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2018-01-25青州市文化馆
□刘 琳 青州市文化馆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重在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的热情,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其中,进而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如何更好地改进当前群众文化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是当前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问题。优秀的群众文化能够给社会带来向上和积极的正能量,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打下坚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文化作为人文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们刨除掉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职业限制,自发组织、自行参与,具有自娱自乐性质的文化活动。这种群众文化的形式,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朝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之下,建设和发展好群众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建设稳定的群众文化队伍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建设一支比较稳定的群众文化队伍。乡镇(街道)、社区(村)干部,作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能够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策划,能够发挥出群众文化活动骨干分子的榜样力量。因此,要从他们中间选拔并组建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技能都相对合理的群众文化管理干部队伍。只有有力的领导,才能充分保障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另外,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加强对于管理人员的有效引导,保证他们能够和群众进行顺畅的沟通和交流。最后,管理人员应该积极为群众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善于挖掘群众的潜能,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活动形式,从而推动群众文化队伍的发展壮大。
(二)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深入,许多外来文化也正在不断地渗透到中国文化中来。为了能够巩固和壮大群众文化,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等的宣传,要把握好关键传统节日的时间节点,定期组织活动,将端午划龙船、重阳登高敬老、清明扫墓祭祖、端午悼念爱国先人等活动不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可通过开展社区论坛、公益讲座等形式,教会广大人民群众如何对优秀的文化进行筛选和辨别,从根本上强化群众的公众思想道德建设,从而使广大群众通过文化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公德意识,最终实现公共文明素质的提升。
三、群众文化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促进群众文化产业化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领域作为上层建筑,自然也需要进行不断的变革,改变之前传统守旧的面貌。因此,群众文化产业应该更多地向产业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自身的强大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高其社会地位。另外,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人们对于文化的审美情趣和需求,对比之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品位和文化需求量也处在逐年上升的阶段,因此,群众文化要想与现代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就必须大胆创新。最后,要想真正实现群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目标,必须借鉴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将文化产业化发展作为重点项目来扶持,使其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更多的社会价值。
(二)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
经济的不断壮大,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当前全面对外开放的状态,使得我国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各个领域,各国文化的多重融合,必然会给我国文化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改变。群众文化的根基来源于几千年来地域文化的积淀,面对多变的形势,作为群众文化未来发展的基石,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必须尊重地域文化的本土化特点,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沿海还是内地、南方还是北方,抑或是一个社区或一个地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它们都会因为文化特征的不同形成自己独特的群众文化。因此,在群众文化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挖掘群众文化的地域特征,将其进行有效的统合,从而促进群众文化朝着大众化、普遍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能够从群众文化的实际出发,能够结合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认清当前形势,探索群众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群众文化一定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