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效率视角下山西省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2018-01-25魏云
魏 云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近年来贫困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山西作为中国中部内陆欠发达和贫困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是全国重点扶贫地区之一。
一、山西省贫困人口现状
(一)山西省贫困人口状况
山西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2个,贫困地区多数分布在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恶劣。全省有5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大多生活在偏远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非常差,有些是再度返贫,有些是贫中之贫。
(二)山西省贫困表现
1.农村贫困人口占多数
山西地处黄河以东,太行山之西,基本地形是中间为盆地,东西两侧为山,其间沟壑纵横,梁峁起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受恶劣自然环境的限制,农民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农业难以发展。
2.贫困家庭劳动力短缺导致经济收入过低
有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因长期患病等原因,劳动力(部分)丧失;有的4口之家,由于孩子较小,妻子无暇农务劳作,仅靠丈夫1人劳动;有的家庭因老两口年龄偏大,劳动力下降等原因,致使劳动力短缺。
二、山西省贫困人口成因分析
(一)自然因素
山西的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境内具有山地、丘陵、残垣、盆地台地等各种地貌类型彼此间交错分布。我省贫困地区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水电等基础条件落后,致使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极为不便;另外,由于许多贫困乡村的耕地主要为坡地,单个地块相对较小,十年九旱,致使农业产业效益低下,群众收入普遍不高而导致贫困。
(二)收入差距因素
较大的收入差距是导致我省贫困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山西统计年鉴》中,1978年至2015年山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发现农村居民绝对收入远远落后于城镇,而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绝对差距由1978年的199.79元扩大到2015年的16374元。
(三)教育因素
教育是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社会发展,山西农村学校不断萎缩,一些农村学校教师多于学生,一些学校和教学点有教师但没有学生,形成“空壳”学校,导致办学资源浪费。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上也存在许多矛盾和不足。贫困子女教育普遍存在两种情况,“因学致贫”和“因贫辍学”,教育与贫困相互作用,越穷越忽视教育,受教育程度越低越容易导致贫困,因此,贫困地区深陷贫困。
(四)历史因素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抗日根据地,历史悠久,曾经经济发达的山西在近代战火纷飞与自然灾害中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创伤。建国以来,山西作为国家的能源大省,经济却无法快速发展,贫困人口不断增多,最后导致贫困成片。历史贫困与现行贫困的叠加,致使山西贫困问题严重。
三、山西反贫困对策建议
(一)坚持精准扶贫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贫困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准扶贫是传统扶贫的“升级版”,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和前提,是为了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二)提高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
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多数调查显示,无论城镇还是农村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提高他们受教育程度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中之重。此外,还应当对农村及城镇贫困人口进行再教育培训。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促进我省就业增长是解决城镇贫困的重要手段,政府要加强贫困人口的技能培训,为实现其失业再就业提供保障。
(三)健全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三大体系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社会救助制度是制度化程度最高、实施范围最广的反贫困政策———社会救助政策,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实物救助,必须保证我省在扶贫工作中要按制度办事,恪守原则,把每一分救济金发给真正需要的人。
此外,贫困人口总是伴随着健康问题,为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对贫困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等更有可能陷入贫困境地的低能力民众要制定相应的福利待遇,防止他们因经济因素导致贫困。同时政府应该提倡社会组织与企业举办慈善事业为已经陷入贫困境地的老弱病残的贫困人口实行救助。
在反贫困的路上要做好社保兜底,保障贫困人员的基本生活。
[1]冯瑛.贫困定义的演化及对中国贫困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18):4-8.
[2]柯元,杨和明.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战略评析与展望[J].求实,2012(10):85-87.
[3]刘军林.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分析——基于公共与效率角度[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63-165.
[4]杨宜勇,吴香雪.中国扶贫问题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中国人口科学,2016(5):2-12.
[5]李泉然.精准扶贫视阈下社会救助政策的发展[J].中州学刊,2017(1):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