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理论”的校友工作策略研究
2018-01-25蒋晓涵
蒋晓涵
(云南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公室,云南 昆明 650500)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都与校友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校友资源开发是提高高校社会影响、多渠道助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这一资源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ERG需要理论简述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ERG理论,该理论将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分为生存(Existence)的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简称ERG需要理论。生存需要是指生存的需要与人们基本的物质生存需要有关,即生理和安全需求(如衣、食、行等),关系到人的存在或生存。相互关系的需要,即指人们对于保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要求。成长发展需要即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这种需求通过创造性地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完成挑战性的工作得到满足,通过对校友进行ERG需求分析,将有利于校友工作的高效务实开展。
二、校友对校友会需求的ERG理论分析
目前对校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认为高校校友的定义是指在该校任何历史时期工作过的教职工及具有该校学历(含本科、专科、研究生、进修生、函授、夜大学生、短训班、学习班等种类))的毕业生或肄业生以及学校聘请的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及其他兼职人员。定义校友范畴并联络服务校友是展开校友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其次是要不断思考探索,通过校友会,母校能为校友做什么。笔者根据实际调研将校友对校友会的需求进行ERG分类,校友对校友会的需求内容丰富。物质需求较少,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
但校友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待校友提出的需求,并非照单全收,而是逐步推进。同时不要忽略在校校友这一群体的感受,注意培养在校学生的校友意识,保障在校校友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校友需求表铭记于心,在可行的情况下,回应校友需求,为校友谋发展、谋福利。
三、高校对校友会需求的ERG理论分析
高校对校友会的需求直接决定了校友会的工作职能,在职能之下,校友会能为母校做什么?笔者根据ERG需要理论进行分析,校友会主要面向的是校友群体,具有其他职能部门不具备的情感优势,在推动高校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高校唯一可以自寻发展机会的通道,高校对校友会的需求可以概况为四个方面,即经费支持、合作渠道、人力资源(包括生源和教职工)、社会影响力,总结为校友工作的关键所在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校友资源的开发。
四、对高校校友会工作策略的思考
时代在发展,高校的职能也在不断丰富。校友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ERG理论有一种思想叫做“受挫——回归”,就是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那么作为替代,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因此校友工作对校友需求和母校需要要稳步推进、逐级回应。基于ERG需要理论分析校友工作需求后,笔者认为校友工作要从以下四部分着手推进。
(一)完善校友基础数据库
校友基础数据库是校友工作的基石和财富,梳理高校建校以来所有的校友名录是历史性的工作,可以从学院、地方校友会、自媒体平台等多渠道整合、收集、完善校友基础数据库,力争做到不忘却和遗漏任何一位校友。基础数据库主要包括姓名、性别、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四个方面,学院可从学生名录及毕业登记等查询校友信息,地方校友会通过聚会活动、交际圈收集校友信息,自媒体平台通过发布线上活动、校友会联系方式等收集信息。
(二)建立二级校友分会
归属感是情感管理中最具凝聚力的情感,建立海外、省、市地方二级校友会有利于校友找到抱团的感受,也有利于校友事业的人际交往扩展。地方校友会的建设为广大校友充分利用母校资源,加强沟通交流,创业创新创优,服务地方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三)开放学校资源助力校友发展
在开发校友资源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母校和校友会能为校友做什么,基于调研笔者得出校友需求,学校应该为校友开发学校资源通道,校友发展直接代表着学校的育人效果。校友杰出的社会表现可以极大地提高高校的美誉度,校友们通过捐资助学,在助力学校改善办学环境、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奖优助学、帮贫扶困,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学生创业、就业实习等方面可以做出大量贡献。
(四)谋划丰富校友活动
凝聚人心、加强沟通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开展活动。如浙江大学的百人婚礼已成为校友活动的优秀典范,近年来通过自媒体展开的校友点亮世界地图也成为校友活动的新亮点。各类校友活动可以吸引校友参与,同时也可以了解校友需求。
[1]汪罗.阿尔德佛:ERG需要理论的创始人[J].当代电力文化,2015(12):86-87.
[2]周惠文.新形势下高校校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48):237-238.
[3]陈百卉,郑剑锋.ERG理论与需要层次理论的比较及具体现象分析[J].科技信息,2014(12):25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