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俗世奇人·泥人张》的四次教学为例
2018-01-25胡丽华
胡丽华
(乐清市盐盘第一中学,浙江乐清 325600)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磨课,就是对教学经验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磨课,教师不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及其教学价值,逐渐明确教材每篇课文的核心教学内容之所在,从而真正促进教师专业的提升。下面以《俗世奇人·泥人张》的磨课为例,谈谈我在磨课中的得失。
一、磨课过程
(一)第一次教学:裸读裸备,“奇”就是奇
2010年,在县级名师评比活动中,我被要求裸读裸备《俗世奇人·泥人张》一课。当时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抓对比,解读泥人张与海张五的“俗”和“奇”。
2.通过想象补白、合作演读,体会民间艺人的辛酸与智慧。
这堂课上下来,轻松自然,学生全情投入。课后,有评委这样评价:
胡老师的这节课,教学内容选择巧妙,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师生一起享受课堂,享受语文,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老师。
我认为,当时因为是裸读裸备,手头没有任何参考资料,贴着文本解读,贴着文本教,动用的又全是语文手段,所以会有良好的课堂反馈。那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原汁原味无雕饰。
但是,冷静下来深入思考,我发现,这种课似乎只适合于观赏,而学生的收获并不大。因为这节课所教学的内容,大部分还停留在“讲了什么故事”,如泥人张与海张五的“俗”和“奇”、民间艺人的辛酸与智慧。至于对比手法,虽然在此文中算不上是一望而知的东西,可不少学生多读几遍也就能领会。
(二)第二次教学:深入文化,“奇”不是奇
后来,为了“温州市精品百课展示”活动的备课,我“随教而读,以教促读”[1]176,重新拿起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一书,也看了不少正式发表的解读文章与教学设计,受到冯骥才“题外话”[2]中关于“传奇”说法的影响,发现作者在对泥人张的刻画上,达到了一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境界。
于是,我在设计上,通过突出在泥人张与海张五的交锋中海张五两处话的“俗”与泥人张行事的特立独行,来反衬泥人张的“奇”,并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引导学生抓主要矛盾解读小说,通过想象补白、合作演读,理解泥人张以及海张五的“俗”与“奇”。(重点)
2.通过品读,体会作者塑造奇人的奇法(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感受天津卫码头文化。(难点)
这样设计,是依据王荣生的小说教学理念,从“讲了什么故事”走向“怎么讲故事”。[1]175但通过试上课,我发现这样还只是上出了“小说”的味道,却不能上出“这篇小说”的味道,反而似乎有鲁迅小说重“疗伤”的倾向,且没有了原本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教学环节的转换变得生硬,学生变得沉闷。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一味拔高,矫枉过正,《俗世奇人·泥人张》在我的课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天然淳朴,多了几分矫揉造作。
于是,冯骥才这篇小说的味道是什么,成了继续备课内容选择的方向。
(三)第三次教学:细品津味,,“奇”俗相生
抛开纷繁复杂的众说纷纭,继续潜心研读与探讨,我发现冯骥才写《俗世奇人》有属于他自己的“津味”[3],即通过“津味”语言、“津味”手法,刻画了“津味”人物。这就是特属于这篇小说的“俗”与“奇”,也是特属于冯骥才的“俗”与“奇”。同时,温州市语文教研员阙银杏老师一句“海张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坏人,也有其可爱的一面”点醒了我,让我对“俗”与“奇”有了更辩证的认识。起初,我倾向于突出泥人张是俗世中的奇人,而海张五则是奇世中的俗人;现在,我意识到俗中有奇,奇中有俗,奇俗相生,矛盾统一。于是,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引导学生抓主要矛盾解读小说,通过想象补白、合作演读,理解泥人张以及海张五的“俗”与“奇”相生统一。(重点)
2.品读“津味”十足的文字,体会作者的“俗”文“奇”写,感受天津卫码头文化。(难点)
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及部分实录:
【环节一】猜猜“俗”与“奇”
【环节二】品品“俗”与“奇”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哪些超出想象的地方?
教师引导:对手可以毁掉一个人也可以成就一个人,用“海张五,你太____了”这一句式评价海张五。(以俗衬奇)
教师指导学生演读海张五的两处话,要求读出海张五的性格。插入海张五的背景介绍。“细嗓门”的话换成普通话和方言比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讲一方话)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碰到海张五这样不断“找乐子”的人,一般老百姓或手艺人可能作何反应?
师生演读第8小节,想想泥人张咋想的。比较两处心理补白以及没有心理补白的妙处。(见招拆招,无招胜有招;无形无声,任人想象评说)
教师提问:哪些词语读起来就像泥人张的手艺一样绝?(如:抠、找、戳等。还俗以雅)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泥人张头也不回,撑开伞走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泥人张撑着伞离去的背影,是“一个_____的背影”。
师生小结:“不强活不成,一强就强出空前绝后的人物来。冯骥才不写则已,一写就写出这样的俗文奇文。”
【环节三】探究“俗”文“奇”写
教师引导:俗与奇看似矛盾,如小说题目“俗世奇人”,又如故事开头用笔非常反常。
教师用PPT展示故事开头: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教师提问:反常在哪里?(夸张不厌其烦。后文冯骥才对泥人张的刻画大多是侧面烘托,正面寥寥几笔,无形无声,截然不同于众人的喧哗与海张五的飞扬跋扈淋漓尽致的俗)
教师用PPT展示如下三种不同的写法,让学生比较分析:从这夺人眼球的一笔,你看出了什么?(天津卫人的豪爽利落,对靠手艺吃饭的人的崇拜;作者以“俗”写“奇”的笔法;“俗”与“奇”的统一;等等)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
·手艺道上捏泥人的“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莫能望其项背。
教师提问:故事中反常矛盾的地方还体现在哪里?(如海张五前后的表现)引导学生得出:矛盾无处不在,抓矛盾,可以让你的阅读更接近核心。
教师提问:在故事的结尾,你最喜欢哪个词?(如“被贱卖”。辩证认识海张五形象)
教师提问:为什么敢贱卖?泥人张的自尊与敢斗争的底气,来自哪里?(高超的手艺与旧天津卫独特的码头文化)
教师用PPT显示: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捏泥人是手上的艺术,写小说是笔下的艺术,阅读是思维的艺术,而我们的生活更是一门综合艺术,祝愿大家在这俗世中,捏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当教学内容确定后,我才明白第二次备课对文中词语的品析,只是优美生动的公式化品味,还未真正品出语言的筋骨。在第三次备课中,我则更侧重于冯骥才特有的句式(如开头与全文刻画泥人张手法的矛盾)与用词。这样的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并有新的收获。
想象、补白、比较演读(如方言的介入),是此次“津味”小说教学在手段上较成功的尝试,尤其是天津方言的介入,既符合文本特质,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的最后落脚于旧时天津卫的码头文化,应该是对的。
有听课教师这样评价这节课:
1.环环相扣,环节过渡自然,巧妙推进,语言精妙到位。
2.收放自如,不急不慢,静静地看、听、引、导。和小说本身后面的静斗味道很相符。人在课中。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为课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四)第四次教学:注重方法,出“奇”制胜
2017年开春,在杭州再上这一课,我参考新教材,将这一课定为自读课。以下是特级教师张英飞导师听课后的点评与指导:
1.自读课定位,头开得精彩,小组分点讨论、记录、汇报交流,运用较好。
2.解读方法:抓关键词。课堂环节简洁。小说落脚点准确:(1)人物形象(俗,奇);(2)手法(俗,奇)。
3.给学生什么?上课过程就是论证的过程,不要拘泥于自读与精读,小说不要拘泥于某一句的语言,而要注意整篇的语言。
4.海张五形象可能是学生解读的难点,可再侧重分析,第二环节的任务要更明确些,不要再停留在“俗”与“奇”上。
5.建议增设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这个故事的结尾还可以是怎样的?写一写。
于是,我对《俗世奇人·泥人张》的教学又有了新的想法,新的教学目标为:
1.引导学生抓文题关键词解读小说,通过小组讨论,多角度理解泥人张以及海张五的“俗”与“奇”。(重点)
2.在改写、比较、品读故事结尾中体会作者的“俗”文“奇”写,感受天津卫码头文化。(难点)
这样的设计,除了体现文本特质,也更多地关注了学情,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空间,还体现了我对阅读课的教学追求:侧重体验,关注思维,以写促读;基于文本,基于学生,自然生成。
二、磨课体会
《俗世奇人·泥人张》的四次教学,就是一个扎扎实实地磨课的过程。它促进了我对文本及其教学价值的理解,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对我来说,磨课,磨的不只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磨的还是心,是对语文教学高效的追求。
(一)追求教出“这一篇”文本的特质
语文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组织者与引领者,自身对文本的解读,决定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如关于语言品味,我前两次的教学是对文本优美生动的语言的公式化品味,而第三次教学则侧重于对冯骥才特有的句式(如开头与全文刻画泥人张手法的矛盾)与用词的品味,这样才算是真正品出了文本语言的筋骨,才算是引导学生理解感受到“这一篇”中与独特思想情感融合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思想情感融合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1]139-143
(二)追求教学生学
都说当今的语文教学,应该从“把我对教材的理解教给学生”转移到“把我理解教材的方式教给学生”。我的第四次教学,正是努力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磨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深入解读文本,学习课程标准,学习教学理论,思考学生的需求,汲取专家与同行的营养,然后反思调整自己的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认识到海张五形象的“俗”与“奇”可能是学生解读的难点,于是将其设计为第二环节去突破。就像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而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在文本的教学与具体学情之间来回斟酌的结果”[1]。
(三)追求不断突破自我
磨课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判断与取舍、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按照王荣生教授的观点,课文有三种使用形态:处理成引出话题的“用件”,处理成写作知识的“例文”,处理成深入学习的“定篇”。[4]如此,根据文本特质与教学目的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我的这几次教学,基于教材课后的要求,将文本侧重于处置成深入学习的“定篇”,如再处理成“用件”或“例文”,那又会有几种不同的设计,而这将是对自己的又一番挑战与突破。
《诗经》有曰:“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磨刀不误砍柴工,当一节课在教师的手里一磨再磨,就会磨出水平,磨出高度。□◢
[1]王荣生,宋冬生.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冯骥才.俗世奇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138.
[3]孟玉红.论冯骥才津味小说的方言特色[J].近现当代文学研究,2011(05):228.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