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路径探索

2018-01-25王国仙

山西青年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众微信政治

王国仙

(云南普洱学院体育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2012年8月,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推出了公众平台这一新功能,企业、个人都可以打造微信公众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与特定群体实现一对多沟通与互动行为。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不久后便倍受用户青睐,以丰富的表现形式有效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服务,在文化传播、人际交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转变。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与大学生需求相吻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一、微信公众平台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一)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还有较强的互动功能,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思想教育内容推送到学生面前,使思想教育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不再受到时间限制。学生在阅读之后,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评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学生无需进行心理防范,可以卸下心理包袱,针对公众号推出的教育信息发表自己的看法,面对一些热点与突发事件,能快速表明自己的立场,增加了评论的广度与深度。

(二)信息推送及时性强

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使他们的思维习惯发生了改变,获取信息不再受到时空局限,针对大学生这种实际情况,当发生某一突发或热点事件时,可以用微信公众平台将相关信息及时推送到学生面前,及时占领舆论高地,把握话语权,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此外,从学生对事件的评论中也可以捕捉到他们的思想动向,提高教育实效。

(三)具备较强用户粘性

学校要凭借微信公众平台这一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出微信信息传播时效性强、影响面大的优势,立足于学生思想发展现状,明确定位导向,发布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贴近的内容,如,社会实践、校园新风、热点新闻等,唱响教育主旋律,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通过这种方式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与时俱进,使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融为一体。

二、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和特点,以区别于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新思路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坚持如下原则:

(一)秉承自愿的基本原则

判断微信公众平台的成功与否,关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离开了大学生的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则形同虚设。所以,在建设微信公众平台的过程中,要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时代感较强的教育内容聚拢学生目光,提升关注量。

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借助官方优势,以轻强制性来吸引学生注意,将公众平台建设与校园动态和学生实际需求结合起来,通过校园人物评选、校园新闻独家发布、学校活动等各种方式,以多种方式“强制”学生关注。

(二)坚持潜移默化的影响原则

网络时代拓宽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学生在使用信息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自主性,以微信公众号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先要考虑到教育内容是否能迎合学生需求。因此,要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征与多元化需求,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教育内容,遵循“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触及学生心灵,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为了提升学生关注量,要发挥出网络与微信的优势,对枯燥乏味的教育内容进行改良,一是表现形式要新颖,可以选择深受学生喜欢的视频、漫画、情景短片等方式;二是表达方法要符合学生心理,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写出易于共鸣的文章。

(三)坚持内容建设为中心的原则

从建设微信公众平台角度出发,功能开发能给学生使用带来方便,但从思想政治角度出发,要想扩大影响范围,还是需要从内容上感染学生,要将内容建设置于突出位置。所以,要鼓励一线教师致力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组织学生成立网络文化团队,从不同侧面占领舆论主导权,以丰富新颖的内容传播社会正能量,引导学生在信息海洋中明辨是非。

(四)坚持不断追求创意创新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加快功能开发速度,增强交互交流功能,以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充盈自己,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选择最适宜的表现形式、表达方式,根据用户反馈情况进行技术更新,构建起集成性更好的新媒体教育平台。

三、加强高校微信平台建设思想引导对策

(一)立足学生群体受众需求,注重公众号内容策划

要想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前提是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需求。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在泥沙俱下的信息环境中,稍不留神就会丧失价值判断能力,陷入一片迷茫之中。因此,要立足于学生实际需求,在内容策划上下足功夫,尽量减少信息同质化,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创作,以短小精悍、鲜活快捷的信息引起大学生关注,以议题设置来影响学生,助推学校改革发展,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力。

(二)高度重视舆情话语权,有效地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意见领袖会对他人的理解与态度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大学生是高素质群体,但他们还没有融入社会当中,对问题与事物的理解十分肤浅、幼稚,很容易对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产生好奇心,极易产生精神迷茫。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如果能树立起“意见领袖”,如位高权重的老师、学生榜样等,发挥出他们的号召力与凝聚力,通过“意见领袖”把一些积极向上的信息传递到学生群体中,易于学生接受。意见领袖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肩负的重任,以较强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对大学生进行正确舆论引导,构建起和谐有序的网络教育平台。同时,通过意见领袖也能准确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

(三)尊重学生群体认知规律,灵活采用多种引导方式

依据选择性记忆,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入脑、入心,必须反复、大量接触与之相关的内容。微信平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既要注意内容的丰富与新颖,又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大学生能在良莠不齐的信息流冲击下,把握住正确的思想航向,坚定理想信念,不为“杂音”所迷惑。但要注意的是,要灵活选择表现形式,不可千篇一律,可以运用动画、视频等,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提高微信公众平台的吸引力。

(四)注重公众号的交互性建设,引导学生群体主动参与

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今天,微信公众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向大学生推送图文并茂的信息的同时,增强平台交互性,使线上线下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如,在评选优秀学生代表、优秀教师时可以采取线下竞争线上投票的方式,组织社团活动时可以采取线上预约线下培训等方式,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也可以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此外,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广泛征集受众意见,使平台建设日趋完善。

(五)注重线上线下互动教育结合,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充分发挥出微信公众平台交互性较强的优势,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育。在为学生党员或共青团员组织知识讲座时,可以在线上发布与之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组织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同时,大学生受众也都是微信传播者,他们在微信平台中享有平等的话语权,要鼓励他们针对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效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增强他们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此外,要以微信平台发起各种实践活动,如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回顾长征路”、“缅怀革命先烈”、“向党说说心里话”等主题活动,或是组织各种知识竞赛、征文大赛等,使每个大学生都能积极投身于党建及共青团建设活动中。

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微信公众号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公众号内容的制作与选择

伴随着新媒体的异军突起,内容同质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怎样能吸引大学生受众,就要将内容制作置于突出位置,既要灵活选择表达方式,如文字、图片、动画等,也要深挖素材,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与创作,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要充分把握当代大学生成长需求,以原创作品吸引大学生注意,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唯有如此,才会增强教育内容的冲击力,使大学生积极进行分享,提高公众平台关注量,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二)合理选择信息的推送时间

有学者曾做过专项统计,每个周二微信分享转发量最高。针对这种现象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同样的微信公众平台中,中午发布的信息,其点击率与转发率要明显高于清晨与晚上,教育内容有效性较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由于大学生早上匆忙进行洗漱、晨练,晚上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相比而言,午饭后则成为一天中最清闲的时光,有充足的时间看手机。因此,在向大学生推送内容时,要抓住中午这一有利时机,可以每天发布内容,重点内容应该安排在周二中午。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时期内,微信也容易被分享与转发,如新生入校期,学生即将告别校园期,重大节日等。

(三)注意结合学生群体生活环境

在高校微信平台运营过程中发现,一些与学生学习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分享转发率较高。一般情况下,一些反映当代大学生内心迷茫与苦恼的心灵鸡汤、描述校园美景的文章,与学生关联较大的事件、校园突发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等内容深受学生喜欢。因此,要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这些内容中,在最短时间内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四)注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从高校微信运营情况来看,能够满足学生各类需求的内容能有效吸引学生目光,转发率较高。如,校园服务、学习资源、考试资讯、生活小窍门等。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要从学生需求点入手,将学校管理制度渗透到微信内容中,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与纪律的重要性,明白无数人为自己的成长默默付出,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注意公众号内容关联性阅读

大数据研究表明,社交媒体刚发布的文章,在三天之内转发率最高,从第四天开始就会直线下降,降幅达到96%。第二个星期以后的转发率迅速下滑,甚至会下降86%。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再次发布一个月前倍受学生关注的内容,或是在热点事件发生时引导学生对陈旧文章进行回顾。鉴于此,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采取目录或关联阅读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关键内容的作用。

五、结语

当下互联网基础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微信公众号以受众较广、信息传递快捷而倍受人们关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口传心授的教育格局,构建起立体化、精准度较高的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平台建设,以独家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简约的操作、强大的互动等方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1]全永丽.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卢娇娇,李辉辉.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东南传播,2015(10):140-142.

猜你喜欢

公众微信政治
公众号3月热榜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