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

2018-01-25许国恩

山西青年 2018年8期
关键词:共青团信息化大学生

许国恩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变革,全球信息呈指数级增长,从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是思想极其活跃的群体,他们非常容易接受新奇事物。面对澎湃汹涌的信息化浪潮,青年大学生纷纷“跳入”,成为信息发布和接收的主力军。共青团全称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网络凝聚青年、团结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加快推动共青团工作体系改革和共青团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共青团的活力和影响力,是我们每一位共青团工作者必须认真调查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马上行动,积极主动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径、开拓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二、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

(一)信息资源丰富、教育方式多样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有图片、文字、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它们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存储在光、磁等非印刷质的介质中,通过计算机、智能手机等终端和网络进行传播和存储。网络化、信息化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信息交互平台,每个大学生在平台上,即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受众。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在传播方式、时间上受到各种限制,但网络突破了这些限制,而且网络因为能将文字、视频、声音等进行整合,极大提升受众的体验。互联网上的信息量每天以指数级的速度在递增,让每一个人所发的信息全球都能看到,每一个人也能收到来自全球的信息,这种方式也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化时代的这些特性丰富了共青团工作的方式和传播手段。

(二)数据信息电子化、工作效率提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转换了新的信息管理模式,通过电脑、移动终端来进行信息管理,整合内外资源。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培养基地,涉及党员干部和青年人才的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体工作中具有涉及人数众多、信息量巨大、信息保密性要求高、存储时效长等特点。建立电子信息化系统可以将日常工作模块化、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的文档实现办公自动化,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办公时间、节约资源消耗、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在信息时代下,数据全部信息化是共青团未来改革一个方向。

(三)信息沟通交流即时、工作手段不断丰富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WIFI和4G的相继出现,信息交互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QQ、微博、微信更可通过智能手机实现移动即时通讯。共青团工作性质特殊,日常工作依靠电话、传真等传统通讯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通过设立不同类别的信息工作群、信息交流群、社区论坛等可极大扩宽团的工作空间和领域。新一代的青年学生生活环境和心理特征,决定高校共青团工作不能再象以前那样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而是应该建立平等、协调的服务体系,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状况,互联网上的平等交互的环境,为共青团工作者和工作对象创造了一个具有平等性、即时性、交互性的环境,这大大缩短了两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了黏性。共青团工作应了解青年学生所思所想,调查青年所愿所盼,从而在决策时做到增强针对性和服务的有效性。

三、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共青团经过十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和良好效果,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推进,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一)信息化平台缺乏规划,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各高校没有统一的共青团信息化系统,有的学校可能只能使用以教学为主的信息化系统。由于缺乏统一平台系统,各高校、各省市共青团的工作无法很好的达到战略性联动和信息化充分共享,这就降低整体水平。信息化系统应该是技术先行,理念突出,服务的理念体现在服务功能模块上,技术实现这些模块的工具。但就目前看,信息化平台技术上基本没问题,但服务的功能模块少,内容空洞,大多只发布一些广告,顶多只实现了公众号功能。服务的功能很少,甚至没有。现在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对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和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也有一些工作者对共青团信息化工程的服务性和战略性缺乏深刻认识和理解,觉得信息化工程只是一个花架子,线上活动只是海市蜃楼,效果更是天方夜谭;觉得传统的活动方式和载体经过实践证明,没有改的必要。

(二)思政教育方式简单,德育工作期待更上一个台阶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宣传,通过思政教师在课堂的言传身教,能保证很好的效果。但在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人只要耗费非常低廉的成本就能通过网络在“地球村”发布、转发和接受各种信息。在法律不健全的当下,一些谣言、色情、暴力、反动言论也会借由互联网进行传播,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借助其技术垄断优势,利用网络等媒体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对其他国家进行渗透,实行软性“侵略”,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互联网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大家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都可以发表自己言论,这无疑极大的调动了青年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一个在课堂上一句话也不多的学生,却可能是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主客体处于一种比较松散的联系状态,如果教育者对其工作的方式方法选择不当,就不能很好地吸引教育对象,也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很容易受到网上的反动言论的影响,再加上这一群体易冲动、跟风,容易出现三人成虎的事件,这是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活动思路狭窄,工作机制亟需进一步改变

信息时代下,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际交往也从线下逐渐转移到线上。他们通过网络看视频、看新闻、玩游戏、听歌、购物、定外卖,线上的时间甚至比在线下多了,简直成了网上居民。共青团活动要丰富,要能凝聚青年、吸引青年的参与。但实际工作中,高校共青团往往仰仗自身健全的组织机构,开展大型活动、大型会议、大型培训,许多共青团工作者花大力气、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做了大量工作,却往往发现影响力不够。传统的活动已经无法再激起青年学生的热情,在网络的冲击的下,活动效果也大打折扣,影响没有扩大“大”,成效也没有变“大”。因而,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更好依靠互联网,巩固网络阵地变得越来越迫切。要改革共青团传统的工作机制所造成的信息渠道不畅、干群隔裂、工作效率低、活动思路狭窄的局面,就需要构建全新的共青团网络工作机制,包括网络思政教育、丰富的线上活动形式与内容、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新工作方式,顺应时代发展,培养掌握信息时代共青团发展特点的团干、充分发挥共青团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信息化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一)顺应时代要求、构建信息化服务体系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青少年的“需求点”和“兴奋点”、社会的“热点”都变化得非常快。这既给新时期共青团工作增加了困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同样,信息化的特性和优势,也给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高校共青团工作应该牢牢把握信息化时代的特点,顺应时代要求,充分利用新的网络技术和手段、积极建立共青团信息服务体系,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网络环境。首先,建立适合新时代青年特色的共青团信息化系统,既要具有团员信息、奖惩情况、团费缴交情况;又要有团活动公告、兴趣社区、第二课堂成绩单、二手跳蚤市场等版块;通过分类明确的版块设置,将共青团的工作进行科学的细化管理,通过登陆设置,区分不同身份角色的权限。其次,实名制下的即时信息通讯,这可作为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模块;可将高校共青团工作者和各级学生团干、团员的信息录入系统,实现“团员——团支部——校团委——团省委——团中央”的线性管理和扁平沟通模式。

(二)通过“网站+新媒体”,打造德育工作新阵地

青年大学生广泛使用网络实现发表意见、记录日志、交际、购物、娱乐等活动,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的时间碎片都已被网络塞满。这样的网络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必然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文化侵略的“桥头堡”,意识形态渗透的“护城河”,这将对我们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通过建立吸引青年大学生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等全方位立体式德育工作阵地,科学管理、实现共青团多层级系统的信息发布,在共青团的理念和工作思路下凸显各地域特色,既要有统筹规划,又要有鲜明特色。思政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之事,共青团要时刻掌握主动,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夯实德育工作阵地,创新富有成效的教育途径。

(三)拓宽活动思路,创新共青团工作机制

活动是理念的载体,人是活动的执行者。因而,共青团组织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对团干和团组织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共青团干部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根据新时期对团干的要求,以青马工程和团校为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以理论培训、技能培训、创新能力培训、素质拓展为主的培养体系,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互联网思维,有较强的思维结构化能力、运用网络新媒体的技能、熟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规律的共青团工作队伍。努力突显共青团凝聚青年、引导青年的教育工作特色。积极开拓校内资源,加强校企、校校等各种社会关系的联系,充分运用共青团强大的组织优势,开拓联系与合作的渠道,创新线上线下联动的活动模式。构建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生活助学、心理咨询、就业咨询、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需要的服务体系,并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高校共青团承载着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年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职责,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必须不断创新组织工作,大力推动组织的信息化建设,拓宽活动思路、提升服务青年成效、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工作的创新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牛乾,李邦帅.共青团在信息化创新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企业文化,2013(06).

猜你喜欢

共青团信息化大学生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