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2018-01-25○季毓
○季 毓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这是一个让广大教师和所有支持教育的人备感欣喜的文件。因为,教师的地位、待遇拥有了更高程度的肯定、保障。教师的幸福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但欣喜之余,每一位教师也应该明了一个问题: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
春节期间笔者参加同学聚会,有位同学现在是重点高中的一名教师,席间大家纷纷给她敬酒,献上真诚的祝贺。因为我们从网上得知:她因教育教学成绩出色而当选学校2017年度优秀党员。她的笑容明显体现出她的幸福感满满的。
东北大学理学院副教授邵新慧担任公共基础数学课的教学,200人的教室往往挤进500名学生。学生评价她的课“幽默风趣,同时又重点明确,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她获得了东北大学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等一系列荣誉。她的幸福感自然也是满满的。
作为一名教师,政策、制度保障只能让他存在得比较体面,但是内心幸福的源泉,有一半或者一大半,是自己存在的价值得以实现。这,外部给不了,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挣。
邵老师一有时间就泡在图书馆,翻阅书籍,查找文献,站在学生角度,反复推敲。不仅注重知识的准确性,更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倡愉快教学,引导学生爱上数学,享受数学。她把课堂内容和科研结合,引导学生认知数学在科研上的应用和重要性。她每一年的课堂内容都与时俱进,把新的研究成果、科技前沿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她同时还是学生的贴心人,很多学生有心事都找她倾诉。有位学生大二时沉迷游戏,成绩骤降,几门功课险些挂科,很苦恼。邵老师耐心开导他,并帮他补课。这名学生大三时成绩恢复为优等,最终被保送研究生。
温饱之后,你有多大程度的付出,你的价值就会在多大程度上被承认,你就会在多大程度上感受到幸福。
●万语难诉爸妈的疼爱,千金难买父母的惦念。在塞满返程行李箱的同时,老爸老妈也把对儿女的牵挂塞得满满当当,期盼明年春节时的归来与团聚。对于儿女来说,多关心父母,多陪陪父母,时常向家里报个平安,才能不辜负父母沉甸甸的爱。
(《经济日报》)
●对年节的意义,两代人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在年轻一代眼中,过年的节假日属性更纯粹,外出旅行,哪怕“放空”在家,是他们更乐意接受的过年方式;而上一代以至上上代人,依然把“团聚”视为过年最重要的活动。
(《中国青年报》)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在许多班级中都出现了明显的分层现象。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但分化时间提前、分化距离加大,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多位受访人士提出,面对未来世界多元化竞争的挑战,如何培养孩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日益重要。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小学阶段,是否应全面开展分层教学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需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
(《半月谈》)
●今年2月6日是国际互联网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年度旗舰报告《2017年世界儿童状况:数字时代的儿童》指出,全球每日新增逾17.5万名儿童网民,并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在数字时代,儿童的声音愈加重要,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响亮。我们要力争把儿童遭受数字技术伤害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使他们从中获得的机遇扩展到最大,为儿童创造更美好的数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