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游泳馆经营管理刍议*
2018-01-25孙宏斌雷建辉
孙宏斌 雷建辉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游泳被冠以“运动之王”美誉,它是最受民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强健肌肉线条,塑造优美体型,还能消除疲劳,愉悦心情。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升,游泳运动关注度更高,选择游泳作为健身休闲运动的人愈来愈多。这为学校游泳场馆开发经营提供了条件,同时,如何实现学校游泳馆的科学运营和有效管理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游泳馆经营管理模式现状
(一)高职院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直接经营管理模式
由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直接管理模式,学校内部人员直接参与到游泳馆的对外开放及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学校体育管理部门一般具有较好的调控能力,这种模式相对于其它模式而言,工作人员对游泳场馆设施、周边环境都比较熟悉,协调起来方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学校游泳场馆的有效利用和维护保养,游泳场馆经营管理工作更为高效。但有两点缺憾:一是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中工作人员目标不明,责任心不够强,对于学校存在一定的依赖心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如果这种经营管理模式中工作人员是由本校的体育老师参与其中,容易出现体育老师本职工作与学校游泳馆经营管理工作中时间和精力的不合理分配问题,影响游泳馆的经营管理成效,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对外承包经营管理的模式
承对外承包经营管理模式,这种经营管理模式就是由个人或者某个团体来承包学校的游泳馆经营管理权,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不参与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由承包者来负责经营管理工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与其它的经营管理模式而言,有三大亮点:第一,在承包经营管理的模式中经济责任目标明确,有效的避免了学校相关部门直接经营管理模式中工作人员对学校的依赖心理,因此有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承包者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热情;第二,承包经营管理的模式排除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具备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主空间;第三,很好的盘活了学校固定资产,同时降低学校承担的安全风险。劣势有三点。一是部分承包者会因为过于考量了经济利益,出现工作人员减少,池水水质下降,服务质量能力差等问题。二是个别承包人会因为受承包时限、承包条件等诸多问题的影响,在使用学校游泳馆的相关设施时,出现一些不好的短期行为。三是因学校的调控能力受限,出现承包人日常经营与师生教学训练之间的矛盾,从而对学生学习游泳和锻炼产生影响。
二、高职院校游泳馆科学经营管理的建议
(一)注重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
游泳馆的安全和环境卫生良好是经营管理工作之首。安全管理主要包括人身安全及个人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做好五点:一是制定必要的《溺水抢救操作规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安全制度;二是应配备专业救生员及救生设备;三是设置救生器材、紧急疏散通道、深、浅水域标识及危险警示牌,严格控制入水者流量;四是购置安全的储物柜;五是安装监控设备和配备专门的安保人员。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必须树立对泳者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水质的消毒、过滤、除藻、补水以及吸尘等规定,保持水质清澈见底,余氯含量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同时要求入池者需先淋雨再浸脚后入池。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一是加强游泳教员、水上救生员职业培训,不断提升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教练员讲解精炼,示范规范,教态自然,教法新颖;救生员应变能力要强,要有高度责任人,要有熟练救生技能。二是强化服务人员工作能力。要求服务人员仪表仪态端庄,言谈举止文雅,服务热心亲和,业务技能熟练。
(三)科学规划、合理分布、妥善协调开放经营与学生教学训练之间的矛盾
一是结合学院的作息时间安排,将教学时间、训练时间以及对外开放时间进行科学的安排;二是根据高校游泳馆的不同对象,将游泳馆进行分场开放或是分区开放。例如:在游泳馆中,可以分别设置训练区和教学区,并在不同的分区之间用泳道或是标志进行明显的划分,从而既能实现游泳馆的多功能应用又能够实现有效的统一管理;三是根据实际的情况,适时精心对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提高其后续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消费主题是学院师生,但是通过良好的营销方式和优质服务及优良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消费群体,从而更好服务社会并为学院获取收益。高职院校游泳馆经营管理应借鉴各方先进经验,理清思路,完善制度,形成特色,树立品牌,倡导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环保、安全、文明、和谐、健康运行机制。
[1]周莹.高校游泳馆经营策略研究[J].运动,2012(12).
[2]雷建辉.对咸阳职院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