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发展对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8-01-25朱兰婷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中生政治思想

朱兰婷

(石家庄精英中学,河北 石家庄 050035)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文化的多元性以其为载体得到了迅速的传播,并对于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发展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丰富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另一方面,我们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不平衡且心智发展并不十分成熟,网络发展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尤其是腐朽落后思想对于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一、高中生的思想特点

(一)不平衡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发展基本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并不成熟,对于事物的价值判断并未形成成熟、独立的价值选择与标准,造成我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选择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这一特点,一方面要求抓住这一思想特点,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加强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发展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存在的身心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指导经验和素材,作为学校、教师和家长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实现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应充分意识到,网络文化尤其是腐朽落后文化可能对于高中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造成的阻碍。

(二)自主性

在我们的学生阶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并且有意识地摆脱学校和家长的控制,寻求独立自主,对于周围世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存在不成熟性以及逆反心理。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对于家长、教师和学校的教育的怀疑态度,并试图依靠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做出选择。这一特点造成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依靠权威型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都提出更高要求。

二、网络发展对于高中思想政治的挑战

(一)网络文化多元性

高中生由于自身缺乏是非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消极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且这种影响往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在当今的文化市场上,在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和商业性的驱使下,很多影视、游戏、杂志、网络资源为了吸引消费者甚至是青少年的消费充斥着暴力、色情、愚昧等因素,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些不良思想正通过多种渠道对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着严重的消极影响。一大批问题学生在这种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下,形成错误、歪曲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性

面对网络的迅速发展,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我们现在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呈现出与这种变化的不适应性。在过去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电视、书籍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思想中政治教育的内容。但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日益多元化,所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也日益多元化,但是就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内相对滞后,无论从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手段,造成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下,无法有效抵消网络落后腐朽文化对于高中生思想产生消极影响,间接造成现阶段高中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问题学生和问题行为的逐渐增多。

三、网络发展环境下加强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净化网络环境,发挥网络优势

对于网络落后腐朽文化的现状,一方面需要高中生增强自身的辨别意识,提高眼力,拒绝污染;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坚决打击网络落后腐朽文化,为高中生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对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扬长避短。一方面,通过网络吸收借鉴相关学校优秀的教育案例,也可以加强与相关学校的有效合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文化中的积极成分,选取有利于我们高中生健康成长的素材并结合高中生特点进行有效教育。

(二)培育健康文化,传播正确价值观

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特定的问题环境和文化活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社会环境,利用多种渠道消除网络消极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利用多种渠道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如《开讲啦》,通过名人的励志经历对于青少年进行励志教育,湖南卫视热播的《变形记》城市中的问题学生在环境互换的过程中得到人生教育,很多学生在观看节目之后对于自身的行为,对于自身的经历形成了更加正确、积极的认识。

(三)合力教育,加强德育

对于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师,也不仅仅是家长的问题,而是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首先,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时空上的相互衔接,我们作为高中生而言,其主要的学习和活动场所主要就是学校、课堂和家庭,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在时空上的相互衔接有利于对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监控病有效运用教育影响对于问题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其次,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互补作用,三种教育力量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教育的叠加效应,实现问题学生的改造。

[1]余坚.浅谈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新课程(下),2014(05).

[2]毛洪桂.浅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J].新课程(上),2014(09).

[3]李春梅,张毅.互联网思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36).

[4]孙善龙.浅析网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52).

[5]单荣.网络信息化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6(03).

猜你喜欢

高中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