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理由的政治话语分析
2018-01-25杜松
杜 松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一、民族国家的产生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对民族国家的产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思想的觉醒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人在成为“人”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人”的觉醒带来了理性的呼唤,摆脱神的束缚,追求人性之美成为当时的一大潮流。民族国家的形成在政治上至少要具备以下三点:第一,国家是统一的;第二,国家独立,民族自决;第三,克服个人独裁,国家大事不能由一个人说了算。国家必须是统一的,对于欧洲来说,国家的统一意味着消灭领地分封制,打破了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国王只是众多封建主中的一个这一传统模式。
(二)地理环境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低,资源的获取能力相对匮乏,因此地理环境的影响往往被看作是最为重要的。岛国心理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强烈的危机感。岛国物产资源相对比较缺乏,内部生存空间狭小,岛国与大陆在地理位置上长期分离容易滋生不安全感和焦虑感。二是依附感。一些小的岛国在综合国力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再加上自身强烈的危机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就会寻求第三种方式即依附一个更强大的国家。三是旁观者的心态。受岛国心理的影响,容易把自己看作是旁观者,对外的政策不愿意过多陷入他国事务,追求的是使欧洲大陆国家力量的均衡,使其利益不受到损害。
(三)民族主义的产生
谈论民族国家离不开对民族和国家的讨论,民族主义者认为先有民族后有国建,民族主义是民族要其合法主权而产生的,民族国家则是这一要求产生的结果。不可否认的是民族主义对民族国家的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建新的民族国家;二是在既有的国家框架内,完成民族主义整合,即通过整合使国内的不同族群生成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认同。”[1]民族主义的核心是承认并伸张每个民族的自决权,认为每个民族都有权组成一个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的长处在于制造民族认同,为成员营造出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民族国家存在的理由
(一)教会神圣性的衰退
中古世纪,教会作为欧洲最具有势力的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其神圣性也是不容置疑的。十字东征军的开始使得罗马教会的权威由盛转衰。在十字东征的初期,获得了初步的胜利,使罗马教廷尝到了胜利的滋味,教会的权力也日益膨胀。但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使广大西欧劳动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十字东征军对拜占廷的侵占彻底暴露了教会所标榜的为“解放”耶路撒冷,援救基督教教友的“神圣事业”的虚伪性。十字东征军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消耗了贵族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许多贵族和骑士的力量得以削弱,封建主为了筹措战争的经费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很多农奴获得了自由,这些都有助于扫除欧洲的封建性。当教会的神圣性和教皇的利益纠缠在一起时,教会所尊称的信仰,教会的威信就会遭到人民的质疑,教会神圣性也不断衰退。因此信仰必须回归到精神领域之中,宗教如果变成了私人东西,自然会受到质疑。教会神圣性衰退之后,人民便把眼光投向了世俗组织-国家,国王的权力也不断加强,这就为西欧各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创立了有利条件。
(二)主权国家的作用
随着教会神圣性的衰退和王权的崛起,民族国家纷纷建立起来,如何维持和强化国家权力就成了当时各国纷纷努力的方向之一。法国布丹第一次在西方哲学史上提出了主权的概念,认为主权是国家的根本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是无法转移的,具有永恒性,不会随着政府或国王的更替而更替。布丹把主权定义为:“不受法律约束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2]布丹认为主权的基本内涵包括立法权、战争和缔结合约的权力、政府官员的任命权、最高裁判权、赦免权等八项主要权力。主权国家不同于建立在对单一君主权力的服从之上,强调权力的多元化。这表明,国家权力而非某一个君主,公民才是政治哲学的主体。国家主权作为最高权力,在它的统驭之下,其他权力依附与他从而形成了国家完整的权力结构。
(三)民族认同
民族主义产生的过程就是民族认同形成的过程,民族认同形成反过来会增强民众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民族认同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民族认同属于民族心理的范畴,在这一过程中语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语言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现实的物质要素,语言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随着西方教会权威的衰落,各个国家的方言逐渐发展起来,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这些语言也就成为他们的民族语言。民族语言的形成大大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对国家的认同以及自我民族的认同。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民族得以延续的前提。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我们不能忽视民族认同它所产生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一点,民族认同必须被合理的利用,如果过多的突出民族认同的作用,就会被民主主义者所利用,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副作用。
[1]王文奇.史学集刊.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析论,2011,5(3):106.
[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