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阵地共青团大学生

朱 诚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

一、新媒体的含义及发展现状

相对于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主要指依靠网络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客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式,如数字报刊、网络、智能手机、触摸媒体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以网站、论坛、QQ、微信、微博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和互动性展现着其独有的魅力,通过新媒体实现了一对多、多对一的点对点互动传播。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其中高校大学生(大专、本科及以上)又占网民群体的20.9%。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已成为应用网络的重要人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网民群体。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沿阵地,高校共青团必须把握好社会形势变化,做出正确决策判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阵地;丰富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新式;提高了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效率,使得高校共青团的育人功能得以更好发挥。但是,高校共青团在文化阵地建设中也面临着相应的挑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多元文化的渗入对传统主流文化发起挑战

长期以来,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多是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而且在新媒体蓬勃发展前也一直可以有效阻止非主流文化的渗入。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断国际化,这种相对简单的做法越来越制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只有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阵地才可以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才更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得以延续和发展。

当然,随着多元文化的渗入,加之多媒体信息的发布和接收的自由性较大,速度快,导致一些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的腐朽思想、与事实不符甚至歪曲事实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散布传播。对于负责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青团组织来说,很难在网络技术、文化规范方面加以及时控制,这就对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和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工作模式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方式是按照“学校—院系—班级”层级化组织开展文化阵地建设工作,内容相对程式化、单一化,缺乏吸引力。而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自由平等的人文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新媒体的出现,由于其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能充分满足现代青年崇尚自我、追求个性、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发展需求。因此,墨守成规、缺乏新意的活动将日渐受到冷落甚至被抛弃。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要把握青年学生的思想脉搏,满足青年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网站建设工作还有待提高

目前在校大学生虽然对网络的应用很多,但是通过高校共青团网站来获取信息的却很少。很多学生认为共青团网站信息量少,信息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慢且服务功能差。学生浏览校园网主要是查看一些关于本校的信息、招生与考试通知、分数查询等。不仅如此,高校共青团网站的建设相对较落后。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全局性,导致信息难以共享,容易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四)新媒体环境下对高校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者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在新媒体时代,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者不但需要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还需要更高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由于当代青年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经常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这就要求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者要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注意把好源头关。

三、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策略研究

(一)积极引导,把握先进思想文化的主旋律

对于互联网上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是反动言论,高校

共青团干部在思想引导上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用新媒体手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从而引导青年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具体做法如通过校园网宣传报道先进团员、团干部、团组织的事迹、树立先锋榜样,或者通过论坛、QQ和微博、微信等信息交流平台,开展各种关于国家当前热点问题的主题讨论交流活动等。通过思想和精神的交流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勇于创新,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共青团网站认同感

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浏览学校网站,很多都是因为网站上的内容不吸引人、形式过于刻板、语言过于生硬,或者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就业没有太大帮助。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在把握先进思想文化主旋律的前提下,创新工作方式,将教育与服务结合起来,首先多发布贴合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需求的信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其次在形式上要灵活多样,语言更贴合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吸引更多学生的关注。

(三)提高素养,培养新时期青年的综合素质

面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共青团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并注重培养青年的综合素养,例如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中国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准确甄别网络信息真伪,不盲目传播各类虚假消息以及肩负起对祖国、对民族和对他人的生存与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意识。

(四)紧抓源头,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高校对信息进行监管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高校共青团要通过建立新媒体信息的管理机制,对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信息传播的渠道进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制定新媒体信息传播行为准则,从源头建立完善校园内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加强信息传播和接收过程中的监控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将监管充分渗入到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去,加强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的出现给高校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共青团组织既要充分发挥传统工作的优势,又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做好相应的网络宣传工作,逐步构建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的高校共青团文化阵地建设。

[1]秦浩,陈曦.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报,2010(4).

[2]王海鹭.浅析网上共青团校机制的建立与运作[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0(11).

[3]陈玉霞.新媒体环境下记者角色地位的转变[J].新闻前哨,2010(1):32.

[4]陈菊平.新媒体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0(3).

[5]周先进,邬丽.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

猜你喜欢

阵地共青团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无尾怪”和“独角怪”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