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主观题命制探究*
——以2017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为例
2018-01-25周忠振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河南洛阳471000
周忠振(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河南洛阳 471000)
高质量的试题是实现考试目的的保证。命制高质量的政治主观性试题,必须坚持正确的命题原则,落实政治学科考试的要求,突出主观性试题考查的重点。
一、坚守原则——实现命题价值的前提
命题原则影响着命题的价值取向和命题行为,坚守命题原则能够让命题行为和过程规范,确保命题方向正确。
1.基础性原则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政治学科考试,都要把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基础地位,优先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
主观性试题应该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中的主干知识的考查,重点考查学生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内化和理解,考查学生对这些主干知识所支撑的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情况。[1]如2017年全国Ⅰ卷38题考查企业的经营,39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地位、职权,40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017年全国Ⅱ卷38题考查价格变化对市场的影响,39题考查政府、人大和人民的关系及政府职能的行使,40题考查辩证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及文化作用;2017年全国Ⅲ卷38题考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意义及文化传播,39题考查国际社会的知识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017年全国Ⅳ卷(即海南卷,下同)23题考查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24题考查系统优化,25题考查人生价值、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等。试题都强调考查学生对这些主干知识及其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的深入理解,不仅要求理解知识本身,更要求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和运用知识。
2017年全国卷四套试题中的政治主观题除了考查基础知识之外,把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放在能力考查的首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人文情怀、探索精神、学习能力、政治观念及担当意识等核心素养。
2.层次性原则
学生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作为评价工具的试题要能够测量出不同学生的不同特质,这就要求试题具有层次性。
政治主观题的层次性,一是指设问具有层次性。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38题设问:“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前一问是要求学生提取和解读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后一问则进一步要求学生解决前一问中所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提到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高度。二是答案具有层次性。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38(1)题分析国内玉米价格下降对玉米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答案给出了四层意思: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对下游企业的影响、对玉米库存的影响、对玉米进口的影响。前两层直接运用教材中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第三层是对前两层的概括提炼,第四层则是对国际市场的影响,由国内到国际,视野更加开阔。前两个层次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三层是那些具有比较概括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才能回答出来,第四层则只有少部分能力强、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才能回答。一个问题就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区分开来。
第三,确定学生活动课程的目标。基于已经确定下来的课程理念,在结合学生本身意愿的前提下,选定学生活动课程的目标。学生活动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能够联系实际生活,并起到拓展会计专业学科知识、提升参与者团队意识、培养参与者初步研究能力的目的。
3.实践性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以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就必须依据现实,创造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在纸笔式考试中,政治主观题是最能实现这一目的的。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38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但试题没有空谈我国消费品供给所存在的供需结构性失衡,而是给出具体的数据让学生来发现、提炼、概括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试题并没有停留在找到问题,而是更进一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就企业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提出措施。
4.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一是表现为材料内容的综合性,即材料不拘于经济、政治、文化等某一个角度,可能包含了几个方面的综合性材料。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38题,材料既展示了玉米价格变化的经济现象,也描述了政府履行职能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政治行为;39题,材料既涉及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现象,也涉及政府积极履行职能与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等政治现象。
综合性还指试题考查知识的综合性。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38题,试题既考查了价格变动的影响,也考查了价值规律的运用,还考查了宏观调控;39题,既要求学生掌握人民当家作主和人大、政府的职权(能)等知识,又要总结提炼出人民、人大和政府三者的关系。
综合性更体现为对学生能力状况的综合检测。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40题,学生要通过阅读材料获取和解读《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有效信息,然后调动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描述和阐释节目成功的原因;调动和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论证和探究如何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准确立意——实现命题价值的核心
命题立意是命题者的主要考查意向,命题立意应该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1.以考查关键能力为基本要求
能力体现着一个人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完成某项活动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人生存的重要基础。“‘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考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3]政治学科通过命制“问题中心型”主观性试题,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如2017年全国Ⅱ卷的40题,材料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潘建伟、王晓东、赖远明、鲁先平等实现科技创新的事例,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这些胸怀科技报国理想的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体原因,既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进行正确阐释和论证的能力。
2.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立意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经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所沉淀和内化的思想政治观念及外化为实际行为的能力及习惯。政治主观性试题就是要把考查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基本立意。如2017年全国Ⅰ卷的39题,介绍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进行解释的背景、依据及内容,要求学生说明原因及意义,把学生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等政治制度的认同状况、宪法精神、法治观念等作为考查基本指向;40题描述了《中国诗词大会》的特定情境,设置了三个任务:分析成功原因、说明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两条建议,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立场、观念及科学精神、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作为试题立意。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017年全国Ⅰ卷的40题,以《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为话题,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既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张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使试题底蕴深厚、根基坚固、立意高远,学生在考试答题的过程中既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彩魅力和中华民族的时代风韵,又能增强文化自信及民族自豪感,激发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与参与意愿。
三、突出重点——实现命题价值的保障
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力求全面、立体、准确,但受考试时间及题量限制,考试命题就必须在多侧兼顾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1.凸显思维能力考查
思维是人的智力的核心因素。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有的思维能力。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十分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017年全国Ⅲ卷的38(1)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得出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政治主观性试题更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辩证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从整体上看待事物、把事物置于联系和变化发展之中、坚持全面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等。2017年全国Ⅳ卷的23题,让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辨析“维护公共安全不能牺牲公民的隐私权”的观点,学生既要坚持全面的观点看到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的利与弊、政府维护公共安全与公民的隐私权的双重职责,还要看到公民个人隐私权与公共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筹考虑公共安全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2.强化创新能力考查
“文科试题也要考查创新能力”,政治主观性试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多角度综合运用学科的相关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4]
政治主观题首先要创新试题情境,表现新事物、新方法、新观念、新举措;其次要依据现实提出新问题,或要求学生进行新解释,或要求学生提出新方案。2017年全国Ⅰ卷,38题描述了当前我国消费领域所面临的供给侧结构不合理的新问题,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解决;39题描述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以解决香港立法会所面临的新问题;40题介绍了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的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蕴含了在新时代如何正确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2017年全国Ⅱ卷,38题介绍了我国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39题涉及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法律制度创新,并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特点;40题则直接介绍了潘建伟等科技领航者们的科技创新活动。2017年全国Ⅲ卷,38题的情境是我国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高铁“走出去”,并提出了如何加快高铁“走出去”的问题;39题介绍了我国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新理念、新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如何阐释其合理性的问题。
政治主观题的参考答案也要有利于学生创新。首先,参考答案本身要有新意,不可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如2017年全国Ⅰ卷38题,在解答我国生产企业如何应对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时,给出的参考答案就没有简单地照搬教材中企业经营成功的要素原文,而是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创新性表述。其次,参考答案要给学生留有创新余地,不必过于追求完美。如2017年全国Ⅳ卷25(2)题,参考答案给了“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只是一个比较含糊、笼统的表述,因此学生就可以答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
3.注重观念与行为考查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课程。因此,政治主观性试题不仅要检测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检测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选择。试题问题的设计要直面现实生活中的困境,要直击学生的灵魂深处,要让学生愿意或不得不面对实际问题“说真话”“选择真行为”。2017年全国Ⅳ卷的23题,以当前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公共安全”“公民隐私权”为背景,以现实中存在的“维护公共安全不能牺牲公民的隐私权”观点为话题,让学生辨析问题,在维护公共安全与保护公民隐私权上表达真实意思,作出真实选择。诚然,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及各地的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对于学生真实观念与真实行为的考查还存在不足,情境的选择与创设、问题的切入与设计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主观性试题命制,不仅可以推进思想政治课课程评价改革,而且有助于引导思想政治课教与学的变革,从而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建设人才,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巫阳朔.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充分发挥积极导向作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6(7):54.
[2]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6-10-11(03).
[3]教育部考试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凸显能力考查基本要求[J].中国考试,2017(7):42.
[4]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