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儿童社会故事偏好的研究
2018-01-25田欣卉
田欣卉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引言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人阅读小说、观看电视剧电影等虚拟的故事情境。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都是一种现实社会的模拟,比如学习理解他人的情绪、经验和心理状态等。但是这个说法并不能解释所有人的行为:比如婴儿在见到陌生人时已经能回应以社会性微笑,但它并没有获得成人的心理理论。因此,儿童在故事中表现出对社会和心理状态的偏好可能只会说明一种社会化倾向,即使反应与成人相似,也不能证明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达到成人的水平。因此,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是故事中的社会性和心理性成分是否是吸引儿童阅读的原因。研究假设为:年龄低的儿童的阅读偏好与年龄高的阅读偏好差异显著,年龄高的儿童偏好社会性内容的故事。
本研究通过对4-6岁儿童进行实验,系统地分析儿童主观偏好及吸引儿童阅读的主要因素,从而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方向性地培养儿童阅读习惯,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等,为家长和教育者在幼儿期的教育培养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一:4-6岁儿童对人物故事和客观事物的偏好
1.被试
随机选取辽阳市某公立幼儿园4-6岁的儿童94名(M=5.2岁,SD=1.1岁),其中有效被试90人,男生45人,女生45人,三个年龄段各为30人,各年龄段男女人数比例为1:1。
2.研究工具
绘制20张彩色故事图片,男女各10张,且男女使用的图片故事之间是平行的。根据被试的结果,选择人物故事计1分,选择客观事物故事,计2分。
3.实验设计
采用多因素实验设计。其中年龄为自变量,有4、5、6三个水平。因变量为故事类型。过程为:主试对被试进行一对一测试,被试在参加实验前均需得到家长的同意,在实验中主试要求被试进行语言和图片的正确匹配,保证被试认知水平不影响实验结果。
4.研究程序
首先,实验开始前主试会询问被试“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被试说出名字后,主试进行指导语的说明:“老师每次会给你两个小故事,你需要在给你的两个故事中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自己想选哪个就选哪个,好吗?”被试同意开始实验。主试呈现第一组图片给被试,并问:“下面这两张图片哪个讲的是公园里的男孩?”被试在两张图片之间用手指指出。主试:“哪个讲的是操场上一个球的故事?”被试再次指出。主试问:“哪个故事你觉得最有意思呢”。被试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被试作出决策后,主试记录。随后进行下一组。上述过程重复四次。被试完成实验后,会得到一个笑脸贴纸的奖励。每位被试在无干扰,自然状态下独立完成实验。
5.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方差分析、t检验。
6.结果
4-6岁儿童对人物故事和客观事物故事的描述统计数据(见表1)。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对人物故事和客观事物上的选择差异均不显著(F=0.104,p>0.05)。
注:*p<0.05。
t检验结果显示人物故事与客观故事之间的差异显著(t=-2.657,p<0.05)。
(二)研究二:儿童对目标故事和行为故事的偏好
1.被试
选取4-5岁儿童69人,其中有效被试59人,男生32人,女生27人,男女比例约为1:1.。
2.研究工具
同研究一。
3.实验设计
多因素实验设计。
4.研究程序
同研究一。其中被试决策前的语言描述改为一个描述带有目标性的故事,另一个仅描述行为故事。
5.数据管理与分析
采用SPSS20.0为统计工具。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
6.结果
t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对目标故事的偏好显著大于行为故事的偏好(t=-2.338,p<0.05)。
三、讨论及建议
两个实验结果符合小说的阅读规律。首先,我们往往愿意读那些拟人化的主人公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和其他人类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大多数包含社会内容的故事都以人物为核心,并赋予精神状态,如思维、信念、目的,情感、需要。对于这些理论者,小说具有吸引力只因为内容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了解他人(Mar&Oatley,2008;Zunshine,2006)。然而这并不能区分这两个问题:我们喜欢故事中的社会内容是因为他是真实世界的缩影以便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Bloom,2010),还是故事本身就是一个“模拟训练场”,我们在故事中和在真实世界一样,可以直接作出在社会中的决策并进行心理活动(Mar&Oatley,2008)。从这点来说,故事设置一些挑战来磨练我们的意志,希望儿童能够适应和学习社会中的交往技巧。
再者,在所有的实验中,儿童在听完一句简短的故事描述后作出决策,而不是根据故事的实际内容。像成人买书时会依据宣传的内容判断书里的内容;或者在众多影片中,根据影片简短的名字判断影片的内容从而作出决策。所以,选择的结果仅仅是一种选择而不是偏好。
最后,本研究中以年龄粗略地等同于心理理论能力。然而,事实上Wellman和Liu(2004)已经有研究证明心理理论能力和故事偏好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虽然本研究中的最小被试为四岁,但是已有研究表明3-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重要时期(杨伶,兰继军,2011),以更小一些的被试作为研究对象得出的结果会显示出故事偏好和心理理论间更详尽的关系。
本研究得出的结果和正常成人偏好相似,与王永固等(2015)对自闭症患者研究结果相反。这些结果来自于不同年龄的被试,至少证实了故事的部分吸引力在于它包含的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内容。这一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
[1]王永固,张庆,黄智慧,许丹.社会故事法在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干预中的应用.中国特殊教育,2015,8(4).
[2]杨伶,兰继军.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干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8):44-48.
[3]Bloom,P.How pleasure works.New York,NY:Norton,2010.
[4]Mar,R.,& Oatley,K.The function of fiction is the abstraction and simulation of social experience.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8,3:173-192.
[5]Wellman,H.,& Liu,D.Scaling of theory of mind tasks.Child Development,,2004,75:523-541.
[6]Zunshine,L.Why we read:Theory of mind and the novel.Columbus,OH: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