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嘎尔尼使华看清中叶的对外态势
——浅谈《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

2018-01-25汪子涵

山西青年 2018年5期
关键词:满清朝贡使团

汪子涵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一、绪论:中国传统外交体制在清中叶的发展和变化

谈及中国朝贡体制模式,首先无法绕过的就是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对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及相应观点,这是其对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研究的重点与核心。费正清对中国传统外交体制的研究最早在1941年的《论清代的朝贡体制》一文,文章第一次对清代朝贡外交体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并指出朝贡体制不仅是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基础,还是近代中国和西方国家来往的依据。后来其博士论文《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对这一体制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剖析与定义,费氏将中国朝贡体制模式定义为一种与“条约体系”相对应存在的“国际体系”。众所周知在所谓“朝贡外交”中外来贡品对中国王朝财政向来没有什么贡献,而中国朝廷给出的赏赐往往更多,因此在这一套出入上完全无法得到优势的体系下,中国统治者所追求的主要是自己统治权威的体现以及外域统治者对自身正统权威的认同与臣服。双方各取所需,中国统治者要求自身权威的体现与强化,外域统治者期待来自中国的巨大赏赐以及可能的贸易机会,正如费正清所阐释,朝贡体系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是一种巧妙至极的贸易工具。

这种保持着微妙互动的外交或贸易关系到明清时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局面,一方面由于西方世界航海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人们前往富饶的东方寻求机遇和财富,西方主动出击接触东方的尝试增多;另一方面中国内部封建王朝的统治日趋僵化,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和愈发频繁的外来接触,中国统治者出于维护统治秩序和格局稳定考虑,选择了消极的回避姿态,而原有的朝贡外交体系依旧存在,由此便出现了中国在18世纪及此前两个世纪与西方国家的种种接触来往与朝贡外交模式并不相符的情况。约翰·威尔斯根据这一情况提出了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在清代,朝贡体系模式主要用于处理和朝鲜、越南和琉球的关系,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尤其是18世纪的公行贸易制度以及此前两个世纪的访华少数使团并不能用这一模式进行解释;二是明清两代的亚洲腹地和海疆政策有很多差异。作者指出,在很多方面,威尔斯的观点都是书中研究的起点,因此在全方位讨论清代对内及对外政策以及马嘎尔尼访华对清中叶中国传统外交模式的触动之前,对相应观点的了解尤为必要。

二、“差序包容”——清廷统治下中国的内部关系和对外姿态

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最后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对其进行分析时不得不考虑其面貌性质自有的特殊属性。清军入关后满族统治者与广大的汉文化地区曾一度产生激烈尖锐的冲突,汉族民众的反抗虽在表面上被大力平息下去,但不满和异动的情绪仍然存在,并作为这一冲突的余波在满清此后的统治中时不时地出来扰动,成为汉民族情绪断断续续的一条线索,直到在近代因救亡图存运动的发展爆发出来后大局的日益严峻而慢慢消解。长期以来,主流观点认为满清统治者在入关后对自身统治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汉化,且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存在的封建王朝,在清代封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度达到顶峰。对此,作者提出了质疑,即在大部分中西学者习惯把清帝国视为中国历史的最后一段,以中国中心主义的视角来审视满清统治的情况下,清与早期东亚若干帝国构建之间的差异已然被模糊。满清皇帝不应该是仅仅中国政治和文化制度的被动接受者,其在采用明代遗留制度的同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了相当重要且不可忽视的革新与改进,由此使得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清帝国“在许多重要方面均背离了此前的历代帝国”。其中最大的特点即为满清相比绝大多数传统中原王朝在统治结构上的新异,体现在统治观上是“差序包容”,而在具体表现上,作者把这一形态称为“多主制”。

单从直观意义上解读,“多主制”这一定性显然与主流认识下的清王朝统治形态相悖,但从书中论述可见,作者所定义多主制是在清帝国多元化的前提下提出的,而与“多主”相对应的“差序包容”也存在很大的构想成分,统治者对清的实际统治疆域、统治情况以及存在在领土内部外部的政治力量有着较为清醒的认识。满清统治者对自身的认识定位并不仅限于中国之主,他所怀抱的野心是成为力所能及之处所有政治文化体系的掌控者。在这种观念下,满清承认自己统治领域内其他政治文化力量的相对独立存在,但这种存在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得到清廷的认可并且接收来自清的“规习教化”。这是满清统治者的构想,而这一构想无疑是虚实相交的,因此虽然在面对来贸易者时清廷会把他们划归为来“朝贡”的“属臣”,事实上却十分明白何处是自己有实际控制力量的区域而何处不是。但即便如此,清统治者依然固执地需求着这些名义上的统属关系,哪怕并没有实际上的治理,也无法为帝国经济带来太多裨益。

如作者所言,到马嘎尔尼勋爵携乔治三世的信函到达清廷时,清帝国其实是世界上最广阔,最富有,人口最多,连成一片的政治实体。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从大局上来看,尽管满清疏于对海疆的开发,但从蒙古到西藏这一广泛地区,全部成为了清的教化区域,中央真正从政治文化上进行了渗透和管理,虽然这一过程包括了对原有宗教文化的一定认同,但这一认同显然是边界模糊的,清廷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话语权,在乾隆朝修典各方的共识里,蒙藏地区已经不再属需要设置于“宾礼”的范围,这可以说是此前朝代所未有过的新局面。满族在入主中原之前作为征服者必然需要联合一部分非华夏的族类来增强自身实际或象征的地位,但随着其取得统治地位,满汉之别逐渐淡化,清初享有特权的少数民族如蒙古,其特殊地位也在逐渐弱化,可见从“征服者”到“统治者”,满清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完成的不仅是自身身份地位的转变及与汉民族关系的转变,其中也包含了与其他少数民族势力关系的转化,为其后来平衡民族关系,打出“满汉一家”口号,进一步稳固政权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综上不难看出,清朝统治者对内对外所追求的都是“最高君主”的存在,这一统治理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清廷对内对外关系的处理之中。在对朝贡外交模式所阐释的外交关系这一方面,约瑟夫·弗莱彻曾发现,在欧洲人来华日益频繁的同时,清廷对亚洲腹地的政策呈现出高度的灵活,这就意味着清王朝的对外重点相比于海洋更倾向亚洲腹地,而事实证明明清两代在对待内陆和海疆的态度上确实有着十分鲜明的差异,单凭这一点无法臧否两朝在对外政策上的优劣,但却能看出清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区域”有着十分明晰的主次认识。满清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其独特的民族身份和独有的国家构建理念决定了它在巩固维持统治的过程中不可能放弃对内陆各部族的压制和拉拢这一手段,因此在清王朝的地缘政治外交中,内陆部分强大少数民族势力集团是清结盟拉拢的对象;而对中国范围内各民族,清朝统治者则偏重于安抚稳定共同发展,在政治文化系统上相互融合渗透,以达成一定的平衡与默契;至于沿海地区,帝国选择了较为消极保守的防御措施,逐步关闭对外交流的关卡,由此形成了此后“闭关锁国”的局面,而这一局面由于阻碍了中外交流,使得中国流失了大量接触世界发展自身的机会而常为人所诟病。

综合上文不难看到,作者认为清王朝是一个多元中心多元权力的政治体,个人倾向于把这里的“中心”和“权力”理解为政治文化形态层面上的概念,而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涉及到政治权力上的划分也仅仅是相对的。清朝统治者在处理清廷统治或意愿上统治的区域时有所侧重,在对外防守和扩张上,清帝国大致形成了扩腹地守海疆的对外战略格局,一方面通过联姻或支持宗教势力稳固在蒙藏地区的统治,同时对产生威胁的内陆敌对势力进行镇压;另一方面在东部沿海地区努力让朝鲜、琉球等小国成为自己的藩属国,以此为依凭抗击海上反清势力和海盗。除了这两方面以外,清王朝在18世纪中叶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唯一在《大清通礼》中被提到的国家是荷兰,其余各国或有记载,但大都存在谬误。在这种大环境下,清王朝的对外交往似乎就呈现出了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但这种状态的本质依赖于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而非作者所提到的“多元”政治框架,在传统观念和朝贡外交模式的浸染和自身统治模式统治理念的界定下,清朝统治者在面对外来使节时往往会有自己的预判,即判定清的宗主地位和来访者的藩属地位,而相应的威严和地位,则由交涉时的礼节来搭建,即所谓“怀柔远人”。

三、宾礼与外交——马嘎尔尼使华的困境

上文所作出的大量阐述旨在进一步解析作者对满清王朝的宏观建构,作者将18世纪的清还原为一个文化、政治、种族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的一个宏伟帝国,并根据这一特点探讨了清廷对国内不同族群以及对周边国家部族、外来国家的政策。而回到马嘎尔尼使华这一具体历史事件,这些背景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在此处作者又抛出了一个对全书而言极为重要的观点,即上述政策的基础都基于清代的“宾礼”,“宾礼”从宏观而言是一种对外表现,而从微观来看它依旧是一种对外手段和策略。皇帝通过这种礼仪在对话中构建自己的话语权威和国家地位,可见“宾礼”是一种含蓄但全面展露政治诉求的对话模式。1792年9月,英国政府任命马嘎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为乾隆帝贺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各国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因此使得这次中英礼仪交锋格外意义非凡。马嘎尔尼使华的相关史实细节在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确定的是马嘎尔尼的来访确实对乾隆朝带来了巨大的礼仪危机。英国人抗拒依照中国的“三跪九叩”向满清统治者施英国使节,负责引导英国使节的中国官僚束手无策下向清廷谎报英国人对中国礼节的学习情况,官僚和英国使节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偏离符合清廷要求的轨迹,在礼遇有加的前提下无法收到相应的回应,反而暴露出官僚的无能和外来使团的傲慢,这一方面反映了中英文化礼仪在客观上的差异和冲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参与这场礼仪之争的中英双方在利益目的上存在的巨大龃龉。英国使团来清最大的目的是“商务”,而乾隆所把持的清廷在正式朝觐中依旧按照《大清通礼》而做,宣扬国威予以赠礼。这一觐见活动在前有着大量的准备,准备中不乏双方的矛盾与冲突,而之后马嘎尔尼一方提出准备已久的贸易要求,则再一次引发了中英在礼仪和利益上的摩擦。在觐见过程中,马嘎尔尼等人的举动虽然被认为粗鲁无礼,但也并没有引发乾隆的极度不满,他认为在其中可以看到英国使团一行人的诚意;但到了马嘎尔尼提出商贸要求,乾隆和近臣们又开始突然醒悟般地对马嘎尔尼等人进行重新评价,开始意识到英使团虽然口上谢恩,但实际并没有真正臣服,相反还别有意图,这就使得中国君臣无比不快,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最终向着一个低迷的结果滑落。

然而纵观事件始末,不难看出马嘎尔尼访华其实面临着双重困境。其一来自于清廷对马嘎尔尼访华使命的误判,其二来自于自己对中国礼仪模式的不解,而这两者从根本上反映了英国“主权平等”“自由贸易”的对外理念和中国传统朝贡外交模式以及“差序包容”天下观的冲突。在乾隆给乔治三世的著名信函中不难看出,乾隆对英王派遣使者的理由和要求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尽管这封信函中“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和“种种贵重之物……无所不有,尔等正使等所亲见,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置办物件”等言辞常被认定为中国抱有“天朝上国”观念,固守自封的明证,但纵观信函全篇,不难看出乾隆对这次英国使节来华有很明晰的分析和理解,一方面他不断强调中英双方在礼节上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英国的贸易请求对己方而言并非先例。乾隆对在中国的传教士,马嘎尔尼的使团以及英方在北京派驻使节的请求都有着自己的顾虑,在戒心之外,作者在书中指出,被清廷拒绝的并非对英贸易和英国制成品,而是马嘎尔尼有关礼物的声称,这些声称在礼仪过程中的表现过于狂妄而引发了乾隆的不满。作者这样的解读是否过度强调了礼仪的因素,这一点暂且搁置,但可以肯定的是,乾隆对马嘎尔尼使团极大的不安和疑虑确实来自于使团的态度和表现,清廷在觐见活动之后对马嘎尔尼使团产生了很强烈的排斥情绪,其中很大的原因即是他们在马嘎尔尼等人的言行表现中看不到道德因素的存在。单纯的礼仪交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因为毕竟是发展不同、国情不同且相隔万里的国家,但放入外交的大场合,这些礼仪表现便成了表达国家意愿的窗口。而事实表明,在觐见活动结束,马嘎尔尼使团离开之后,清廷立刻采取了加强海防的相关措施,可见乾隆和清朝大臣对英国可能带来的威胁有着较为明确的认识,因此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下,我们不能对片面而倾于贬责地乾隆回绝贸易请求的行为进行评价。

四、小结——从事件到历史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无疑是历史的一座里程碑,这不仅仅是英国使团的第一次访华活动,更是在世界趋于整体的环境下中国传统外交模式受到的一次严峻挑战,而在这一传统模式背后整个国家王朝的制度体系同样也是受到冲击的一方,礼仪是接受刺激的神经末梢,在其后方是清王朝立足的治理理念和这一理念下构建而成的国家。英国人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外交体系将“礼仪性”的活动和理性为中心的谈判区分开来,而清王朝将“宇宙秩序原则”嵌入较高层次的礼仪,依据这些秩序原则来确立等级关系,包容并定位差异,这是清王朝统治天下观的典型表现,无论是在内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对外,“差序包容”的特点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这一观念在和英国使节的交涉中受到了挑战,即便没有造成很大的撼动,但清统治者已经对这一事实产生了考虑与认识,清帝国也开始意识到需要认真而谨慎地对待马嘎尔尼这些特殊的“远人”。从事件到历史,清代乾嘉两朝承前启后,放眼世界来看正是西方世界现代化进程起步并渐入佳境的阶段,而在这两朝之后,中国传统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最终来临。马嘎尔尼和他的使团是英国在帝国崛起过程中野心勃勃企图安排国际秩序的产物,而满清在亚洲东部和腹地拥有强大的势力,也把马嘎尔尼使团一行人的来访看做自己安排国际秩序、宣扬绝对权力的一环,由此以礼仪为窗口产生了交流、摩擦和碰撞,礼仪上的龃龉最终上升为严肃的政治议题,而双方对这一议题的处理最终使得英国对清交涉的认识、方式和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清王朝自身仍旧固守着礼仪的格式,抱守原有的统治理念和外交体系,尽管已经怀有猜忌并做出防备,但终究还是在近一个世纪后不得不面对时代浪潮下更为尖锐且不乏惨痛的冲击。

[1][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刘明,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戴逸.乾隆帝及其时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英]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4][英]马嘎尔尼.乾隆英使觐见记.刘半农,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5]葛兆光.朝贡、礼仪与衣冠——从乾隆五十五年安南国王热河祝寿及请改易服色说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1.

[6]邓欢.后现代史学的实践与反思——以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为中心[J].史学月刊,2014(11):5-19.

猜你喜欢

满清朝贡使团
清代西南民族地区区域观念的演变研究
李忠厚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美将6家中国媒体列为外国使团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满清文化旅游消费的大数据分析
从人物身份审视洋务运动
宋代西南少数民族朝贡初步制度化的几个问题
韩国委任“韩中友好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