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说中国现代史视角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018-01-25浙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8年4期
关键词:日益增长生产力矛盾

浙江

【知识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历史,结合教材知识,颇有思考。

一、唯物史观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

1.人类社会运动的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而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往往有不同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主动需求与社会满足

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的本质,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的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别于社会主义更高阶段的本质,是由该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所决定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讲的是需要方,“落后的社会生产”讲的是供给方。人民的需要状况从“需要方面”反映整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落后的社会生产从“供给方面”体现着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这种“需要和供给之间的关系状况”也反映着整个时代发展、社会发展状况。因此,必须以改革为手段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

二、世界主题背景下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表现

1.战争与革命背景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1949年10月—1952年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该时期,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中国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通过土地改革完成了新解放区的土地革命,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解放战争的军事胜利;通过“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措施没收了官僚资本以及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了国营经济,实现了外交上的独立自主;通过“一边倒”外交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巩固了国家安全;通过召开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建立了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通过合理调整工商业等使国民经济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由此可知,中国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主要矛盾逐渐得以解决。

(2)1953 —1956年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党和政府通过国家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使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政治上,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法律上确保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经济上,“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外交上,“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参加日内瓦会议以及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走向世界、日趋成熟;文艺和科技在“双百”方针、“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不断繁荣。

因此,在三大改造即将完成之际,中共八大首先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前我国社会阶级矛盾已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的矛盾。归纳起来,就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同时指出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957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明确指出了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1962 —1976年10月,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随着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左”倾错误不断泛滥,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把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确定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强调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2.和平与发展背景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政治上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决策。随后,农村开始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施“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在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实行废社建乡等试验,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被废除。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开始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共十四大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表述解读。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党人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共党人立足和平与发展。政治上,新修订的1982年宪法成为治国安邦总章程,制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以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新的政治任务;外交上,赋予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以不结盟的时代内涵,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文化艺术在“双百”方针基础上,确立了“二为”的新方针,在“科教兴国”战略指导下,科技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归纳起来说,与中共八大相比,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有两点变化:一是不再从国家发展层面讲“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二是将“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改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两处改动,既承续了中共八大表述的本质内容,也反映了国情的某些变化,使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更精炼、内容更集中。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确认了这一提法,并把它载入党章总纲,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变化的表述。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落后”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从“社会生产”转变为“发展”,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需要”。从这些关键词的转变,可以基本反映出新旧表述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也可以反映出新表述的时代特色。

(2)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变化的依据。

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新的发展问题的提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接力奋斗,我国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而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日益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②物质文化状况的改善和新的发展目标的确定。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的国家将要实现全方位的现代化,我们的人民将要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民族将要实现伟大复兴。

归纳起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

(3)社会主要矛盾出现变化的意义。

这是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矛盾运动的新变化、新特点,对于把握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明确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意义重大。

【学法指导】(1)在学习该主题时,首先要注意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程度,也制约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速度。

(2)要突出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变化特征,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的史实进行论证和探讨,形成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认识。

(3)在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变化中,同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在量变过程中。

(4)注意区分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与主要矛盾运动的区别与联系,辩证地科学认识它们对社会运动的主要作用。

(5)要注意每个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养成“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变中有变”“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思维品质,历史地、科学地认清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

(6)要始终抓住生产力发展这根主线,围绕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核心,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时俱进地形成对社会运动的整体认识。

【原创训练】1.按照1954年版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明,所谓“社会主义是以两种形式的 ——国家的(全民的)和合作社集体农庄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国民经济的发展是有计划的,其目的是用不断提高生产的办法来最充分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实现着按劳分配的原则”。这里“不断提高生产的办法”的“办法”是 ( )

A.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B.充分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

C.建立公有的生产资料形式

D.最大限度增加社会财富拥有量

2.社会主义实现经济和社会平等的最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以公有制取代或相当程度上取代私有制,以计划经济取代无限制竞争和实现按劳取酬等各项经济和社会权利的途径,来消除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弊病。这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明显体现在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D.“文革”的进行

3.杨奎松在《关于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问题》中认为:“共产党也好,社会党也好,他们至少在理论上都同意,资本主义造就了庞大的没有财产和社会权利、靠工资生活的劳动阶级,它被迫依附于少数占有和控制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使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愈加严重。”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

A.实行三大改造的历史必要性

B.推行“一边倒”外交的可行性

C.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后果

D.实施“三面红旗”的历史可能性

4.有学者认为,我们应该大致可以对以往各派社会主义的共同点做出如下归纳:第一,相信社会主义是解除资本主义弊病的唯一出路;第二,其核心目标在于实现经济和社会平等;第三,以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平等的基本要件。由此可知,社会主义在中国( )

A.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

B.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得到充分体现

C.以经济和社会平等为时代特征

D.在中共十五大历史任务中得到印证

5.有学者指出,指望通过限制分配形式,消除人与人之间贫富贵贱、高低上下的差别,事实上也只能是一厢情愿。这是因为要根本消除这种经济收入和社会身份的差别,不到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可以说明在当代中国社会 ( )

A.必须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

B.应该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贫富贵贱的差别

C.必须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D.应该可以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答案与解析】1.D 材料中“用不断提高生产的办法来最充分地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意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充分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里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结合题项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

2.C 依据题干材料信息“以公有制取代或相当程度上取代私有制”“以计划经济取代无限制竞争”“消除资本主义不平等的弊病”等可知,题干材料强调生产关系的绝对公有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3.A 题干材料意在强调结束“阶级剥削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必要性,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一边倒”外交只是加强社会主义力量;选项C突出“历史后果”,不符合题意;选项D“三面红旗”应该是“必要性”,而非“可能性”。

4.B 根据题干材料“唯一出路”“核心目标”及“基本要件”可知,人类理想的社会主义是可以真正实现社会公正与正义的一种社会形态,而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可以体现该观点,故选项B符合题意。

5.A 根据题干材料“不到生产力高度发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可知:生产力高度发达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已经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故当代中国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与不充分,故选项A符合题意。

猜你喜欢

日益增长生产力矛盾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欧盟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实现乡村善治要处理好两对矛盾
适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的优秀诗歌作品
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建国后历次转变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