。
5.三国吴支谦所译《佛说戒消灾经》:妇言:吾本良家之女,为鬼所掠,取吾作妻。
6.《左传·隐公元年》: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7.《子产却楚逆女以兵》: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
8.《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9.唐训诂学家陆德明《经典释文》:取,亦作娶。
10.唐房玄龄主编的《晋书·志第六·律历上》:所谓律取妻,吕生子,阴阳升降,律吕之大经也。
由这些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的确存在过抢妻风俗,把妇女当做器物一样的夺取过来。但又在同一时期,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取”和“娶”同时出现,且意义相同,互相通用。从5.9.10三个例子中又可以看出,到了三国甚至唐朝时期,依然有人将“取”来代替“娶”字,作娶妻意义。我认为,这些文献说明了,“娶”字即使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但是其意义一直被“取”所覆盖,我们在字形演变的图中可以看到金文时期,“娶”字是缺失的,是不是又说明“娶”字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接纳,当有一个字可以替代它时,当然不需要另一个字来增加歧义。另外,我认为一直到唐代还有用“取”来代替“娶”字,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化心态,即妇女的地位在婚姻关系中是从属于男子的地位,就像取来的物件,只有顺从没有违背,违反了三从四德,也就像物件一样的被丈夫抛弃。但是“娶”字又的确被用在一些文章当中,说明“娶”作为娶妻意义一直存在,当嫁娶制度逐渐完备,女子在家庭关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娶”字才真正的被大众接收,人们的文化心理也慢慢变化,“取”和“娶”的意义就完全分离了。
三、“娶”字反映出的民族心理
从上述对“娶”字的分析看来,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是很低的,是作为男方家庭的附属品或是物件一般可以拿来也可以丢弃的。女性如果不能生育或者生不出儿子,就会因“七出”之罪被丈夫休弃。这些都反映出汉民族对于女性的角色既十分重视又充满践踏的矛盾心理。女性既要承担着传宗接代的重要使命,又要遵循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社会道德,还要担心因为生不出儿子而被逐出家门或失宠的风险。这些对于女性来说都是十分不公平的,但是这种民族心理从孔子儒家时期就被世人所认同,并逐渐根深蒂固几千年,女性生理因素方面的限制被放大为极强的弱点,在这个基础上,男性的尊贵地位也被极强的放大。
随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前进,文明的火炬慢慢驱散野蛮。中国女性地位的提高准确来说还是在新中国之后,这个历史到今天来说是短暂的但又是变化巨大的。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我们也渐渐遵循起了女士优先原则,甚至一些方面专门给予女性特权。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听到“女强人”“事业型女性”等词汇,虽然不含任何贬义,但似乎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是会令人讶异,我认为这多少还是包含着对女性的歧视。因为我们的社会主流还是停留在女性应该在一个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相夫教子地过家庭生活才是人生归宿的观念上。所以,女性在我们当代社会中的地位想要达到真正的平等,还是需要一段文明的路要走。
[1]丁素红.名分与权力——“娶”字意义的文化演进与言语运用[J].职大学报,2007(1).
[2]刘晓玲.从“娶”看中国古代汉族的婚姻形态[J].孝感学院学报,2011(6).
[3]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