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

2018-01-25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新课标新课程

李 春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3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型的体育课堂教学,必须要有新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新的课标中将强调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也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之外,要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同时,基于这样的改革方向,要求所属课程老师对学科育人功能、学科价值要有很好的思考。

如何贯彻和落实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些新理念,是摆在了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新课程、新理念下没有给体育教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而是在“开放”的指导下,让一线体育工作者可以放开手脚去选择一些适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方法。但是根据什么要求去选择新的教学内容;根据什么去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教学内容;根据什么去挖掘整理新的教学内容。为此本人对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拟作粗浅地探讨。

一、体育教师应先转变自身观念,主动走进新课程

学校体育工作主要依靠体育教师去实施。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更新、实施只有靠一线体育教师,只有体育教师先走进新课程,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具体实施。体育课程标准不确定教学内容这一变化,决定了教师必须先做出改变。

(一)教师角色改变。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变成了一种动态的、发展的,不是常态的,使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师生个性化展示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简单去照搬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完成开发课程,利用开发课程的过程。按照新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开发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引导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能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所以,教师应由简单的学习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成长道路的引导者。这样才能有目的地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在新课标下,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将更多采取“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而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结构化”的控制方式,强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及拓展,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应参与到学生开放式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感受运动带来的愉悦和幸福感。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利于学生开放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

(三)教师形象改变。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一个合格的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外,还必须善于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果断恰当地判断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解决运动技能学习中的问题,必须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及较强的教学能力,这样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才能具体选择并实施。总之,治标必须治本,新课标下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体育教师应首当其冲转变观念,执行新课标,拓展新内容。

二、坚持课改原则、明确学科教学目标

《标准》的更新,就是要求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依据《标准》的课程理念和《标准》的测试内容,精选与学生身心健康紧密相关的内容。新课标只是规定了各阶段课程目标,但对完成课程目标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只提出了一个总体范围,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有非常大的选择余地。因此,体育教学内容的更新选择,要根据新课标的目标、学生特点和条件,从而去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为了更好地从大量的体育内容中选择教材,首先应确定选编教材的原则。选编教材的原则是根据社会需要、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实施教学的具体条件制定的。对体育教师来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一是完成体育知识、技能的教与学;二是引导学生安全、有序的开展各项活动或竞赛。达到了这个要求,就能实现新课标的学习领域及学习水平各项目标,这样才能使学生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

三、内容的选择面向全体学生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向来制定的,这是我国培养合格人才的质量标准。体育教学所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其内容的选择就应该适合全体学生。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通过一般的教学课、练习课,在课堂上直接培养出高水准的专业人才。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体育尖子更不能通过普通课堂直接培养出来,而是通过课堂打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然而,现阶段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015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在不断上升,而部分指标水平却呈下降趋势,《公告》也发布了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公告》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一线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使全体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选择内容时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未来,不但要使学生的体质健康得到提高,而且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四、统一性与灵活性要相得益彰

《课程标准》给予我们一线教师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并不是让我们随意选择教学内容,而是要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内容标准中相应的水平段的目标规定,依据学校各方面的条件和地方特点,灵活、有效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差别很大,经济文化和学校体育软硬件设施发展很不平衡,学生的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从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内容切实可行,这就要求既要有统一性又要有较大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发挥学科的特点,为全面人才的培养发挥学科力量。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原则,设想体育教材可分为三个层次结构。第一层次:基本教材教法,由国家统一规定和控制,这一层突出一个“严”字,体现教学的基础性和统一性。第二层次:选用的教材,由各省市来控制。这一层一定突出一个“宽”字,体现体育教材的拓展性和实用性。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教材。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第三层次:自选教材,由学校统一控制。这一层突出一个“活”字,体现选择教材的娱乐性和扬长性,即教师根据学生及学校客观条件选择体育教学内容,选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带来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另外,也可充分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学练时的不同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体育特长。

五、反映民族和地方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全国各民族各地方都有具有自己特点的体育文化活动。所以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出民族性或地域性特点,鼓励各地充分挖掘地方民族体育特色,来补充到体育活动中去。v我国各族人民特别是乡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创造出了许多群众喜爱、简单易行的身体活动内容。如瑶族的鸡毛球、跳竹竿;壮族的踩风车、打滚石等。这些活动都是设备简单,就地取材,对场地要求不高,能够有效地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培养人的进取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各地体育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部分积极向上的内容,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为民族体育发展提供土壤。体育教学的内容选择还要尊重各民族及地方特色,这样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又有利于在各民族各地方的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且挖掘地方特长。从而对丰富体育教材的内容多样性,建设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材体系起到积极作用。

[1]邹穗晖,黎绮霖.体育信息化与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方法论[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3):115-116.

[2]郭炳,孟伟利.关于大数据环境中“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思考[J].河西学院学报,2014,30(2):109-113.

[3]刘攀,段渭军.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2(9):44-4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新课标新课程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