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专业由素描到线描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
2018-01-25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高 萍 苏州科技大学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关于素描作为中国画专业必修课的利弊得失,多年来争论不休,但其在教学中的基础课程地位至今未有改变。我们知道,由西方引入的素描教学建立在美术学通识教育基础上,并没有充分分析中国画专业的特点,导致素描课程与专业课程严重脱节,影响了日后中国画的正常教学。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各类型素描与中国画线描的区别,以论证中国画绘画语言的独特性,为中国画的基础教学提供可行思路。
一、中国画专业由素描到线描课程的概况
(一)作为中国画专业基础的素描课程
自20世纪50年代徐悲鸿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后,几乎所有的美术院、系的中国画专业都以素描为必修的基础课。但徐悲鸿也意识到,苏联模式的素描与中国画难以融合,又参照中国画的“六法”提出了素描造型的“新七法”,以求融合[1]。但即使这样,仍有人持反对意见:潘天寿强调应以传统白描作为基础,以补偿素描带来的负面影响;叶浅予也强调以线描造型为基础的水墨人物教学,但这些努力在以西画改良中国画的大潮下,收效甚微。直到1979年,全国第二次素描教学座谈会上的部分观点表现出对苏联学派和徐悲鸿模式的异议,加之1985年李小山“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路”的疾呼,到1995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素描作品展时,苏联模式的中心位置逐渐改变,出现“结构素描”“线性素描”“意象素描”争鸣的局面。但这些努力似乎只是让中国画的素描训练较之其他专业更强调“线”而已。
时至今日,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课仍备受争议。然而沉寂中也有反响:自2002年成立的桂林中国画院,其课程设置取消了西方引进的素描。陈绶祥在学院成立发言中讲道:“我觉得中国画教学废除素描是一大创举。素描不是要不要的问题,素描从来都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强调的素描不是西方的素描。”他强调只有通过中国画自己的语言,才能找到自己的发展门径。
(二)由素描进入线描课程时表现出的问题
西式素描的基础理论是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光学及力学等自然科学理论,通过对物象的写生进行理性的分析,形成“画其所见”的具象表现思维模式,这与中国画的意象造型方式迥异。学生在素描基础上进入线描课程时表现出以下问题:第一,以素描的观物方式进行线描观察;第二,以素描的造型观念理解线描造型;第三,以素描的虚实关系理解线的虚实关系;第四,以素描的用笔方法进行线描。这导致多数学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摆脱素描的困扰,然后重新回到中国画的认知和修习上来,既耗时又耗力,有些学生甚至干脆以描摹刻画为旨,使中国画失去了应有的韵味。
二、对素描能力进入线描课程时面临问题的分析
除工具的差异外,素描与线描的矛盾本是中、西不同绘画原则与不同创造法则之间的矛盾。中国画“逆客体、逆科学、逆自然、逆空间,从而显示了独特的风采”[2],与秉持科学理念的素描完全背道而驰。二者绘画目的的不同、看待世界的方式和角度亦不同。无论素描类型如何改变,都不可避免地与线描产生形式和方法上的冲突。
(一)线描对全因素素描中光、色、影的忽视
苏联的“全因素素描”,又称光影素描,它反对为线条而线条的画法。全因素素描作画过程中依赖光线对物体形成的色调规律,即“五大调子”——黑、白、灰、高光、反光,来观察和塑造物象的立体造型。其重视和依赖的光、色、影是中国画所忽视的,而其对中国画不可或缺的线条又极力反对,二者从根本上是互斥的。学生在接受光影素描教学后,造型能力表面有所提高,但在训练中只需依循物象光影、明暗,就能描摹物象的三维立体结构,自我感觉的提炼能力却受到阻碍。等学生进入二维平面的线描时,就会对线条的应用感到陌生和手足无措。
(二)线描对结构素描的努力挣脱
结构素描是20世纪60年代初旅德学生从德国带回的,是讲究结构并具有现代意识的素描造型体系。结构素描虽然避免了光、影的困扰,回归结构的探索有助于线条的凸显,但因其建立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上,线条仍是对物象结构的科学解析,这曾是中国画线条想要努力挣脱的束缚。在中国画历史上,线条从线的“描法”到“画法”,再到“写法”的演变,就是逐步挣脱“形”的束缚,走向自由境界的追求。物理结构的困囿不但违背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原则,也不符合中国画线条的审美追求。中国画虽然也有“九朽一罢”的从打稿到定稿的过程,但线条不断调试的过程就是在逐步挣脱物形的过程。因此,结构素描所得出的线与中国画的线在空间造型上存在差异,二者无法替换。
(三)线描并不是线性素描可以解决的
线性素描是20世纪90年代唐勇力结合自己的素描教学和绘画实践提出的,其内涵就是把中国画中的线和西方素描的体面相结合,以线感性的浮雕式造型形式表现物象。但此时的线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壁画和瓶画造型中简洁的线条面貌有着极为相似的审美特质,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表现语言,中国画对线条灌注的“理”“气”相生理念被忽视[3]。中国画体会到线的极致排列,在平面空间中能排挤出某种动势;当二维平面达到极致后,因书法的启发又向四维时间流程寻求新元素的注入,使书法用笔入画成为必然。从这一层面讲,线性素描得出的线最多只是中国画的线在二维平面上的意义,不能涵盖所有。
三、线描课程前期衔接的思考
(一)教学目的的调整
显然,学生对已掌握的素描技法存在或多或少“先入为主”的惯性,在开始线描课程时不得不考虑用“不破不立”的方式来解决。学生应调整原有大纲中由技法训练入手进而掌握审美特征的顺序,因为只有在对线描的创造法则有深刻理解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技法的掌握才有意义。否则,会造成对线条的无效复制而不自知,对后续的线描写生和创作无法起到助益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衔接
平铺直叙的理论讲解很难消融学生素描能力的惯性,可运用情感与形式的“极性”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梳理,以模拟中、西绘画不同的创造法则,使学生有意或无意间体悟主观化的线描追求[4]。另外,对传统画谱“程式化”特征的历史演变关捩和形式构成特征进行有效模拟,情感的带入使学生能有主动选择和认同的权利,以扭转写实性素描的惯性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学生在进入新课程前进行有效缓冲,明白中国画“法”“理”的相融互通,建立牢固的传统根基,同时这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三)教学手段的介入
“矫枉过正”的教学手段就是二维平面的“线强化”。教师可采用生态模拟的极端平面物象的造型训练,使学生逐步清除头脑中光影的影响,从而乐于在平面的线形中进行创作。例如,从树叶叶脉的生成表现入手,使三维立体的造型在转向二维平面造型的同时,改变素描的“磨画”习惯,使主体情志在线条中灌注,从而产生申发的可能。因此,生态模拟的“线强化”练习,需保证学生下笔时要有形、有味、有个性,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和创造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线的局限性中不断探索和扩充表现力,逐渐塑造线描造型理念。
(四)其他课程的配合
由于中国画线描的审美特质并非在“二维平面”空间就能解决,它需要在“四维动态”时间流程中才能完善,“引书入画”的传统需要借助“书法”课程的配合,通过书法用笔的手追心摹,才能使学生真正体悟到中国画线条特有的形质和美感,才能达成线描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 语
综上所述,由于作为中国画专业基础的线描课不具备很强的独立性,在教学中也没有被足够的重视,学生在素描中留下的症结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续线描的教学。因此,建立系统的、有效的符合中国画自身发展特质的基础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史实和事实为依据,对几种类型的素描作为中国画专业基础课的矛盾分析,厘清只有中国画自己的语言才能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门径,意图树立文化自信、重塑中国画应有的审美追求,改变20世纪初以来形成的以西方标准衡量中国画的立场。努力调整对素描作为中国画基础课程“将错就错”的看法,从教学上及时纠错扭偏,唯有此,才能使新的线描艺术原则和创造法则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