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青马工程”路径探析

2018-01-25张宇驰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人文精神人文

张宇驰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生源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学校和学生普遍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学习,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高职大学生意识形态中的消解和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问题日益显现。

一、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职学生个体成长与发展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高职学生群体思想极不稳定、自我约束力较差、个性诉求强烈。因此,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引导高职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自觉抵制西化思想的侵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尤为重要和必要。

在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上,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两高”人才的重要任务,同时承担培养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任务。这是党和国家赋予高职院校的一项中心任务和神圣使命。

当前全球化、网络化的发展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遇到了严峻挑战。坚定高职学生的政治信念,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依据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由知识、观念、能力、意志等综合因素构成的内在品质,其包含了社会责任、是非观念、道德情操、人格修养、文化品位、心理素质、决心意志和创新精神等。如果说培养和锻造高职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是其职业发展的关键,人文素质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符合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人为本”,高职教育既要了解学生需求,还要尊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和自我实现。当前,一些高职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感到不知所措,这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所造成的结果,更是由于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缺乏。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能工巧匠,还要关照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

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符合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人的职业技能的全面,更包含了人的意志、品格、精神、道德、能力、情感、兴趣、审美等多方面的丰富。

三、基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路径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既包含社会主义信仰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还包含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艺术品鉴、开拓创新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主导性,树立人文精神之“魂”。

“立德树人”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中心环节,也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在教学内容和过程中,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对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近现代历史、职业道德、理想信念、品德操守、法律法规以及和全面谐发展等的教育。教师应有渊博的人文知识,遵循基本的人文精神,通过严谨的治学态度,成为在学识上影响学生、思想上引领学生、道德上塑造学生、行动上做出示范的领路人。

二要开设多样的必选修课,凝聚人文知识之“蕴”。

思想政治课程包含大量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知识。高职院校应着力对思政课堂进行有效补充延伸,开设相应的人文课程。如中华传统文化、文学鉴赏、影视鉴赏、美育与欣赏、心理教育、法律基础、就业指导、书法欣赏、人际沟通等选修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引导学生制定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带领学生提升职业素质。

三是开展职业心理健康教育,把握人文修养之“法”。

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其特殊性,以心理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掌握人文修养的方法,是体现职教特色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之一。突出专业性、指导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优势与不足,做好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规划,以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态度面对挫折、控制情绪,学会处理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掌握基本的礼仪和人际沟通技巧。

四是组织校内外实践活动,历练人文实践之“能”。

高职思政教学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涵养人文素质、创新创业精神、强化职业实践技能,把人文知识、情怀和人文精神转换成为学生的个体素质,上升为健全人格,稳定为生活习惯。因此,要注重搭建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人文类校园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团,大力开展校外实践锻炼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五是建设思政课程网络资源库,引导人文教育之“觉”。

互联网为高校教育教学创造了更加多元、丰富的载体和手段。高职思政课应大力建设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库,集合教师、图书、课件、资料等教学资源,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实现共享和互动。通过思政课程网络资源库的建设,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融入和选择文史哲、自然、艺术等教学素材,把网络资源库建立成一个精神的家园和知识的海洋,从而形成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自觉,达到春风化雨的作用。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z].教职成[2015]9号.

[2]崔艾举.高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5)(中):56-57.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高校“青马工程”建设的“四化”研究
高职院校“青马工程”与学生党建的衔接路径探析
人文社科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