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2018-01-25蒋玉军

山西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孔子思想教育

蒋玉军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 株洲 412012)

一、教育核心思想仁爱,忠于教职,热爱学生

教育要有爱,教师要爱学生,忠于教师职业。教师爱学生,既有如父母对孩子的亲情,又有如朋友间的友爱,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没有用心教,那么教只会是简单枯燥的重复,一成不变的内容不断地重复,那么再大的激情也会被时间磨去,用心教,把教育当作事业,那么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具有挑战性,每一天都会使我们有新的收获。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所以就有特殊的要求,让我们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富有爱心,具有责任心,拥有宽容心。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而更重要的是把那种爱传达出来,让孩子感受到,以心换心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碰撞,孩子也才会给予你同样的爱。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生命中才会绽放出朵朵“火花”。

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朝闻到,夕死可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利思义等。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职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应树立道德与技能并重的理念,开展“连环式”教学内容变革,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来实现教育监督,多管齐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

三、强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重视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是说: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意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但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还要有更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孔子是个教育工作者,他自己非常好学,作为学习的典范,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据传从一个难为他的稚童那里也学会了一招。无常师,每事问,不耻下问,这是孔子学习的一贯遵循。

四、广收门徒,努力促进平民教育

每个人在接受教育之前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也不分高低贵贱。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是基于人的本性的理论,在自然和实践中是相似的。“性相近”表明,人们有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而实施教育的重要性也在研究中得到了解释。这是基于人们通过教育可以变得有道德的理论。孔子做出了“有教无类”的决定。“有教无类”思想的推崇,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无疑对促进社会各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当今,教师要善待每个学生,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及时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正确的加以疏导和鼓励,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走向成功之路,反之,就会适得其反。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五、因材施教,启发和诱导教育方法

有一次,孔子演讲结束后,他回到书房,学生西华给他一杯水。这时,子路急急忙忙地进来,对老师说道:“先生,如果我听到一个正确的说法,我能马上做吗?”孔子看了看路,慢条斯理地说:“总是问你的父亲和你的兄弟,你怎么能听见一个说法,就做呢?”子路走了,另一个学生悄悄地恭恭敬敬地问孔子:“先生,如果我听到了正确的意见,我应该立刻去做吗?”大师立刻回答说:“是的,应该马上做。”冉走了以后,他用一种奇怪的方式问道:“先生,你的回答的为什么是截然不同的呢?”孔子微笑着说:“冉有一种谦卑的性格办事犹豫,所以我鼓励他果断行动。”但子路非常咄咄逼人,好胜心强,所以我建议他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根据他们的能力来决定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缺陷,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你不想知道你想知道的是什么,你就无法达到这个目标。不要在学生们理解的时候给他们开导,这样不容易使学生的水平有所提高。孔子还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在教学方面,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在教学方面,他反对填鸭式的做法。让学生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激发和启发他们再次创造,这是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至今仍能使用。

六、倡导教育民主,教学相长的良性互动教育

“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而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这一原则“揭示了教学与学

习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之间的矛盾和统一的关系。“互动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孔子和儒学重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强调教师的尊严。不可违背。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说明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七、学思并重,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孔门弟子众多,资质不同,性格各异,或好学而不善思,或善思而不好学。而孔子则倡导学思并举,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学习和思考是二者不可互缺的。只学习不思考,很多东西都没有头绪,也没有得到新的知识。只思考没有学习,就没有思考的材料,只有困惑,不为人所知。但在这两者中,学习是思想的准备,所以它更重要。没有思考的学习是不好的学习,但是没有学习就没有思考的好坏。孔子还另作过形象的现身说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康德也说“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这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说是惊人的一致。”可以看出,人类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无论地域或种族,往往是一致的。“温故而知新”是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经典,思考问题,回顾已经听到的知识,并定期回顾。试着吸收新的知识,这样可以拓展人类知识的领域,也可以是智者时代的意义,结合新旧,古今可以这样称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注重积累的养成教育和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仍然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2500年前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智慧与思想,至今还熠熠生辉,对中国和世界影响深远,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当之无愧。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更也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1]韩延明,李文婷.探析孔子的“仁爱”思想及其和谐社会理念[J].江苏社会科学,2011(04).

[2]宫为民.孔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3]蔡明山.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成人教育,2010(07).

猜你喜欢

孔子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孔子的一生
思想与“剑”
孔子的一生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