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解决中感悟模型
——“工程问题”教学案例与反思
2018-01-25牛献礼特级教师
牛献礼(特级教师)
数学模型是“借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史宁中),是现实世界的简化而又本质的描述。构建数学模型(简称“数学建模”)即指“从数学的角度对所需研究的问题作一个模拟,舍去无关因素,保留其数学关系,以形成某种数学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明确把数学建模作为数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指出:“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素养。”小学阶段的数学建模不同于高中阶段,模型的内容与建模过程比高中及一般意义上的要求低很多,但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内容中的渗透,可以说无处不在。那么,数学建模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呢?下面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工程问题”为例,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做法。
教学片断一:
出示例1:修一段42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完成?
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并鼓励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
生:420÷(420÷10+420÷15)=6(天)。
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如果把这道题的条件改变一下,变成“210米”,猜猜看,多少天能够修完呢?(板书:猜想)
生:3天能够修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工作总量少了一半,其他条件没有变,所以工作时间也会少一半。
师:听起来很有道理!这个猜想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
生:验证。(板书:验证)
出示例2:修一段21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完成?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验证猜想)
生:(很惊讶)怎么还是6天?
师:说说你们的列式。
生:210÷(210÷10+210÷15)=6(天)。
师:为什么工作总量缩小了一半,工作时间却没有变化呢?什么原因呢?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1:尽管工作总量缩小了一半,但是工作效率也变慢了,比如甲队工作效率210÷10=21(米),比上题中的工作效率420÷10=42(米)也慢了一半,所以工作时间还是6天。
生2:我发现不管是修420米还是210米,甲队单独修都是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都是15天完成,这个时间不变,合修的时间就不会变。
(生2的意见赢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
生:是的。
师:这又是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猜想,我们再来验证一下。(板书:再猜想——再验证)
出示例3:修一段150米长的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修完?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验证)
生:(兴奋地)150÷(150÷10+150÷15)=6(天)。
师:果然如此!合作完成的时间和道路总长度真的没有关系!那么,既然这样,我们干脆把道路总长这个条件省略掉,行不行?
⑨http://sh.sina.com.cn/news/s/2015-10-27/detail-ifxkaiqx4289680.shtml。近期低价游事件大盘点。
生:行啊。
出示例4:修一段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需要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够修完?
(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反馈)
少数学生感到有困难,无从下手;部分学生想到了举例子的方法,假设路长是某个具体的数,再列式解答;但是,也有更多的学生想到了下面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把这道修路问题不断变换条件,得出了黑板上的这四种算法,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加简便?
生:第四种方法。
师:想一想,前三道题目能用第四种方法做吗?为什么?
生:能用,因为不管工作总量是420米、210米,还是150米,都可以看作“1”。
师:是的,这种问题在数学上叫做“工程问题”(板书课题:工程问题),它的特点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谁几天完成,谁的工作效率就是几分之一;用工作总量单位“1”÷工作效率之和,就可以求出两队合修的工作时间。
【思考:数学建模是一个复杂并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由于小学数学没有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结构,其基本内容是以四则运算为基础的问题解决,从成人角度看数学模型过于简单,但学生自主思考、建构与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并不简单,许多问题的解决过程都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提升需要依赖教师设计的好活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既要经历过程,又要兼顾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的需求,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上述教学从相应的整数问题引入,引出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为便于比较,促进抽象概括,对这些学习材料采用精细的呈现顺序,并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再猜想-再验证”的思维过程。在组织比较这些材料时,引导学生在数量关系上求同,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的表示形式上辨异,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工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又突出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与解题规律。在建模过程中,教师注重暴露学生学习的难点,引导学生在质疑、争论、举例、追问中逐步澄清,慢慢从具体走向抽象。纵观整个学习过程,每一次探究、每一次比较、每一次抽象,学生都在体会题目的结构特点,都在感悟数学思想,抽象、模型等思想在建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渗透。】
教学片断二:
出示:一批货物,大车单独运,10次可以运完,小车单独运,15次可以运完。如果大车和小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
生:跟刚才修路问题一样,可以把这批货物的总量看作“1”,1÷(1÷10+1÷15)=6(次)。
出示: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3小时可以行完全程,慢车6小时可以行完全程。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几小时可以相遇?
(学生尝试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生 1:300÷(300÷3+300÷6)=2(小时)。
师:看来大家是赞同生2的做法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跟“工程问题”的解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生:快车和慢车从两地相对开出直到相遇,相当于两辆车合作走完这段路,这段路的全长就是工作总量,它们的速度就相当于工作效率。
师:真好!这里的修路问题、运货问题、相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同一类问题,都可以按照工程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
【思考: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规律,要通过探究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异同,寻找事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来实现,这就需要对事物进行比较。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别属性加以分析综合,而后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逻辑思维过程。通过比较,找出不同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促进归纳概括,建立数学模型。设计上述两道题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能主动地运用数学模型去比较、分析、解决一些同类的现实问题,感悟模型思想。通过对“修路问题、运货问题、相遇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学生会发现:抛开具体情境,这些问题的本质和结构是相同的,这样才真正有了“模型”的影子。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建立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建模的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超越具体情境,向抽象思维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