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的近代化历程
2018-01-25卫馨桐
卫馨桐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上海 200444)
蒋廷黻(1895年-1965年),湖南邵阳人,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史学家。《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于1938年写成,虽然篇幅短小,只有仅仅5万字,但却并不妨碍作者以最言简意赅、易于理解的方式,将鸦片战争开始到作者当时所处的1938年近一百年的历史论述完整,成为近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
《中国近代史》全文贯穿着“以史经世”的著史思想,从外交史入手,以中国近代化为全文主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全面描写了中国坎坷曲折的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化历程。从人尽皆知的鸦片战争到“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从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到揭竿而起的义和团运动,从最初的变物到“百日维新”的变法,再到辛亥革命兴起的变制度,每一个大事件的背后,都书写着不同时代不同人同样的救国之心,记录了不同的艰难历程,在矛盾和抗争中改进,一步步走向近代化。
一、蒋廷黻之近代史观
近代化包括各个方面,经济、思想、以及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在西方又被普遍称之为资本主义化。
但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并不同与一般的西方国家,由于我们的近代化进程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正式拉开帷幕,发展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时期,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们自己的近代化历程。近百年的时间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国的近代化事业二殚精竭力,甚至流血牺牲;但众所周知的是,近代化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对中国近代化面临的特殊国情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从而在追求近代化的路上走了不少弯路[1]
(一)最初的开端:抚夷与剿夷
19世纪以来,世界局势风起云涌,工业革命此起彼伏。而此时的中国,依然沉迷于大国泱泱的美梦之中,固步自封,不肯与外界交流,鸦片战争之前,英国率先主动外交,两次力图和中国建立平等的外交和贸易关系,然而都以失败而告终。从这个层面上,映射出中国与外国的基本态度,为我们鸦片战争前后鲜明的对比埋下了导火线。正如蒋廷黻所说:“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人平等,正如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不愿给我们平等”。
直到《南京条约》签订,一直都是抚夷派掌控大局,甚至推崇所谓的“远交近攻”、“自由竞争”,妄想美、法得到好处能够帮助我们牵制英国,导致了无尽的后患,在这之后,剿夷派又占据上风,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于是,近代化的开启就在国际关系的被动之中,剿夷派和抚夷派的更替之间,拉开序幕。这一系列的事件,彻底暴露了我们自身的无知,落后的法制,以及和国际潮流的脱轨。是好事也是坏事,我们在这大动荡的关头迷迷糊糊栽入世界的轨道和近代化的浪潮之中。
(二)近代化的探索
鸦片战争以后,抚夷派和剿夷派彻底低迷不振,这一时期中国的状况可谓是内忧外患:冗官、人口鹏展、吏治腐败,国外面临外强侵略。即便守旧、迂腐的国民性依然难以撼动,但是,出于一颗赤城爱国之心一批有志之士开始了近代化的最初探索。
这些先行者里包括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一个是士大夫阶层,一个是农民阶层。农民阶级的尝试,是以洪秀全为首领的太平天国运动,但太平天国最大的问题在于只重视宗教革命和种族革命,在对待社会革命上却很消极,这种方法,既无法复兴民族,也不能团结人心。士大夫阶级的尝试,是由曾国藩所引领的湘军队伍,湘军最初的轰轰烈烈也来自于和清廷军队截然不同的士气氛围,但是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
这些最初的尝试,可能在他们自己看来,并没有形成清晰明确的近代化意识,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改变和探索与近代化之间的关联,但无论如何,他们这一批先驱者开始行动了,尽管是在这旧社会的循环套里。
(三)一系列近代化运动的正式启动
洋务运动:
一系列波折之后,先后打着“自强”、“求富”旗帜的洋务运动就此开始,以恭亲王奕欣、文祥以及李鸿章、左宗棠为首的一批人在京内京外一起推动,掀起自强运动,制定了“以夷制夷”总方针。
自强运动正式开启了以国防为中心的近代化进程。其中包括:1、开设兵工厂,更新军器。2、留洋派遣,先进技术人才的培养。3、近代化交通。4、支撑前几项花销费用的民用企业。这一场浩浩荡荡的自强运动最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随着被击败的北洋军队一起
沉入大海,这一场战争败的很让人感到不值,世界排名第八的中国海军输给了排名十一的日本海军,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洋务运动的不足,革新的器物并不比他国差,但却因为依旧陈腐的思想而打了败仗,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而是一次综合较量的失败。
戊戌变法:
于是近代化的进程从器物层面开始转移到上层建筑层面,即政治制度。甲午战败之后,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样一来,国家彻底面临灭亡的境地,举国上下群情激昂,救国之潮涌现不断,但大多数也只是停留在有心但却无用的言论层面,只有极少真正可行的方案,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合乎实古训、又适宜时局的方案——建立君主立宪制,掀起百日维新运动。然而这涉及到太多当权者的利益,于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奋起反抗,戊戌变法也就此失败。
孙中山的民族复兴方案:
1911年开始,孙中山一路成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从思想层面完全革新,提出一套新的方法论,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本书的近代化历程就此截止到1938年,虽然没有讲述到民族复兴、伟大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但是却完整描述了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最后到思想以及各个层面的渗透,抛开细节来说,这是一条正确的,顺应发展的道路。
二、总结感受
对于蒋廷黻先生从近代化的角度去描绘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笔者有以下个人体会:
第一,将中国近代化历程放置于国际环境之中,蒋廷黻作为近代著名的外交家和史学家,其论述近代史的视角不仅仅停留于国内视角,而是以全面的目光,从国内、国际共同出发。
从打开国门的鸦片战争到一败涂地的甲午海战,再到八国联军侵华,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我们总是容易把这一段以战争为外衣的外交史看作是完全的被动侵略史,然而蒋廷黻先生却在这些苦难的背后看到了中国发展的机遇所在,从史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外部的力量不仅仅会给我们带来压迫,这个过程并不是我们一味被动接受,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从客观上加速了我们近代化的脚步,用凌厉的他者视角,剖析了世界潮流影响下的近代中国。
第二,对于历史人物的评说有其独到之处。在我看来,蒋廷黻先生对于传统历史中的英雄主义应该是坚决反对的,并且拥有一套自己的评论体系。以林则徐为例,对于林则徐的定论向来是民族禁烟英雄,在中英鸦片战争前后,一直以强硬的对外态度和剿夷的观点得到人们的支持,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而蒋廷黻看到的确看到他铁腕英雄形象背后的真面目,有变革想法,也有广阔超前的视野,但却为了个人清誉,隐忍吞声,不敢变通,这种矛盾的民族英雄形象被蒋廷黻一眼看穿,不仅如此,他也看到被喊为“卖国贼”,替林则徐的剿夷失败而承担全部责任的抚夷派琦善,他才是那个真灵活思变的人,但这并不代表蒋廷黻先生在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中颠倒是非,这恰恰是最令人欣赏的地方,客观评述,对事不对人的著史风格。
第三,蒋廷黻作为一个政治家,能够做到客观著史,不掺杂进自己个人的政治观点实属不易。传统史学的其实主要停留在国家的政治史和军事史方面,这样一来,很难不受政治导向和政治舆论的影响,蒋廷黻先生身处其时,身在其位,能够以通俗客观的方式陈述出这一段近代史,自有其可贵之处。
最后,整篇文章反映了蒋廷黻先生“以史经世”的思想[2],对治乱兴衰作出价值判断而为当世社会寻求历史借鉴,寻求一种民族自救的途径;表达了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的强烈愿望,并为此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中国在内忧外患面前,必须向西方学习,对外开放,改革内政,奋发图强,走上近代化的正确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