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2018-01-25张庆玲杨雨彬
张庆玲 杨雨彬
(中石油西北销售郑州分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中,知识经济离不开知识技术的发展,而知识技术的发展要靠创新、靠人才。创新被称为知识经济的灵魂,只有人才方能推动创新,方能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然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性远不能满足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成为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中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人才培养的定义
“培养”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进行教育和训练。“人才培养”是指企业给员工创造条件,通过在职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发员工创造性等方面能力的过程。人才培养主要包括对精神动力的培养、对职业技能的培养、对创造力的培养[1]。
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现状
管仲曾说过:“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治国之道,贵先得人。”[2]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然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力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足,思想观念认识不到位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才观念淡薄,主要表现为口头上重视,实际却把人才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没有把研究解决人才问题摆在应有的位置。此外,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现象比较突出,不少优秀人才或是被错位,或是限制不用,使其特长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流于形式,认为培养即培训
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对员工培养只停留在培训层面,且培训工作本身存在诸多不足。在培训的组织实施上,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且多数以集中授课的单一形式组织。多数培训管理部门为了组织培训而组织,并且同样一项工作每年都不间断组织,未考虑培训实际效果。受训人员认为是否参加培训与自己工作的作用不大,甚至对参加培训产生抵触心理。
(三)人才培养与开发机制不够健全规范
科学规范、运行顺畅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外在保障。由于国有企业官本位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且多数国有企业人员富余现象严重,人才培养体制机制障碍未被消除。我国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培养计划、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及长效培养机制。如人才培养计划不清晰,缺乏针对性,未从员工工作薄弱点出发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不被员工重视;评价体系不科学,人才评价标准不健全,评价流程不清晰,影响评价结果的公平性,评价结果不被员工认可,甚至激发员工的负面情绪;对员工缺乏激励措施和长效培养机制,或激励力度及奖惩力度不对等,有罚无奖或有奖无罚,激励措施并未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退的作用。
三、国有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与开发建议
(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说,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地球上最丰富的矿藏在人的脑子里,影响人类前途的不是石油等矿藏,而是人类智能的挖掘。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的培养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因此,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中处于支配地位,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健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积极探索、出台一系列可行、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开发工作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为人才的培养开发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坚持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开发原则
花旗银行台湾区人力资源处副总裁阎台生说,“人才是可以后天训练的,但人才若缺乏人品,闯的祸反而比庸才更大。因此,公司选才时,不论才华多高,没有人品宁可不要。”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才,一旦用人不当,人才也会成为企业最大的负债。人才的品德比专业能力更重要,因为人品攸关企业的永续竞争力。因此,在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
(三)充分重视高层领导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有企业在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工作力度较弱。企业高层领导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对企业整体的发展定位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企业高层领导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开发工作,则企业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阻力较小、易于实施,反之则较难推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需与高层领导进行有效沟通,使其对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予以认可,以得到高层的充分支持。
(四)注重从员工动机、内驱力的角度激励员工成长的愿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靠核心竞争力,而员工面临随处不在的竞争同样需要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积极宣传引导,并付诸行动让员工体会“不进则退”的迫切形势,形成员工从自身动机、内驱力、价值观等角度学习进步的压力和良好氛围,促使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1]车洪.西北地区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1):178.
[2]刘娅茜.管仲的为政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领导科学,2016,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