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策略研究*

2018-01-25文清芝

山西青年 2018年16期
关键词:艾滋病大学生教育

何 知 文清芝

(萍乡学院,江西 萍乡 337000)

一、前言

健康教育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最适合,也是最有效的手段,这是因为大学生处在受高等教育的环境之中,有这样的先天优势,另外,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正处于良好发展的阶段,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当然,除了健康教育之外,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还是有很多其他手段与方法的。在大学校园里,不同专业、年纪、性别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因此,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艾滋病教育策略,帮助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艾滋病预防。

二、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

从大学生这个群体出发,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是有一定差别的,而这种差别与大学生的年级、专业、性别、家庭教育等等有关:

(一)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系统障碍,发生率较高,对于人类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从而影响社会发展。在国内,对于艾滋病普遍存在着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而在大学校园内,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也是天差地别的。

很多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了解与年级的高低有着一定的关系。实际上,大一新生对于艾滋病并不是一问三不知的,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一般概念与含义有清晰的认识,明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性、血液、母婴三种方式,因此能够在这个基础上对艾滋病作出基本的预防,有一定的防范意识。不过,他们在艾滋病方面的知识与高年级相比是有所差异的。

由各大学校的调查研究数据可以看见,高年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比低年级学生要多。不过从大的角度来看,整体上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的。有很多学生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对于艾滋病的危害、症状、治疗等情况并不了解,认识模糊。

而关于大学生年级的区别,对艾滋病的认识也有不同。除了基本知识的了解以外,对于艾滋病的理解程度也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年级的升高,对于艾滋病的态度及理解趋于上升,低年级大学生对于性的认识,性道德意识要强于高年级的学生。这依赖于低年级的学生接受了更加直白的性教育,因此对于艾滋病的理解也更加直白。此外,高年级学生的性观念更为开放,对性行为的接触也更多,因此,感染艾滋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年级大学生对性的态度更为随意,因此患上艾滋病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低年级学生对于性行为更加谨慎,在这方面的理解更为全面。

(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对于大学生而言,需要选择专业进行学习,也就是单一学科的学习。经过调查研究也能够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由于学习的知识有所不同,涉及的知识范围不同,对于艾滋病的认知也大不相同。相对而言,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明显优于其他学生,而其他专业的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专业课程,因此,不可避免地有所欠缺。在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艾滋病是有一定认识的,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症状,甚至是一些专业知识方面都是能够有所了解的,但是也不可避免有些学生学习不认真,对此领域有所模糊。但是,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更是少。有一些相近专业的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基础知识还是能有一定把握的。有些相去甚远的专业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知识储备则少一些。

(三)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性别不同,对于艾滋病的认识程度也有所不同。通过数据也能够看出来,对于一些关于艾滋病的基础性知识而言,男生与女生的理解并没有明显差异,了解其传播途径,但是相较而言,男生知道正确使用避孕套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对于避孕套的使用方法了解也更多。对待艾滋病病人以及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是,男生与女生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别,有歧视的,也有同情的,很多大学生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依然是排斥,厌恶,这也是当前大学生需要改变的一点。而对于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女生明显要比男生高,在性责任、性道德方面,女生也要比男生强,也更加坚持。不过男生更加支持在大学开设生理教育课程,包括避孕套的使用、艾滋病的防治等知识。

此外,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优于普通人,而男生由于对这方面的兴趣更大,接触的面也更多,因此了解得更加全面。不过,从整体的大学生群体来看,女生的知识储备、性态度要高于男生。从这些数据能够看出,性别不同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态度、行为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而且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四)不同家庭教育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家庭教育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接受过不同家庭教育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认识也有所不同。

有些家庭中父母接受的教育较高,对于艾滋病的认识比较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向孩子传播艾滋病方面的知识,这对孩子以后对于艾滋病的了解有很大帮助。相反,有些大学生出自贫寒家庭,父母对于艾滋病并没有基础性的了解,更谈不上向孩子传播艾滋病相关的知识。青少年阶段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同的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艾滋病认识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五)不同受教育情况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

研究发现,受教育时间较长和受教育时间短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不同,受过健康教育与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在艾滋病知识方面的认识也不同,且差异明显。对于艾滋病传播途径这类知识,受过健康教育的大学生明显比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要好。

实际上,除了上述几项主要的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生活环境等等因素,对于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的策略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是非常有必要的,各大学校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应对需要:

(一)艾滋病健康教育不可少

由于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以及个人行为观念均有不同,因此,对于高校而言,必定要有针对性地去加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教育力度,不断努力提高大学生对于艾滋病这种特殊疾病的正确认识,帮助在校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正常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是对艾滋病这种疾病最好的态度,也是实现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个群体受教育的程度高,他们即将进入社会,拥有知识和素质,这样一个群体如果对于艾滋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然能够影响其他人对艾滋病的认识,也就起到了一个非常充足的宣传效果,实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健康教育。

就目前国内的状况来说,我国的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书籍,新闻,互联网,也有一些学校会聘请专家学者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教育,甚至设置艾滋病健康教育为选修课程,在日常课程中进行艾滋病教育。现在,各大学校也开始重视艾滋病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在校内发放知识手册,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知识宣讲,在校内进行多方位的宣传,帮助学生了解艾滋病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艾滋病。在现在的大学校园内,效果最为明显,也比较受学生欢迎的就是讲座活动[1]。而实际上,讲座也是比较适合大学生的一种方式,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书籍或是资料,帮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艾滋病,同时也可开设相应的艾滋病宣讲课程,做到课上课下都能够学习相关知识。

除了讲座,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必定要有针对性,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年级,分性别进行区别教育。实际上,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础知识的认识是有的,掌握面也比较大,不过在实际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方面认识还是不够,不能认识到艾滋病的真正概念和症状,也不知具体的预防措施,不清楚艾滋病的流行性和严重性[2]。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的阶段,对于新知识也能够快速接受,快速理解,因此,在大学阶段进行健康教育是有可行性的。在经过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能够掌握基础艾滋病知识,且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在其传播途径上,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做好防治措施。

在大学里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同时实践也发现,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帮助学生提高预防意识,并且鼓励学生给予艾滋病患者以关怀和爱护,尊重艾滋病病人。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性道德情操

正确的认识艾滋病,正确的对待艾滋病病人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如何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艾滋病,培养正确的性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这是大学教师和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个人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决定着一个人对一件事的态度与看法,因此,想要做好大学生正确性道德情操的培养,就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3]。性观念是一种长期建立起来的,符合社会文化背景的世界观和情感范畴的认知。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将很难在短期内对其进行干预改变。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培养大学生的性道德情操绝非一时可以实现的,是一件长期的工作,但是在短期内的各项措施也必不可少,必须进行有效的干预,润物细无声。

(三)政府的支持举措必不可少

有很多人认为艾滋病只是医院需要关注的事情,实际上,政府的举措对于艾滋病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政府举措能够引起各高校对艾滋病的重视,使得各高校都能够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艾滋病宣传。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可以发现,在最近几年,有关艾滋病方面的文章和书籍越来越多,也被很多省份列入教学内容之中,用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实际上,中小学时进行艾滋病工作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个时候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也是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因此,必须要在青少年时期就对青少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艾滋病观念。

实际上,国务院在前几年有下达过有关规定,实施举措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帮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艾滋病观念,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四、结束语

纵观全文内容可以知道,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是有缺陷的,基础知识方面认识较强,但是在传播途径等方面的认知却不够,对于艾滋病的态度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必须要在各高校实施有效的策略,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艾滋病认知,帮助艾滋病病人获得来自社会的善意和关怀。同时,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思想,对自己负责,对人生负责,了解艾滋病预防工作,实现个人的成长。

猜你喜欢

艾滋病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 世界艾滋病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