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深度教学探略

2018-01-25单茹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浙江温州3250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8年35期
关键词:定金违约金夫妻

单茹茹(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浙江温州 325000)

“所谓深度,指的是触及事物内部和本质的程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也被译为‘深层学习’,这是瑞典学者费尔伦斯·马顿和罗杰·赛尔杰基于学生阅读的实验,针对鼓励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surfacelearning),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一个概念。倡导深度教学,防止学科知识的浅层化和学生思维的表层化,是学科教学走向核心素养的一个突出表现。”[1]

2014年以来,浙江省新高考将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纳入政治选考加试内容,广大政治教师在实践中对法律常识课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深度教学成为法律课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文拟结合具体案例,从学科知识、学科价值和学习活动三个维度谈谈深度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导向的《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一、深读教材疑难,补全知识缺漏

教师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学科知识,是实施深度教学的前提。限于学科专业背景,大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对法律的学习尚停留于知识的表层和简单结论,因此,政治教师一方面要“补课”,广泛阅读法律专业书籍,补全知识缺漏;另一方面要深入钻研教材,不仅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理顺逻辑线索,更要提炼核心知识、读透核心概念,尤其要关注易错易混的法律名词,避免专业错误。唯有教师的深读,才能带来教学的深度,带来学生的深刻理解和透彻感悟。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分六个专题,从逻辑顺序上看,全书以专题一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统领,以权利和义务为主线贯穿其余各专题,分别探讨了民事权利与义务、合同中的权利与义务、就业与创业中的权利与义务、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保障这些权利和义务实现的途径,即法律救济。读通教材结构和文本逻辑为读懂学科精神、读出核心知识奠定了基础,但整体贯通不易,探微见幽更难。法律教材有大量法律专业术语,教材中“点到即止”的文字难以充分解释现实生活中复杂的法律实践,它们成为教材中最大的疑难。深入理解教材中的这些名词,读懂法条背后的法理,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是深读法律教材的重中之重。

以教材重点知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为例,出现了“违约金”“定金”“赔偿金”三个名词,教材仅对“三金”作出了简单的定义和适用说明,缺乏具体案例和详解。如果一个合同中既有违约金条款,又有定金条款,一方违约后又给对方造成了损失(涉及赔偿金),应如何适用以上“三金”?“三金”中两两不可并用的原则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法理?深度教学应使知识能够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揭示知识背后的智慧意义和价值观念,仅仅满足于教材表面的文字是不够的。温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的陈茜茜老师在复习“违约与违约责任”一课时,在深读教材,参考《民法60讲》(李建伟)等专业书籍的基础上对教材作了两处补充:

【补充1】对教材相关链接“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使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的例题补充:

甲与乙订立了一份苹果购销合同,约定:甲向乙交付20万公斤苹果,货款为40万元,乙向甲支付定金4万元;如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应支付违约金6万元。甲因将苹果卖予丙而无法向乙交付,乙提出的如下诉讼请求中,既能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利益,又能获得法院支持的是:

A.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

B.请求甲双倍返还定金8万元,同时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C.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同时请求返还支付的定金4万元

D.请求甲支付违约金6万元

该题中,若选择定金罚则,为4×2=8万元,若选择违约金,则为6+4=10万元,B项为“并用式”禁止选择,正确选择应“依非违约方意志选择对其最有利的一个”即C项。此例题不仅对相关链接中定金和违约金二选一的原则作了具体说明,而且弥补了教材中只提及“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而未对定金原价返还和定金罚则进行区分的不足,避免了学生在“三金”适用中只会“背法”不会“用法”的误区。

【补充2】对违约金和赔偿金是否可以并用、定金与赔偿金是否可以并用的五点法理解释:

①违约金一般为补偿性质,与补偿性法定损害赔偿金功能重合,因此不能并用;②违约金为约定,赔偿金为法定,合同法约定优先,两金优先适用违约金,体现了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③当事人在约定违约金时应尽量合理,合同法规定违约金<损失,可要求增加,违约金>损失(过分高于损失,一般以30%为标准),可要求予以适当减少,违约金>损失(高于损失但不过分)不再调整,即只有在双方利益失衡时才稍作干预,也体现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尊重;④特殊情况下违约金也可具有惩罚性质,因功能不同,此时可以与赔偿金并用;⑤定金罚则为惩罚性,赔偿金为补偿性,两者性质不同,功能互补,因此可以并用。

补充2虽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但清晰地说明了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和法理依据,解释了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避免了学生机械记忆“并用”或“不可并用”的浅层学习。

二、深悟学科本质,挖掘育人价值

把握学科本质,挖掘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实施深度教学的必然要求。抓住《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学科本质要深入领悟其作为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内容的独特性。一方面,在思想政治学科内部,法律不同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课程内容。法律是国家的产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它历经一定的立法程序而产生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课教学,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更要让学生形成法治意识,要从立法源头和法理依据上理解法律的神圣,从守法、用法上理解法律的威严。另一方面,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法律课,不同于一般法律课,必须体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性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从整体看,通过全面认识公民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用法能力、培育法治意识素养;从部分看,合同法部分蕴含着诚信精神、婚姻法部分体现着平等和责任意识、程序法部分闪耀着公正价值……《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深度教学应体现学科本质,探寻知识背后的深层意义,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展示法律常识课作为思想政治学科课程内容的独特魅力。以“夫妻间的人身和财产关系”一课为例,从知识表层看,学生需掌握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具体内容;从深层意蕴看,夫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源于“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这一核心,平等也意味着对婚姻的共同付出和经营,意味着夫妻双方在家庭中的责任;从育人功能看,学习婚姻法常识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永嘉县碧莲中学的徐芬芬老师在上这一课时设计了五个环节:

【环节一】

情境:配乐诗《致橡树》(舒婷)。

问题:诗歌中哪一句最能打动你?诗歌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追求?

【环节二】

情境:A家庭(幸福家庭)和B家庭(问题家庭)的夫妻相处案例。

问题:A家庭的幸福之源是什么?B家庭的问题出在哪儿?

【环节三】

情境:A家庭为更好地使用和经营家庭财产制作的财产清单。

任务:依据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对A家庭的财产进行分类。

【环节四】

情境:B家庭夫妻不睦,最终走向离婚,夫妻双方在财产分割问题上出现纠纷。

任务:假如你是法官,请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对B家庭的夫妻财产关系作出裁决。

【环节五】

情境:B家庭以离婚告终,但某地民政局的一份离婚考试试卷引发了夫妻双方对婚姻家庭关系的反思。(离婚考试试题略)

结语:婚姻意味着对爱情的一种承诺,意味着一份恒久的责任担当,幸福的婚姻建立在夫妻双方平等的关系之上,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付出。合法、合理、合情的夫妻相处之道是人生的必修课。

五个环节紧紧围绕“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夫妻关系的核心而展开,以AB两个家庭的案例引出夫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知识内容,诗歌导入的情感渲染、离婚试题的冷静思考以及幸福家庭与问题家庭的对比,在承载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处处引导学生理解夫妻关系中的平等与责任,学会合法、合理、合情的夫妻相处之道,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憧憬和珍视理想的婚姻家庭生活,上出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法律课的独特味道与价值。

三、深探学法改革,打造活动课堂

改进学习方式,采用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法,是实施深度教学的具体途径。深度学习不是简单地指向学习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而是学生学习活动、思维品质的深度和高度。法律学习重视知识的精准记忆,但用法能力才是关键,法治意识更是终身受益的素养,单纯的死记硬背能暂时“记住”知识却无法让知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迁移和拓展,也不可能形成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当死记的知识遗忘之后,“学生如一门发射了炮弹之后的炮,炮膛里空空荡荡,一无所有”[2]。因此,《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深度教学应在常规的法条法理讲授、案例教学之外深入探索多种学习方式,设计各种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课内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课程内容中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2《法律与生活》,就其内容要求看,与现行思想政治教材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致相同。新课标在《法律与生活》模块的教学提示中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建议。它们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讨论探究活动,如“结合自己或家人的经验,讨论自愿、平等、诚信等民法原则”,“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为议题,引用自己的经验或家长的感受,说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这类活动关注学生已有经验,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和表达;二是模拟体验活动,如“模拟求职、招聘、应聘等活动,评议雇主和雇员之间的法律关系,说明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模拟治安纠纷、医疗纠纷等争议解决活动,归纳不同调解方式的功能和作用”,这类活动给予学生角色体验,引导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三是综合实践活动,如“参观劳动争议仲裁、经济仲裁机构,讲解建立仲裁制度的意义”,“搜集有关校园安全的纠纷,分析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承担责任的不同情形”,这类活动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让学习融入了真实生活。以上三类活动,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选择和运用。

以专题六“法律救济”为例,该专题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属于程序法的内容,生活适用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该专题时一方面缺乏生活体验,另一方面又已经具备了民法、合同法、婚姻法等实体法常识。平阳县鳌江中学周吉娜老师在上“法律救济”复习课时设计了如下模拟法庭活动:

【审理案件】

二手车买卖纠纷

【活动内容】

(1)七名学生分别扮演原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被告代理人、证人、书记员、审判员模拟庭审过程,其他学生观看表演。

(2)模拟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之后,设计任务1:请你来当法官,根据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环节的相关内容,说说这个案件应如何判决。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3)模拟宣判后,设计任务2:这个结果与你预判的一样吗?谈谈宣判结果给你的启示。要求同桌交流后自由发言。

模拟法庭活动以学生的体验和参与创设教学情境和学习任务,诉讼、调解、证据、合同订立和履行、违约和违约责任、所有权转移等重、难点知识不是由教师讲解,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亲历其中去感受、去思考、去理解、去应用,使书上的“死”知识变成了与生活相融合、与成长相关联的“活”知识,彰显了深度教学促进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的意义。

浙江新高考让浙江政治教师在高中法律常识课深度教学的探索中先行一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深读教材疑难、深悟学科本质、深探学法改革的深度教学将成为核心素养导向的法律课教学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定金违约金夫妻
民法典视域下定金制度的应用分析
拜把子体质等
定金风波
违约金约定过高,还能反悔么?
《合同法》中违约金的性质与职能探究
违约金与定金可以同时适用吗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80后小夫妻
浅论违约金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