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现状引发对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16期
关键词:动画院校人才

许 杨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一、我国动画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早在2006年左右,全国开始普及高等教育,各大院校开始扩招。因此,每年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也在与日俱增。动画是一门独立的综合艺术;是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得到国家的扶持,全国高校自2000年开始大量招收、培养专业人才。一时间,动画专业成为全国十大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近些年来让人意外的是,动画专业成为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之一。而另一方面,动画人才的市场需求仍呈现较大缺口。因此出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公司不断被淘汰;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失业率连年走高、工作难找;企业求贤若渴、人才难寻,这一系列现状表明,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模式出现了问题。例如,学校动画师资严重匮乏、动画教育设施不齐备、动画教学方式不规范、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专业质素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动手能力不足等现象。学而不精,学无以致用,导致选择岗位时,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整个动画产业市场不受欢迎。

二、我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因此,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模式离不开不断深化的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动画人才。

在中国,人们对动画的认识还停留在“动画片”这一单一的形式上。而“现代动画”这一名词出现,改变了动画的发展方向,更侧重于“泛动画”的含义,即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动画制作中。各类网络游戏、3D打印技术、VR技术、AR技术、M2技术、微软Hololens全影眼镜的投放市场等等皆为动画发展的产物。因此,高校动画教育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一)从高校办学理念角度分析

由就业发展趋势可见,全国高校自2000年开始招收动画专业学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却连年失业,这说明高校的办学理念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现如今,全国高校办学理念多分为三大类型。分别是: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但是,无论是综合类高校、艺术类院校,还是理工类高校,大多数学校都开设了动画专业。针对这三大类型,动画专业在各院校的发展趋势以及培养出来的人才质素各有不同。

1、研究型大学侧重学术教育。其人才培养不排斥对社会市场需求的适应,更强调批判和创造。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全面性,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因此,很多综合类大学尤其是一些百年老校,针对动画专业的发展更强调稳扎基础知识,培养理论研究性人才。

2、应用型大学侧重艺术与技术同步教育。其人才培养在强调服务意识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精、尖等类型的新兴学科,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成果转化机制。各专业与相关行业紧密合作,学生与企业签订并参与短期项目实践,企业给出相应的评价鉴定,形成以教育科研成果带动动画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以艺术创意带动创作,以艺术创新带动创业。因此,很多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高校针对动画专业的发展更强调交叉学科创新研究,培养学以致用的高审美、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

3、职业技能型高职院校侧重技术教育。其人才培养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高等技术实用性人才,从而提高地方经济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很多高职类院校针对动画专业的发展更强调技术的传承、训练。

(二)从高校教师队伍角度分析

作为高校教师,除了满足相应的硬性条件例如,研究生学历、博士学历等,以确保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亲和力。但是针对不同的专业,尤其是作为艺术类的动画专业,需要在师资质素上有所调整。

针对不同理念的院校,在招聘动画专业教师时,更多的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技法、说课能力。其实细分看来,在全国高校教师队伍中,多分为两支小分队:

1、应届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由于动画专业的发展历程较短,目前动画专业出身的博士很少,大多为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专业毕业的。因此,研究生占多数。在选择考研时,无论是专硕还是艺硕,毕业后多半选择高校就职。但是,由于研究生的招考也在不断扩招,各院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各有不同,加上选择就职的高校办学理念不同,最终造成了人职不符的现象。

另外,研究生入职高校有一个最大的弊端:出学校入高校。造成这样的高校教师缺乏动画项目实战经验,在校照本宣科,只能讲授一些动画基础知识,而对市场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与掌握相当匮乏。

因此,鼓励年轻教师外出访学、企业挂职等方式能够起到督促进步的作用。

2、外聘教师。其中可细分为两种挂职教师,并且双管齐下,成效更加。

(1)兄弟院校的动画专业主任或院长。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为兄弟院校的动画专业发展出谋划策。

(2)企业或公司设计总监。他们有较强的项目实战经验,可以为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提供技术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

遗憾的是,很多高校无法实现外聘教师教学。另外,无法合理有效的利用好外聘教师资源。最终造成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成效不佳等情况。

(三)从高校学生质素角度分析

作为高校学生,大多需要经历三至四年的专业学习。在这看似漫长其实很短暂的几年里,学生需要经历心理、思维模式、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不断学习。就目前大多数高校动画专业的学生学习状态来看,还是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课后自我提高的时间大多花在网络游戏、睡觉上;专业课的实践练习缺乏创造力,多为拿来主义式。这其中还包含一个重要的原因:部分高校动画专业的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造成的影响更是深远。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不知动画何所云,荒废学业。

其实学生的专业课学习,除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多的需要自己的努力。其前提是有着学一行爱一行的决心和毅力。

(四)从高校教学改革角度分析

高校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高校动画教育教学模式更应该走在各专业的前面。

在高校教学改革的形式驱动下,动画专业的教学改革也有自己的特色。

1、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对于不同理念的院校,动画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略有不同的。学生入校时就应该对专业课程设置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开设专业认知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四年的课程安排,以及课程的关联性。在了解了前期、中期、后期所开设的课程后,才能具体安排学习计划。

2、课堂是教学之本。针对院校不同的办学理念,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理解、掌握动画相关的基础知识,并结合相应的课内实践练习,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并且,动画专业的学习更应做到“多看、多想、多画”,看的多了,想的多了,自然画出来的作品是有依据、有思想、有情感的。因此,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训练必不可少。

3、教师之间勤于沟通交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期课程有先后的特点,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主要是做好课程学习的连贯性。甚至很多课程形成“一课多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专业知识。

4、教学模式的多样化。除了“一课多师”,针对部分课程,开展分段教学、集中授课、“3+1”教学等模式,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能力。

5、学科竞赛的助力。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竞赛的协助,尤其是它能及时反映出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获得奖项,还能够不断提高专业成就感,从而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化被动为主动。

6、校企联合。学校和企业合作是长期的合作,最终目的是为了双赢。作为服务型行业,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合作。每个人、每个岗位都是整个项目中的某个环节,因而,高校动画教育教学中传递“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尤为重要,这是为将来动画专业学生步入社会所应该必修的一种能力。

三、总结

纵观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反映出高校动画教育模式的变化。其实方法总比问题多,但是再好的方法,也需要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将有效的方法落到实处;更需要长期的坚持。高校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不断更新,并有效的实施,必将迎来动画就业的春天。

猜你喜欢

动画院校人才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人才云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我的动画梦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