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探究

2018-01-25杨佳佳

山西青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职学校能力

杨佳佳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随着我国高校扩张以及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而言不容乐观,高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就业率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就业能力中竞争能力不强、就业质量有限、就业优势技能较少等问题。从宏观角度而言,存在高校扩张的负面影响,以及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带来的阵痛,但同时与高职学生本身的就业能力素养不足也不无关系,导致整体素质有限以及择业难度大等问题[1]。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对于高职院校本身而言,深度探索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就业指导举措显得至关重要。

一、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概述

(一)高职学生的多样化择业观念

当前,就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实践而言,对于就业的导向性相对较强,但是就高职学生自身观念而言,尤其是择业观念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呈现出以下几种与就业工作息息相关的择业观念:首先是犹豫不决的类型,对于自身的素质把握比较有限,因此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于未来想要从事的就业岗位不够明确,一方面存在理想化的倾向,另一方面也存在能力不足的短板,导致就业受到影响[2];其次,存在盲目就业的倾向,对于自身的认识自认为比较清晰,但是可能与自身的能力不符,因此出现眼高手低的问题,对于就业公司具有诸多要求,但是本身的素质难以达到公司的最低标准,同时也存在地域以及城乡歧视的心理,认为在乡镇村里工作就是降低自身档次,对于部分岗位存在挑剔以及刻板印象;最后还有一种仓促的就业心理,主要体现在毕业前比较少的就业准备,导致到就业的月份开始手忙脚乱,对于整体想要从事行业认知不足,求职技巧以及相关知识也存在不足,导致面对严酷的就业形势,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除此以外,还存在消极的求职心理,一心依靠家人的关系或者就业指导教师,要求其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问题,同时学生也存在为了逃避就业被动选择升学考试等其他手段,进而对于升学和就业两条路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多样化不够成熟的择业观念都是导致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3]。

(二)高职学校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从高职学校本身的角度讲,各个高职学校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整体而言重视程度和工作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校企结合不够紧密的角度上。校企结合做得比较好的高职学校,通常学生的就业情况也较好,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同时,对于人才能力结构的角度而言,专班等模式的培养也有利于学生更早的了解就业情况,评估自身就业水平,通常而言,对于企业更加了解以及有调研的学生,往往能够更好的处理企业和市场之间的需求[4]。同时,高职学校在学生综合性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当着眼于落实资格考试的相关制度,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进行对口证照的培训以及团体报名。除此以外,学校的硬件方面,高职学校对于实训场地的构建也显得至关重要,实训的专业性以及对口性对于整体教学而言显得至关重要,会导致出现学生的就业技能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设计不够科学

当前高职学校开设就业和创业指导课程数目较多,但是课程的质量以及课程开设的效果却鲜有人考量,就目前开设情况而言,存在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会导致就业工作的开展难以为继。同时,就业创业课程也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专业师资力量储备过少,总体水平十分有限,甚至部分学校就业创业课程教师本身都不了解当前的就业现状,通常指导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兼任,教师的精力和能力都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本身的课时量是远远不够满足学生实际需求的,通常高职学校都是采取对于毕业班同学进行单独讲座的方式,这些讲座通常只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课程,讲解常规的知识或者专业性过强的知识,仅仅针对毕业生而言,存在供需不足的问题,就业指导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应当是贯穿于整个学习始终的,现存这种突击模式的指导课程本身存在的意义较小,实际的指导价值更小。由此可见,高职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本身虽然有开设,但是没能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导致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较弱。

(四)就业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差异性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社会需要的人才越来越走向多样化,总体而言对于人才的需求技能在不断提升,要求也在提升的进程中,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而就我国高职教学实践而言,往往培养的人才是某方面的专一人才,长此以往,社会会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存在歧视现象,觉得很难满足企业自身的需求,借以提高招聘门槛,这一方面也为高职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设置了隐形的门槛,总体而言是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学生从自身发展考虑,在某一企业或者行业工作很短的时间,就认为失去了工作的兴趣,因此与企业需求之间发生了矛盾,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离职率过高,进而导致人力部门对于校园招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令高职学生毕业生就业难度一届比一届大。同时,高职学生的跳槽率过高也与就业教育中一些导向性的思想有关,导致学生认为跳槽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对于工作的态度不严肃不端正也是导致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受到质疑的原因之一。

二、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明确学生就业培养思路

从高职学生的教育目标角度入手,明确高职学生的就业发展路径以及定位,对于后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在保障学生基础学习完成的基础上,也应当利用科学的思路培养学生深度的就业能力,同时对接市场以及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对于专业课程设计等实施科学的调整以及规划,积极对于市场发展的信息进行调研和管理,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实施动态性把握,根据区域性人才管理以及企业管理政策进行调整优化,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提升高职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与此同时,将就业率以及就业满意度等指标放在学校日常考核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部分就业情况堪忧的专业,进行专业调整或者招生计划调整,这样有利于淘汰或者及时调整与市场需求不符合的专业,同时也有利于专业性人才的灵活以及实务性培养。

(二)切实提升校企合作水平

校企合作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比较普遍的存在着,但是真正能够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率以及就业满意度的校企合作却寥寥无几,明确弹性双轨学制以及深度的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在高职中的应用以及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高级化的校企合作的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加深加快对口订单培养模式,提升整体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能力。根据企业以及就业市场的切实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以及审核,适当进行教学工作的科学安排,令企业认识到高职学校的学生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同时对于较为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安排实训课程以及实习课程,设置为必修学分,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提升对于行业的基本认知,将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及时转化成为科学的实践。

(三)充分利用就业创业课程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对于高职在校学生而言,就业创业课程是认识职场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就业创业课程的改革应当融入就业实践内容,适当安排校外参访以及企业管理者从业者座谈等活动,重视案例教学以及现场教学的工作,根据不同行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实施灵活的就业创业课程计划以及调整,实施课程结构以及深度内容的综合性调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和知识水平的培养并重,将应用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保障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教材的管理以及教学技巧的把握,都着力于面向就业导向,及时根据就业行业市场的最新政策以及最新变动,提升知识和技术的就业创业课程设计水平,结合新工艺和新技术实施创新课程设计以及实践。通过学制的灵活性调整,也能够实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采取双轨教学等模式,力求从就业创业课程拓展到高职学校学制的灵活性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专业以及班级,进行适应性调整,提升针对性教学能力,同时在毕业前鼓励学生投身到企业中,强化多种应急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在职场中的综合性竞争力,尝试开展双学位以及双专业等模式的培养,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职场心理测试以及职场匹配程度测试等等工作的开展,提升学生在激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四)提升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教育

从心理教育的角度而言,由于高职学生存在多样化的就业心理,想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信心,除了学校本身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积极创新以外,还需要从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角度入手,提升学生对于就业工作的正确认识,树立积极乐观的就业心理。不仅仅提升学生某一个方面的能力,而是从个人的能力和气质等角度出发,对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更是应当积极培养高职学生的敬业精神以及对于工作的尊重程度,能力与品格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培养。不仅如此,根据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变动进行积极调整,保障高职学生的健康端正求职心理,让学生认识到无论被录取与否都能够正确认识企业的决定,以及客观评估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存在的潜在竞争者威胁。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最合适的工作,没有最好的工作这一原则,防止学生发生盲目攀比工资、休假时长以及其他福利的现象,培养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积极健康阳光心理,这不仅仅对就业有好处,对于其日后的学习生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对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和企业发展要求有诸多不匹配之处,因此本文基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以及理论探索,认为明确学生就业培养思路、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积极完善就业创业课程以及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观念等手段,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意义重大。

[1]赵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问题分析和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7(16):60-63.

[2]王建霞.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7,1(03):90-92+96.

[3]许方媛.以提高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时代教育,2017(05):25.

[4]徐娟,张耀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33(01):112-124+131-132.

猜你喜欢

高职学校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