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艺术研究范式的本体性研究①

2018-01-25马晓翔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创作实践语汇受众

马晓翔(南京艺术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范式的存在决定着研究的对象与主题。如何通过对研究范式的拓展来推动研究视域的调整和提升,实现对新媒体艺术本真意义的理解与把握,成为当代新媒体艺术理论工作者的学术使命。

本体性是指事物本身的性质,涉及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本体性研究是对新媒体艺术根本问题的探讨,可将其看作新媒体艺术研究萌芽期的成果。自新媒体艺术出现之后,关注其发展的论述缕见不绝,研究者们都将其视为当今社会中最新的、最前沿的事物,不仅看好其巨大的发展潜力,也看好它所带来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本体性研究涉及新媒体艺术的本源、本质、关联和评价的因素,有着质性研究的特征,也为外延性研究提供了基石。新媒体艺术本体性研究包括: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研究、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研究 、新旧媒体的比较研究、创作与评论的关联研究。

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研究

有关“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课题存在于艺术创作的任何阶段。面对新媒体艺术中复杂的技术问题,艺术的问题曾一度被忽视。随着新媒体艺术不断发展,研究者发现新媒体艺术中的技术与艺术融合成为这一艺术门类的关键所在,是新媒体艺术本源的内容,也是理论研究范式内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

1.科学技术与艺术维度的统一

科学技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是在多种研究方法下寻找真理的结果。艺术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代表了普世之下的事物的普遍规律。艺术维度代表了作为视听艺术的抽象的度的概念,一维、二维、三维直至多维的艺术的度是描述艺术立体空间的概念。

科学技术与艺术维度从来就不是分道扬镳的,它们有着殊途同归的妙谛。文艺复兴时期瓦塞留斯(Vesalius)的人体解剖学成果为艺术家的人体绘画提供了人体结构参考依据;线性透视学方法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产物,即合乎科学规则地再现物体的实际空间位置。近大远小,近实远虚,平行线相交于一点。这种系统总结研究物体形状变化和规律的方法,是线性透视的基础。线性透视学为艺术家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法国后印象主义之后的点彩画派即“新印象画派”,亦称“分色主义”,点彩画派的科学依据是当时对光线的分色研究成果,科学实验证明日光有七种不同的彩色聚合而成,点彩画派的创作原理则是运用圆点绘画方法将现实中的日光投射于事物的状态描绘下来。

时至今日,科学技术与艺术维度的统一体现在新媒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紧密,缺一不可。科学技术与艺术维度统一后的新媒体艺术形态包括了一切以科技为技术支撑的当下的新媒体艺术形式:影像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物理化学媒体艺术、行为媒体艺术、生物媒体艺术。这些都是新媒体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艺术研究类别。

2.技术媒材与艺术理念的统一

技术媒材指涉各种用于新媒体艺术创作的媒介技术与媒介材料,它们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内容表现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媒介技术包括各种编程技术、交互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执行技术等;媒介材料包括各类生活中的物品、用于化工和物理的材料、LCD显示器、主机、平板电脑、LED显示器等。

艺术理念又即艺术观念,是艺术家对艺术创作时的主观认识与表现于作品的意念。新媒体艺术中技术媒材与艺术理念永远统一于作品中,须臾不可分离。新媒体艺术作品中的理念内涵,除了具有“观念艺术”相同的创作理念之外,还有其作为艺术内涵的意义。是艺术家借助艺术的形态得以抒发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周遭事物、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个人看法,是思维活动的结果,也是对事物内在特性的想法与见解,其中透出了深刻的主观涵义。观念内涵构成内容主要从观念内核到语义的外围局部、从语言的义素到语言的组元结构,除了一些简明的描画和整理之外,更多的是通过语言组元和语言义素自身的独立意义表达思维深处的暗喻。在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形态中,观念内涵的新媒体呈现则是非物质介质承载的视觉化的语言组元与语言义素,这里包括一切以计算机为平台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动画等新媒体形式语言下的深层思维体现。观念中包含着语义的成分,而语义则是通过语言有效传达从而表达到位的。[1]这便是技术媒材与艺术理念统一的研究内容。

3.媒体认知与艺术体验的统一

媒体认知指对媒介属性的根本识别与理解,在新媒体被泛用的时代里,受众必须具备对媒体的根本识别与理解能力,这一能力能够让受众在参与新媒体艺术互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新媒体艺术中的语汇和喻义,也可以更好地与作品进行良性互动。

艺术体验原指是对传统艺术的精神享受,包括审美认知、审美愉悦、审美升华。在新媒体艺术里,这种精神享受成为艺术作品主体创作者与客体受众或是主体作品与客体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让受众通过肢体参与感悟和认知新媒介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对新生事物的认知。

媒体认知与艺术体验的统一是新媒体艺术技术与艺术融合研究的又一重要要素。媒介转型给予社会变革诸多可能,媒介运用规律给予艺术家诸多新的创作契机。公众在面对有别于传统艺术的新媒体艺术时,其心理认知与体验感受也发生了跨越式的变化,成为这一研究的核心内容。

二、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研究

告别了机械时代、印刷时代、广播时代和电视时代,我们进入了全新的新媒体时代。拥有着“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2],新媒体就这样已经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话语环境,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多元而又丰富的环境,新媒体构成了当今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新媒体艺术的产生离不开此环境的长期孕育,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此环境的推动。作为本体性研究的探讨,有关新媒体环境中诸多因素的研究主要涉及社会心理、民族意识、舆论导向、时尚趋势和受众角色定位,是有关新媒体艺术“影响因素”的探讨。

1.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会心理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拉近受众之间的距离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形成了以兴趣、偏好或是利益为中心的各式各样群体,从而形成一定的群体话语权,对社会的发展起着有利或者有害的作用,因而针对受众群体精神环境,对其变化及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新媒体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十分必要。

2.新媒体环境中的民族意识

民族意识即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主要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在历史发展特点、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经济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往往与民族的历史遭遇和所处地位有密切关系。[3]

新媒体源于西方,新媒体带来的生活方式与话语环境也有西方的模式,因此在这样的媒介社会中,我们不能不考虑新媒体环境中的民族意识问题。新媒体环境的长久存在是否会影响我国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是否会影响青少年的志气,这个问题成为新媒体环境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3.新媒体环境中的舆论导向

新媒体环境中的舆论导向又称新媒体舆论引导,是一种运用新媒体舆论操纵受众的意识,引导受众的意向,从而控制受众的行为,使人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

新媒体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对当前社会的新媒体舆论的评价; 其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新媒体舆论行为的引导;再次,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正面的新媒体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面的新媒体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因而舆论导向不可漠视。

4.新媒体环境中的时尚趋势

新媒体环境下的时尚趋势指新媒体的媒介环境下的时尚美学。新媒体时尚美学或称新媒体流行趋势,以各种移动终端为平台,以网络图片、网络动画、网络视频为载体的流行元素的呈现,具有较强的趋势性特征。运用流行摄影的风格、流行服饰的图片或今日时尚美学的肖像或人物研究的静动态图像艺术,大胆而简单的设计体现一种格调与性感。新媒体环境中的时尚趋势研究将具有引领相关领域发展的作用。

5.新媒体环境中的受众角色定位

面对新媒体的特殊性,传播学大家拉斯韦尔(Lasswell)在上世纪中期提出的“5W”模式的理论被改变。 线性传播模式是网络之前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主的传播方式,整个传播链的第一环是“传播者”,处于第一中心位置,传播者决定着传播活动的所有环节,而面对信息受众则处于被动的位置。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由单方面的“接受者”转变成“传播者+接受者”的双重身份,于是身份发生巨大改变。 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拉斯韦尔的信息传播模式被完全打破,媒介中心被消解,“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被模糊。“去中心化”成为现今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人人都可以进行传播,人人都是信息传播的中心,每个人都可适当的发挥自己作为媒体人的潜质。 新兴媒体的兴起给予个体以足够的空间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人人都有自己着话语权。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单纯的“受”众,而是主动的、双向互动的“受众”,其角色的定位值得深思。

三、新旧媒体的比较研究

对于媒体的属性、特征而言,比较研究是最能总结其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新媒体艺术的新旧媒体比较研究体现了新旧媒体的优势与劣势、艺术审美与非艺术审美的视阈、艺术语汇与非艺术语汇对于受众的重要意义。新旧媒体的比较研究是有关新媒体艺术本质的探讨。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较

报纸是以平面静态的方式展示的媒体,对受众的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内容较为理性,但整体的表现力不够高;传播特点非强制性,读者有较大的主动性和选择权,一旦选择了报纸媒体,读者会自觉地深入了解所关注的信息;可信度高,特别是国内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的报纸,更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差,当一版面同时呈现多个广告时,彼此将有较强的干扰,但报纸媒体投入广告的形式灵活多样,能机动地配合各种促销宣传活动。

杂志由于印刷精美同时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因而视觉表现能力强,亦为平面展示方式传播,为广大读者喜爱;受众针对性强,读者群稳定且明确,尤其是专业类杂志可以使得广告更具针对性,一般杂志订阅者都有较强的社会购买力。杂志对读者的文化水平、社会层次要求更高;杂志内容一般能就某一领域进行深度报导,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最富理性色彩;相比其他媒体,同一信息能反复传播,杂志的重复阅读率及传阅率最高;时效性差,广告安排不灵活,不适合做短期促销广告。

广播是一种“一心二用”、快捷简便的信息传播手段,能伴随人们的其他生产活动同时进行,具有良好的沟通方式,这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具有农民、工人、司机、学生等较广和固定的受众群,有较好的亲和力;时效性强、机动灵活、有很强针对性,广播内容分时段分栏目,并在传播过程中能与听众进行实时互动交流,产生较好的现场的和立影的效果;信息较为感性,能轻易地感染听众情绪,并能留给听众广阔的想象空间;广播信息依时间线性传播,稍瞬即逝,复制性差,听众难以重复认知。

电视借助视听兼备的立体空间进行多媒体传播,有完善的介绍、出彩的演示功能,详细易懂的内容,感性动情,容易被观众理解;信息传播具有强制性,依时间线性传播,观众有被动接受信息的可能,选择权相对报纸杂志要小得多,但由于电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会在重大事件报道时拥有大批受众:如重大体育赛事、社会活动、国际会议等;信息传播快,覆盖广,容量大;电视是功能最完备的大众传媒,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四大功能,其娱乐资讯因为精彩纷呈、形式多样、丰富全面吸引各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人群;电视广告制作复杂且投入惊人,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

作为新媒体的代表,网络媒体集中了文本、图片、动画、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介形式,真正实现了多媒体全方位的信息传播;互动性实现了信息发布者与受众可以在互动平台上交互沟通,甚至进行实时对话;小众传播,针对某一群体或个体,可进行个性式信息配置,如电子邮件广告等;网络媒体具有更广泛的地域特征,能超越国家、地域、文化的限制进行全球信息传播;容量大,内容丰富多彩;速度快,网络信息能实现全球实时发布和接收;开放式信息传播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具有了平等的话语身份,能在不同种族群体、意识形态领域进行自发性的信息传播。

2.艺术审美与非艺术审美的比较

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问题,是西方美学界讨论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是新媒体艺术中新旧媒体比较研究的一个课题。

我们认为当今的艺术是可以界定的,艺术的本体就是审美意象,因而我们认为艺术与非艺术是应该加以区分的,区分就是看这类艺术能不能呈现一个意象世界。由于美(意象)与美感(感兴)是同一的,因此区分也就在于这个作品能不能使人“兴”(产生美感)。王夫之说:“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即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王夫之在这里把可以不可以“兴”作为区分艺术与非艺术的最根本的标准,这是非常深刻的。这是从艺术的本体着眼的。艺术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因此它必然可以“兴”,也就是它必然能使人产生美感。如果不能使人产生美感,那就不能生成意象世界,也就没有艺术。[4]

这里的艺术审美与非艺术审美是指传统审美延续下来的可为新媒体艺术借鉴的艺术审美以及计算机科技下产生的新的概念上的非艺术审美,即机械审美、技术审美、虚拟审美、现场审美、全息审美等,这些非艺术审美样式在传统艺术中是不存在的,是新媒体艺术借用了科技手段所产生的新的视阈美学,尚未被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是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阈,由于这些审美意象是非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认知,因而称之为非艺术的。

3.1 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RS的监督分类中最大似然法进行遥感影像的解译,提取研究区2000年和2015年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并分期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变化图,据此分析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变化情况。

3.艺术语汇与非艺术语汇的比较

艺术语汇是艺术语法下的艺术语言,艺术创作一般根据艺术语法即创作法则进行艺术语言的描绘。艺术语汇与非艺术语汇是新旧媒体比较研究的另一个课题。

例如,具象艺术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典型形象打动观众,而抽象艺术用点、线、面等语言形式来组织画面。对抽象艺术而言,需要绘画的修辞语言来赋予形式,绘画的精神性则是无形的虚拟存在。通过视觉艺术的修辞语言,观众可以理解作者意图,从而实现观画者内心与艺术家作品之间的交流。基于此,抽象艺术应该在特定的创作规律和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特有艺术语汇,但这一艺术语汇并非随意而为、肆意涂鸦创作而来。

新媒体艺术的个人创作和公众接受程度,决定了公共交流平台和互相认可的艺术语言、语法、语义,即艺术语汇。缺少了受众的参与和对艺术语汇的认知,艺术家将忽视或漠视大众的新媒体艺术审美,只能在孤芳自赏、脱离公众的道路上误入歧途,出现作者自满作品而观众根本不理解的尴尬局面。所以,新媒体艺术需要“公共艺术语汇”。

非艺术语汇是指计算机程序衍生的计算机语法与语汇,它们伴随着艺术语汇共同创造新媒体艺术作品。非艺术语汇在新媒体艺术作品中起了建构视觉新样式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编程产生的视阈是区别于传统艺术内涵与形式的视阈,有着以下几个特点:非艺术语汇的理性特征、非艺术语汇的逻辑性特征、非艺术语汇的体系特征。

新媒体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是受众。一旦偏离,新媒体作品就会变成无魂的躯壳、无根的浮萍、无理的呻吟。新媒体艺术的艺术语汇与非艺术语汇的比较与统一是从创作源泉和艺术价值两个方面实现了新媒体艺术两个维度,指出了受众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新媒体艺术仍然需要继续建构其独特的艺术语汇与非艺术语汇,否则只能是新媒体艺术家的自我娱乐,不可能深入人心。

四、创作与评论的关联研究

新媒体艺术的体系尚未成熟,但却离不开创作、批评、理论的常规艺术进步过程。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源于艺术家对前人的借鉴、对现实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奇思妙想,创作实践中难免有成熟或不成熟的作品样貌,此时出现的批评之声将有效地对创作实践进行点评,让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于是理论的成熟又反过来促进创作实践的发展与成熟,这样的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是新媒体艺术关联研究的重要路径,它成为新媒体艺术兴起、发展和成熟各阶段都不可脱轨的线索。因而创作与评论的关联研究是新媒体艺术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

1.新媒体艺术的根本:创作实践

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关联方法强调创作实践与实践经验对于批评建树与理论著述的基本约束作用,强调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的自身发展性、转变性和创新性。用直接、简单的传统艺术理论和文艺批评理论来草率地面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问题是不可取的。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需要从传统艺术中借鉴精髓,对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研究自然也不可离开对传统艺术理论和其他学科理论的借鉴,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研究更应强调对各类批评理论资源的吸取与综合梳理。吸取不等于拿来主义,综合梳理是为了标新立异。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研究旨在将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联系为一体,挖掘其深层的关联性与整合意义,展露新媒体作品形态的特征与本质、功能与结构、审美内涵与审美喻义。因而,正视新媒体艺术的现象是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研究必要前提,通过对表象的分析去发现其内在的艺术规律,推崇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让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实践成为新媒体艺术理论研究的根蒂和首要因素。

2.新媒体艺术的指导:批评

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指导因素是批评,批评对于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有着积极影响,具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批评应建立在创作实践与对作品的认知与审美之上,对理论研究的探研与累积则源于对批评的注重。当前,由于对新媒体艺术审美经验的缺失和批评素养的欠缺,导致在新媒体艺术发展的勃兴之时,有关新媒体艺术的批评却鲜而有之,这便使得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与其理论之间的鸿沟不断产生。健康的、有见地的、中肯的,有责任感的新媒体艺术批评是新媒体艺术的指导,是新媒体艺术之花更加绽放的催化剂,也是新媒体艺术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新媒体艺术批评在给予新媒体艺术创作指引的同时,也为新媒体艺术的理论建构打下了理论基石、积累信息资源、完善论著体系。

3.新媒体艺术的借鉴:理论

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理论体系的建构标志着这一新兴艺术门类的成熟。理论体系建构了对新媒体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架构与体现认知审美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当前的艺术过渡期的新媒体艺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意义。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旨在构建包括创作实践、批评和理论体系在内的完整的理论结构,这一研究过程需要对新媒体艺术要素、现象、内涵和意义的总括,同时也展露各种要素自身、要素内涵、要素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律。新媒体艺术理论体系也是其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研究过程是对各个要素的理解、解释、阐释和诠释,研究结果则是对各个要素的梳理、综合与整合。新媒体艺术批评是新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资源,新媒体艺术理论则是新媒体艺术批评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新媒体艺术理论还影响新媒体艺术创作、新媒体艺术认知与审美。

五、结语

新媒体艺术研究范式的转换体现在本体性向外延性转换。新媒体艺术的前期研究即本体性研究主要基于该艺术现象本身性质的研究,是对新媒体艺术根本问题的探讨,可将其看作新媒体艺术研究萌芽期的成果。新媒体艺术本体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有着质性研究的特征,是新媒体艺术研究范式转换的前提条件,也为向外延性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基石。

参考文献:

[1]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74

[2]郭炜华. 新媒体的传播及对媒介生态的改变[N].中华新闻报.2009.

[3]民族意识.百度百科[EB/OL].www.baidu.com.2015—9—30

[4]叶朗.关于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分[EB/OL].深圳学校网.

http://www.szxuexiao.com/zuoti/html/682.html2015—10—1.

猜你喜欢

创作实践语汇受众
少儿版画主题创作实践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龙榆生与钱仁康:新体乐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初探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木根雕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尊儒而不泥古——浅谈中唐爱情传奇的创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