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字的探究
2018-01-25刘荣
刘 荣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关于“王”字的产生,许多古文家都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我们梳理一下这几种观点:一是与火有关的,表示盛大之义,以罗振玉、朱芳圃、马叙伦为代表。马叙伦认为“王是火向上烧的意思,从火二声,二是上的初字”;朱芳圃认为甲骨文“王”字“象火炎地之形”,韩康注《易》曰:“王,盛也。盛德之至,故曰王天下也”;而罗振玉在《殷释》中写到其有盛大之义。二是与人有关,认为士、王、皇这三字都像人端坐的样子,以徐中舒为代表。三是与斧钺之形有关,以吴其昌、林澐为代表,吴其昌在《金文名象疏证·兵器篇》中写到“王字之本义,斧也”,林澐也进一步说明,其象斧钺之形。以上的观点来自于于省吾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第四册中关于“王”字的解释。而在《说文·王部》中,“王,天下所归往也。”是从读音角度给出的解释,而按照《说文》解说篆文“王”字形体,皆与初形不符;董仲舒认为,古代的时候是用三笔画写成了这个“王”字,这种说法是对“王”字作的新的文化阐释。而孔子的“一贯三为王”的说法,郭沫若说到这只是一种臆测,其并不识古字,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王”的写法并非一贯三。因此,查阅过很多资料以后,发现现在比较认可的是第三种观点,甲骨文“王”象下砍的大斧形,上横是斧柄,下边是斧头。《甲骨文字典》也写到,该字形似一个向下放置的斧头,以此来象征王权之威严。所以本文的对“王”字的探究,就是在第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来论述的。
那么“王”字为什么与斧钺有关呢?斧钺这种东西,在古代本是一种兵器,也是一种主要刑具,在某种意义上,它象征着军事统帅权。一方面,在人类生活早期,为了更好的生存,人类必然会使用各种工具来获取便利,那么无论在狩猎、伐木,还是在战争中,斧头都被广泛使用着。而部落之间的冲突,让那些优秀的猎手自然而然成为了首领。随着部落领袖地位的提高和权力的不断扩大,所使用的斧头也逐渐成为一种象征权威的专用兵器——斧钺。在军事活动中,这种斧钺还是砍头的刑具。《逸周书·世俘解》:“王秉黄钺正国伯。”、《尚书·牧誓》中“王黄钺”也是以死刑来保证军事首领的统帅权。《说文》引《司马法》也提及“黄戉”,这都说明了“钺(戉)”是指挥作战的一种权力象征。因此,用象征军事统帅的斧钺来构“王”字的字形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王”字从古至今其字义是如何演变的呢?接下来,我们按照其字义出现的先后顺序梳理一下。根据开始说到“王”象斧钺之形,这是实力和权威的象征,我们知道“王”的本义就是古代最高的统治者,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君也。”由本义引申如下用法:一是有了动词的意义,读作wánɡ时,表示朝谒天子,如“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宋公不王。”读作wànɡ时,表示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如“王此大邦,克顺克比。”、“高皇帝瓜分天下以王功臣,反者如蝟毛而起。”二是表示王姓,如“王,姓。”、“王氏,天子之裔也。所出不一:有姬姓之王;有妫姓之王;有子姓之王;有虏之姓。”王姓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之一。三是表示首领--同类中最突出的。如“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之王。”而由本义假借,通“往”,读wǎnɡ,如“昊天日明,及尔出王。”毛传:“王,往。”清朱骏声“王,假借为往。”之后字义继续引申,在统治意义的基础上,引申为成王业、称王,读作wànɡ,如“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共势,而皆可以为王。”又引申为匡正,读作wánɡ,如“王者,匡也。”、“昔在周公,征于东方,四国是王。”从而又引申为胜过之义,读作wànɡ,如“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最后假借,通“旺”,如“王,盛也。”在朝谒天子的意义上,引申为最高的爵位,读作wánɡ,因为从秦始皇以后改国王的称号为皇帝,如“诸侯王,高帝初置……”、“王,天下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在首领的意义基础上,引申为大,读作wánɡ,如“王,大也。”进一步引申为对父母的尊称,如“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位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以上就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王”字的字源、字形、字义的梳理,希望可以有一点可鉴之处,但鉴于自己的学术水平有限以及资料的有限性,所总结的资料可能会有不足之处,希望谅解,以后会进一步研究。
[1]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四册.中华书局.
[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卷一.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32.
[3]傅东华.《字源》.艺文印书馆,1985.14.
[4]邹华清.《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5]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吴昊.《“王”字缘何取斧形》[J].咬文嚼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