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2018-01-25陶金沙
陶金沙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
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那些突然发生、较难应对,且存在迅速演变或激化成较大规模和影响的可能性的,并将危及社会安定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是指发生在高校内的,往往是由突发性因素引起,并对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秩序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巨大损害,甚至会危及到社会稳定的突发紧急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较大危害性、社会敏感性、诱因多样性、处理复杂性等特点。根据以往案例事件统计,问题突出、影响较大且发生频率较高的高校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招生就业、校园安全事故、心理疾病、群体行动等方面,该类事件的发生往往要求学校和政府采取非常规的方法或特殊的措施加以应对。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突发事件已逐渐从往常的校园偷盗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校园斗殴事件、沉迷网络事件、恋爱事件转变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突发事件,例如大学生网恋问题、心理问题、校园贷现场等,这些问题和现象近年来在高校突发事件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处理方式和应对策略相对也不一样,这就要求高校及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突发事件。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突然性
高校突发事件的突然性,是发生突然,难以预料。突发事件,是事物的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瞬间,它也是通过一定的契机引起的,这个契机是偶然的、随机的,所以,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规模、态势以及影响度都是很难完全精确预测的,具有很大的突然性。
(二)破坏性
突发事件会由于其不同的性质和规模等,对学校财产、声誉、甚至政治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其破坏性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甚至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人心混乱和恐慌,破坏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对学校的稳定和谐造成威胁。
(三)扩散性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普及,高校逐渐由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受到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高校突发事件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发展,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地域局限性越来越小,高校的突发事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四)潜在性
高校人员密集,开放程度大,同时大学生缺乏相对的自我保护意识,高校预防、处理突发事件的人、财、力等资源有限,这些都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尽管高校具有相对完善、严格的规章和制度,但只要在管理上稍微疏忽,突发事件的发生几率就大大提高。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高校一直被视为重点关注的部门,由于高校人员较集中、管理比较复杂,具有引发食品危害潜在性。
(五)紧迫性
高校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由于其影响大、破坏性大、扩散性强,因此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及时控制住局面从而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以及不好的影响,因此在控制上具有紧迫性。
三、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内因
1.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
当今高校的大学生均是90后,这一代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从小集家人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娇生惯养,而且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均是在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所以这帮群体个性鲜明、思想活跃,自我为中心意识强烈,自我约束能力偏弱。在进入到大学这个管理相对自由的环境里,难免有些人会抵制不了诱惑,迷失自我。
(二)外因
1.外界的诱惑
90后群体是在电视、电脑、媒体、网络的伴随下成长起来的,深受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影响,这些新生代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自制能力较差,会被网络深深地吸引,甚至会过分地依赖网络,从而导致新生代在面对新鲜事物时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加之目前我国在网络媒体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体制还待完善,这就更容易导致这些“新人类”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上受到当今崇尚金钱、爱慕虚荣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攀比成风、开销巨大,很多校园贷正是看中了这部分市场需求才迅速兴起的。
2.高校相对松弛的管理制度
大学提倡的是一种自由、自主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管理上相对自由和人性化,很多高校没有设置早自习,每周平均下来往往至少有1/3的时间是没有教学课程安排的。对于那些自我要求不高的学生来说,平时逃课、缺课、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久而久之便成为一种习惯,从而为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同时,一些高校由于管理不善,设施设备未及时更新,相关管理人员的失职等原因,导致高校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当前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思想观念僵化、危机意识淡薄,缺乏预警机制和应对机构,处理手段单一、无经验借鉴等。高校突发事件处理难度不仅大,而且会遇到很多未遇到过的问题,因此,在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心态,更要时刻关注社会各界群体的反应,做到避免校园问题社会化、个体问题群体化、治安问题政治化,一切应当从大局出发,妥善处理。为有效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突发事件,建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思想宣传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校党委、团委应该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相关思想宣传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公益讲座、成立心理咨询辅导等途径,给大学生群体宣传正能量,弘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良好的和谐校园氛围,营造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同时,给高校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引入先进有效的管理理念,谨防因管理人员思想观念僵化、危机意识淡薄而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预警机制和应对机构
高校内部应积极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建立一支专业的、立体的预防机构,大致由学校领导、团委、党委、心理咨询师、医务室、安保部门、宣传部门、检查部门、评估小组组成。机构间既要做到各司其职,也要相互帮助。例如高校配备巡逻车,成立24小时警务室,对于未发生的问题要防患于未然,对于有发展态势的问题要防微杜渐,发现问题立即上报相关负责部门和人员。同时要求相关高校管理人员熟知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事态恶化前采取措施予以避免。总之,要充分利用好能利用的一切资源,例如班干部、学生会干部、学生家长等群体,鼓励同学、家长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反映,向学校反映。
(三)建立应对预案
各高校应当针对自身的特殊情况,建立一套适用于自己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学校内部可编制一套成文的高校突发事件处理手册,详细列明常规的处理流程和方法,那么在实际遇到突发事件时就可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一时间参照突发事件处理手册进行妥善处理,防止慌乱无章、浪费时间造成事态的严峻化。
(四)成立高校联盟社团
成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联盟社团,收集整理各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案例及应对措施,同时定期开展相关管理人员交流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互动与分享机制,将一些重点案例进行讨论,相互分享各高校间彼此的处理方法和经验,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整理成档案库,供各联盟高校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五)关注舆论导向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高校应当时刻关注社会各界群体的反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高校宣传思想部门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和老师们的思想动向以及利益诉求,在各种观点碰撞时争取求得大家思想认知的“最大公约数”,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发声、敢于亮剑,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五、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构成越来越复杂化,突发事件也朝着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不断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下,一些高校突发事件更容易成为舆论热点。突发事件的应对重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需要我们注重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和以积极的态度实施全程管理。同时,我们还应当在管理方式上大胆地改革创新,善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从制度、设备、技术、机构、方法等各个方面去努力,并鼓励学生和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切实做到保证师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校园的正常秩序。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保证校园秩序的稳定、维持校园氛围的和谐,国家各级部门、社会公众、高校管理者、学生及家长们需要相互配合。相信在我们共同的不懈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必定能够建立起一套从“制度—设施—管理”的先进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将校园的和谐与稳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伍朝华,王志明,邹锐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2):25-27.
[2]寇玉生,惠国辉,薛永存.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机制[J].科技视界,2014(15):147-148.
[3]孙琳.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管理框架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2-4.
[4]修新田.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对[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2):48-50.
[5]眭源.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4):267-268.
[6]贾国斌.关于依法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思考[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4):30-35.
[7]孙昱.高职院校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与防范——以常州大学城高职院校为例[D].苏州大学,2012.
[8]徐虹.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应对措施[J].出国与就业,2011(19):128-128.
[9]王宏.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构建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4(9):62-64.
[10]廖颖.新媒介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7-8.
[11]孟国忠.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事件能力的构成与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78-79.
[12]刘辉.高校突发事件研究综述(1979-2012)[J].高教探索,2013(4):36-39.
[13]何志高.高校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体系完善[J].管理观察,2014(11):76-77.
[14]吴宏伟.浅析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原则[J].学理论,2011(32):213-214.
[15]辛健.浅谈高校警务室与保卫工作机制的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3(2):247-247.
[16]窦传海.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研究[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2):57-58.
[17]臧东娥,王东.高校突发事件的新闻公关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4):62-64.
[18]许明强.高校后勤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