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牛胎衣不下

2018-01-25文/王

中国乳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子叶胎衣催产素

文/王 伟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畜牧局)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不能在12 h内胎衣没有完全排出,奶牛发病率一般是3%~12%,个别高达25%~40%。

1 病因

1.1 奶牛产后子宫收缩无力,日粮中钙、镁、磷比例不当,缺乏运动或运动不足,消瘦或过肥,胎儿过大、怀双胎、胎水过多(缺VA、贫血等)等都可导致子宫收缩无力,而造成胎衣不下。

1.2 奶牛怀孕期间,饲养管理不当及外界的不良刺激、干奶期过短、子宫受到感染,或患子宫内膜炎未愈,使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发生黏连,而造成胎衣不下。

1.3 吃变质饲料,使胎盘内绒毛和腺窝壁间组织坏死和结蹄组织增生,从而影响胎盘分离。

1.4 奶牛妊娠后期体内前列腺素含量过低,降低了前列腺素对胎盘的分离作用。

1.5 奶牛流产、早产、难产以及生产瘫痪、患过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易造成胎衣不下。

2 症状

胎衣不下分为全部不下与部分不下两种。

胎衣全部不下是指一部分胎衣悬吊于阴门之外,呈土红色,表面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胎儿子叶,时久则呈暗红色或黑褐色。严重子宫弛缓的牛,胎衣全部都滞留在子宫内,并从阴道内流出污红色恶臭液体,内含腐败的胎衣碎块。母牛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或废绝,瘤胃迟缓、腹泻,病牛拱背、怒责。

部分胎衣不下是指大部分胎衣已经排出,少部分或个别胎儿胎盘残留在子宫内。将脱落不久的胎衣摊开在地面上,观察胎衣破裂处的边缘及血管断端能否吻合以及子叶有无缺失。

以上两种胎衣不下的共同症状是指体温升高,脉搏增数,精神不振,弓腰努责,反刍及食欲减退或废绝,泌乳减少,继而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积脓,出现中毒现象,重者导致败血症。

3 防治

胎衣腐败分解以后,12 天内自行排尽;常常引起子宫脱出、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子宫复旧延迟等;胎衣不下病死率为1%~4%;康复者以后怀孕难。胎衣不下的危害:影响本胎次的产奶量;继发蹄病、乳房炎、代谢性疾病等。

3.1 防

加强饲养管理,合理饲养怀孕奶牛,素的饲料,适当增加奶牛的运动和光照,及时治疗子宫炎症,加强对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的防检疫工作,可减少胎衣不下的发生。

3.2 治

3.2.1 治疗原则

尽早实施治疗,防止胎衣腐败,促进子宫收缩,防治子宫炎症

3.2.2 中药疗法

用当归40 g、红花25 g、桃仁30 g、炮姜20 g、坤草30 g、炙甘草20 g,为末,开水侯温灌服。

3.2.3 西药疗法

(1)肌肉注射注雌激素和催产素。雌二醇10~12 mg肌注4~6 h后注射催产素100单位;皮下注射麦角新碱,1~2 mg。(2)垂体后叶素5~10 mL皮下注射,同时用10%氯化钠溶液300~500 mL静脉注射效果也较好。注意麦角新碱与催产素不要同时使用。(3)子宫内投药:盐酸土霉素、四环素、青链霉素或其他抗生素以及0.5%碘溶液、0.5%利凡诺或0.1%呋喃西林等防止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等待胎衣排出;10%~15%浓盐水1 L或25%~50%葡萄糖2~3 L,促进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分离。子宫内投药1 天1 次,或隔天1 次,共用2~3 次,同时配合 雌激素和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

3.2.4 手术疗法

如果用药后奶牛仍不能排出胎衣,即可进行手术剥离,同时补喂含钙、矿物质、维生素。本着易剥则剥,难剥不强剥的原则进行。

奶牛取前高后低站立保定,掏净直肠内宿粪,洗净消毒外阴周围,术者手臂按常规消毒涂以润滑剂,左手拉胎衣,右手顺着它伸向子宫,找到胎盘。剥离时要由近及远,先上后下,逐个子叶进行剥离。当剥离到子宫角而手达不到其尖端时,可轻拉胎衣,使子宫角尖端内翻,便于剥离。剥离胎衣要细心操作,力求完整,手术完毕后把两枚宫得康栓剂放到子宫角深部,以防子宫感染。

4 小结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胎盘炎症等原因都可引起奶牛胎衣不下。平时加强饲养管理,饲料要营养全面,特别注意添加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限制饮水,增加运动。奶牛孕期防病,产房的清洁、消毒,更换产房。治疗可用抗生素可预防继发感染,适当使用Ca++、Vc、B族维生素;必要时可调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增强机体解毒、排毒的功能。

猜你喜欢

子叶胎衣催产素
黄瓜贴接苗砧木子叶淀粉代谢的动态变化特征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perovskite single crystals by pulsed and DC bias transient current technique
南方规模奶牛场胎衣滞留发病规律研究
胎衣加赘物预防母牛胎衣不下的效果观察
牦牛产后胎衣不下的诊断及治疗措施
打催产素,产妇更疼吗?
牛、羊胎衣不下的临床诊治
夫妻互按脚部更性福
向日葵单子叶和三子叶突变体的形态特征
猫与狗谁更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