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志愿服务活动的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2018-01-25魏文娜荣文婷

山西青年 2018年5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魏文娜 荣文婷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自我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以来,高校志愿服务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当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志愿活动的一些方面都可以得到优化。所谓“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志愿服务参与度低

志愿活动信息发布覆盖范围小,志愿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客观因素影响着志愿活动的参与度。同时目前高校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在志愿活动面前也有不少踌躇不前,抱着随大流的心态参加志愿活动,这些人往往会消极对待志愿服务的任务,这些人给志愿服务活动带来的是负能量。

(二)志愿服务技术含量低

志愿服务过于简单化、形式化。目前各高校组织的志愿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由学生自主组织,但这类活动一般为一些常规活动,另外一种是和社会机构合作,例如义务讲解员、交通协管之类的工作,出于对学生本身能力的考虑,技能类的志愿服务较少。志愿服务技术水平低不仅包括志愿项目本身的低技术,也包括志愿者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高校志愿者不存在学业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所以这里的专业是指志愿者们在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时的服务能力。

(三)高校志愿服务网络平台缺乏吸引力与关注度

志愿服务平台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然而其建设水平却参差不齐。综合各种志愿服务APP的试用,我们归纳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志愿服务活动推送不够精准。现有志愿服务平台虽然能够很好地根据目的城市推送相关志愿服务,却没有针对志愿者个人喜好的推荐服务。志愿服务APP根据志愿者个人喜好推送活动,实现志愿服务私人定制化,将是未来APP的发展方向。

其次,这些APP在志愿服务结束之后的活动者交流感悟与分享和活动被服务方的评价方面尚存在欠缺。现在有部分志愿组织发起活动之后草草了事,完全没有达到志愿服务应有的效果,反而给被服务方带来相关困扰,这样的事情完全有悖志愿者精神。若是APP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完善活动发起与完结的相关程序,要求志愿活动结束后出具相关照片证明,被服务方给予活动方相关评价,就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

最后,APP建设不够年轻化。要把这些服务类APP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加入团队交流功能,平台分享功能,让更多年轻人喜欢这个平台,扩大其影响力,对网络志愿活动建设也会有一定益处。

二、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优化

(一)提高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参与度

1.利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

志愿服务的发展依赖于其中的各组成部分的有效配合,有利的社会风向和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一是志愿服务受益者,二是志愿服务组织者,三则是志愿者们。在以往案例中,我们往往通过客观的说教来影响主观的志愿者们,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效果并不好。换个角度,我们可以利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放大志愿服务形式多样化,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锻炼作用等等优点来吸引志愿者的目光。提高志愿服务的含金量,从而使得志愿者参与变被动为主动。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高校中逐渐形成一种自愿参加志愿服务并且提高自身专业性的一种氛围。

2.加大志愿服务宣传力度,提升知晓率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度不够很大程度在于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志愿活动未能真正做到“在光天化日之下抛头露面”,换言之,活动知晓度低,从而导致志愿者征集难度大,该活动发展的面自然就窄。我们面对的高校大学生所生活的年代是互联网时代,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我们在宣传志愿活动时,最重要的宣传渠道就是紧贴互联网,寻找聚集群众最多的地方。

志愿服务的宣传不仅仅包括对活动本身的宣传,还有志愿文化的宣传。加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这一概念的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扩展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舆论媒体,通过制作专题宣传片、公益广告等方式宣传志愿服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进行报道,普及志愿服务的理念。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私人定制化服务

1.创新管理模式,扩大自主性

志愿服务应是自愿自主的,强制的要求就无法产生以自主为基础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更是违背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宗旨,现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度不高,活动效果不佳等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活动参与的非自主性,一旦让志愿者们全程自主自觉,从志愿服务信息的发现到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从志愿者注册登记到志愿者人员分配调动,从志愿者培训到志愿者评价等等方面都会得到前所未有的顺畅。所以我们必须强调创新的管理模式,扩大学生自主性。为此,可以建立完备的志愿服务管理系统,由校团委组织让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同时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咨询服务中心。大学生广泛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由校团委进行规范与指导。不见如此,还可以建立志愿者活动交流平台,创造出一种志愿组织的管理机制和氛围,使志愿服务产生长久的吸引力。

2.志愿活动与“互联网+”高效融合

在目前志愿服务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学生作为志愿者服务的主体,如何有效管理值得研究。新生代志愿者拥有很强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知识,借用“互联网+”对其进行有效分类管理,可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志愿者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互联网+”与高校志愿服务体系的相融合,也是志愿服务的一次跨越性创新,互联网与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的融合,可以让志愿服务更高效,活动管理更加透明。当前,移动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改变,用电脑、手机上网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嫁接到电脑、手机终端,扩大了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建立各种虚拟志愿组织,为志愿者和受助对象搭建沟通桥梁,吸引更多的成员加入,加强网络志愿者之间的联系。“互联网+”让大学生志愿服务更加精准化。利用“大数据”分析,在最短的时间让最合适的志愿者出现在最合适的场合,实现志愿服务需求精准。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大学生志愿服务打造“PC+手机端”志愿服务信息平台,让志愿者快速实现注册,服务项目发布得以及时响应,服务及时“兑现”,服务过程透明可视,服务效果随手评价;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全国乃至全球各地分散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资源共享到云大学生志愿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项目与需求达到智能有效对接,实现志愿服务“私人定制化”。

(三)“第三方”机构运行志愿服务记录系统

中国志愿服务记录制度自建立以来得到不断的推广,在各高校,“互联网+”下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的实行仍需加大监管和督促力度。公民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是指现代社会对于公民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及其贡献进行登记、认证,并且提供相应的激励、回报措施。

通过一些志愿者app的推广与应用,起到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评价作用。根据app上志愿服务时长的记录来获得对志愿者的监督。高校要注意奖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行,学校需要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奖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来保障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通过建立志愿者档案、统计服务时长等等来进行奖励,将参与志愿服务与学生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等方面挂钩,从而吸引志愿者参与并维持志愿者的热情。当然在此基础上也需要一定的约束制度从而能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张晓婷.“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7(10).

[2]范忠烽,吴文衔,等.新媒体发展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8).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大学生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