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的瓶颈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8-01-25周君
周 君
(新余学院,江西 新余 338001)
音乐文化遗产是我国人民世代传承的文化形式,其是民族精神、民风民俗以及民族历史的表现和记录,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我国音乐形式和种类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高校作为知识与人才的汇聚地,其不仅具有育人职能,更兼任文化传承的重任,对学生开展非遗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在音乐非遗传承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些许不足,如何改善这一情况,是相关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一、传承与保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气神,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文化生态圈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很多音乐非遗文化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非遗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其以民间文化作为依托,以民间艺人作为载体,音乐类非遗文化不仅代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生活和劳动的真实写照,传承以及保护音乐类非遗文化,是避免文化断层的重要举措。
二、高校在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一)缺少资源整合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非遗课程,但是其教学内容虽然涉及广泛,但是却没有突出本地音乐文化特色,缺少当地音乐资源整合,在教学方面也没有形成链条体系。例如东北地区大学虽然设定了东北大鼓以及二人转等非遗课程,但是在缺少资源整合的前提下,教学难以突出其艺术性、文化性和理论性。
(二)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团队是开展音乐非遗传承的关键支撑,但是当前,很多教师缺乏音乐文化意识,对教学内容和音乐非遗文化没有形成系统认识,高校也没有积极聘请当地的民间音乐艺人来校进行培训和教学,导致师资团队无论从数量还是能力等方面,都难以满足非遗传承的需求。同时,一些民间音乐艺人思想保守,主要以口传心授和师徒制进行艺术传承,在高校传承和教学中所有保留,到传承效果较差。
(三)缺少实践活动
当前,一些高校对音乐非遗传承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传承教学中主要以理论传授为主,没有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地的音乐文化活动中,实践活动机会较少,对学生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同时,高校在开展音乐非遗传承中,主要以静态传承形式为主,阻碍了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1]。
三、高校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化对策
(一)实现资源整合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并且地域辽阔,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以一门课程包含所有的音乐非遗项目并不现实,因此,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在音乐非遗传承中,做到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传承,将具有本地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项目作为重点内容,并且设置传承目标和教学方案[2]。
例如湘西地区的高校可以整合文学专业和当地苗族歌曲等资源,开设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花鼓戏,对学生开展传承教育;又例如浙江地区的高校,可以整合当地的民歌资源,开设具有特殊歌曲文化的嘉善田歌;再例如东北地区的高校,可以整合东北大鼓和二人转资源,开设具有东北风情的传承课程。高校在资源整合中要实现就地取材,在确保音乐非遗传承的同时,打造地域文化特色品牌。
(二)建设师资团队
师资团队建设与音乐非遗传承的顺利进行具有直接影响,当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非遗项目教师数量有限,难以为传承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师资力量支撑,因此,高校需要结合当地音乐发展情况,加强与民间艺人的联系与合作,对师资队伍进行建设与完善。首先,高校要派遣专人深入到当地音乐文化领域,积极拜访民间音乐艺人,并且争取其对教育事业和文化传承的支持,聘请其为兼职教师,充实现有的师资队伍;其次,要组织相关教师跟随民间音乐艺人进行学习,有计划、分批次、有组织的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升师资团队的专业能力和音乐素养;最后,高校要给予师资团队建设以资金支持,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以及顺利开展。
(三)开展非遗实践
实践活动是开展音乐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手段,通过非遗实践可以带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和心灵的震撼,促使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形成新认识和新感悟,对非遗传承具有积极意义。音乐非遗项目通常带有较强的民俗性,高校要将非遗传承与民俗活动充分结合,根据当地的民俗习惯和民俗节日举办实践活动。
例如苗族歌鼟,茶歌调是当地苗族人民举办酒宴喜事的重要曲调,高校在组织开展非遗实践中,可以带领学生都进苗族人民的生活,参与到具体民族活动中,进而加强学生对当地音乐的认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拥有数千年的音乐文化,为了将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传承下去,高校音乐非遗传承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和资源优势,从地域特点、师资建设和实践活动三方面为出发点,提升音乐非遗传承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弘扬以及传播传统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