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积极回应“美好生活”软需要
2018-01-25屈朝霞
康 超 屈朝霞
(1.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3;2.华北电力大学数理系,河北 保定 071003)
一、“软需要”的新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社会需要不足以用物质文化来简单总结,还包括了对法治社会、民生事业、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的更多、更好、更高的现实诉求。如何调整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以更好的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这种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矛盾实际上不能单纯强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以解决,还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贡献,关注人的主体感受,注重人的高层次精神需要。
站在党的十九大的新时代方位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主线对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研究要求,学者们应自觉意识到承担的研究任务,深挖社会主要矛盾重难点,有针对性的科学开展理论研究。
在美好生活的研究内容上,既要以我国现阶段人民生活的实际情况为基本依据,又要结合中外传统文化充实内容。注意把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注意实际调研在社会实际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的心理适应程度、心理实际感受程度、心理预期方向,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区分辨别与以往物质文化需要相比,美好生活的显著特点。同时,注意吸纳中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成分,在本国历史经验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寻求解决现实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借鉴,充实美好生活的内容,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在美好生活的理论结构上,要做到内外联动,统筹规划。既要从内部剖析美好生活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不同方向上的实际要求,考察不同方向的运行状态和相互协调配合,又要从外部描绘美好生活的发展图景,在整体上建构一套系统、完整的人人向往、人人追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生活模式。
在美好生活的阶段层次上,要制定阶段目标,循序渐进加以把握。一方面要意识到美好生活不是一蹴而就,可以迅速实现的,而是循序渐进并付诸艰辛努力才能够达到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理论研究需要明晰美好生活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统筹协调发展各方面的实际水平,使美好生活不是悬置于纸面上的空洞概念,而是可以达到的“小目标”。
二、“软需要”的总体路径
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质变这一全新命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继续秉持将理论研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的这一“初心”,积极回应新时代的呼唤,始终秉持“人民为中心”思想,发挥教育引导重要作用。
从思想文化层面,启发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前因后果、发展趋势。使人民群众意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空洞的理论提法,它脱胎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考量,是基于充分社会实践得出的科学论断。
从价值追求层面,引导人民群众准确把握“美好生活”这一集合化概念的深层次内涵。使人民群众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意味着“物质文化需要”已经向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拓展延伸,“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将不再成为未来的发展难题,难点在于如何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统筹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普惠,如何更加充分的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更好的体现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更好的尊重和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多元化、多层次的憧憬。
从理想信念层面,消除人民群众对当前社会转型期产生的种种观念困惑。主动澄清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以及在东西方意识形态交锋下产生的思想误区,使人民群众自觉拥护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坚定科学信念,进而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砥砺成就有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对未来我国社会发展中可能要面对的各种困难挑战有危机感、使命感、担当感。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引导作用,不能仅满足于对客观现实进行描述,教育人民群众掌握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还要依据理论所具备的超前性特点,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风险预判,尤其是在复杂现实可能相互交织,各种发展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尽可能的规避前进过程中出现的弯路、岔路,减少理论偏差带来的不利影响。
“历史只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也必须要担负起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在理论工作上永葆奋斗的朝气,以理论工作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出新时代的理论魅力,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必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