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现状及教法

2018-01-25刘子瑄

北方音乐 2018年17期
关键词:感知力音高创造力

刘子瑄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教育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落后性

幼儿教师在音乐学前教育上普遍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主要表现为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点、轻感受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觉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幼儿在对一首歌曲的理解中,重点不是能不能准确地打节奏、唱曲谱,或是唱唱跳跳,而是幼儿是否理解这首歌曲的含义,是否正确感知这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即使用不同方式来表达,也是对幼儿音乐素养的发展起到影响作用,从而有利于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

(二)普遍性

音乐教材在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具有引导性作用,但由于其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教材不仅满足不了当前的音乐学前教育需求,且鱼目混杂。因此,市场上的教材对音乐学前教育普遍不适用,同时幼儿教师使用教材的重复性十分严重。当前,每位幼儿的敏感点及感知点都各不相同,同一本教材或是同一首音乐,甚至每一乐句的起伏断句都可能被不同幼儿理解为不同的风格,但幼儿教师却用着相同而普遍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机械性地理解和学习。这样的教法不仅失去音乐带来的感知力及创造力,也使得一部分幼儿从此失去对音乐的悟性。

二、音乐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

对0-6岁幼儿开展音乐学前教育,不仅能够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喜好,也可以逐渐拓展幼儿大脑的全方面开发。根据斯佩里“左右脑分工理论”:音乐属右脑,而右脑主要从事形象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右脑也指挥着身体的协调力、记忆力、直觉和情感。斯佩里也在割裂脑实验结论中指出,把右脑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才能表现出人类无穷的创造才能。而这些脑生理特征,在7岁前培养并发展将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一点更加凸显了在学前教育中融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一)培养感知力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音乐的风格、内涵都会通过旋律直观地表现出来,简单的几段旋律、几个跳跃的音符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与感受。由于幼儿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仍处在感知阶段,他们对音乐只能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从音乐的声音及音高中获得,缺乏理性评判意识。例如,为幼儿播放一些旋律时,每位幼儿会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出他们对音乐旋律的理解,表情、肢体、随音乐哼唱都是幼儿自身通过感知,将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大脑,从而反馈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不仅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也培养了幼儿通过对声音的分辨所做出的感受及表达,进一步提高幼儿对外界的感知力。

(二)培养创造力、想象力

幼儿的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够理性,所以他们的思想十分独特。他们紧密联系日常生活,通过音乐的音高、节奏进行主观意识想象,树立出别具一格的音乐形象,从而表现出自由的想象。心理学家曾指出,幼儿对欢快的音乐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欢快的音乐不仅能够刺激他们的听觉,反馈给大脑产生联想,而且欢快的音乐更符合幼儿的天性,更容易使幼儿联想到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例如动物、节日等。尤其是一些具有明显特点的乐器声音可以更直接的刺激到幼儿的想象,例如击鼓乐器。明显的节奏感不仅使他们能够感知到更欢快的情绪,也将他们的大脑迅速地从对外界的认知中筛选出符合的事物,发挥出自由独特的想象空间。例如钢琴的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可模拟狮子、小狗、小鸟的声音,而吹奏乐器及弦拉乐器发出的声音,使幼儿更能想象到关于动物的叫声,甚至动物的形态,从而反馈给肢体上的模仿。

幼儿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无限的想象力更能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他们能通过听觉对音乐的音高、节奏进行分辨,继而反馈给大脑,做出肢体上、语言上、行动模仿上的创新。不一定每首歌曲都有固定的表演模式,幼儿教师带来的仅仅是引导,幼儿会通过音乐体会出独特感受,经过大脑想象,做出更具有幼儿自身特点的创造。长期以往,幼儿在音乐上做出的习惯性自我创造会逐渐影响至生活、学习中的方方面面,以此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音乐在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方式

幼儿的性格千差万别,他们没有理性思维,情感及想法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但他们的模仿性和习惯性又是在整个学习阶段中最容易养成的。在幼儿学前教育期间进行音乐培养时,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应与幼儿生理、心理同步培养,不仅要根据每位幼儿的身心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更应该做到以幼儿自身的创新想象为主,以幼儿教师的讲解教导为辅的循序进行。既不能使用现在普遍的书本教育,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幼儿做出统一的音乐反馈,扼杀其想象力。

(一)培养与激发兴趣

首先,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对音乐活动及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在这期间,幼儿教师要及时观察幼儿所表现出的音乐反馈。其次,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反馈特征,创设性地给与幼儿不断的满足,例如创设符合音乐意境的情景,根据幼儿的喜好设置环境,让幼儿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与想象,或者带到户外,让真实与想象相结合。那些富有生命力的、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贴近生活的,以及有趣的活动形式,都能给幼儿带来新奇和愉悦的感受,让音乐培养的每一步都保证趣味化,使其稳定并不断发展。

(二)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在音乐学前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幼儿从心理到生理上不同的特点和兴趣,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创造,鼓励并肯定他们独特的感知力与想象力。幼儿教师给予的仅仅是引导、启发及合理的纠正,在引导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学习音高时可以从身体的部位从低处到高处排列,并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比拟方式增强幼儿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例如“do-腰部,手放在腰部像个小士兵一样;re-肚子,手放在肚子盖一个小房子;mi-胸前,手靠在胸前搭一个小桥;fa-脖子,两手握拳在胸前立起大拇指;sol-嘴巴,两手捂着小嘴不能说话;la-眼睛,两手捂着眼睛看不见啦;si-额头,两手握拳立起食指两个小触角;do-头顶,双手举起我们长大啦。”让幼儿熟悉之后,幼儿教师可以边弹边唱,让幼儿做出动作,或让幼儿自己边唱边做出动作。不仅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培养了对音高的敏感度及幼儿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幼儿学习歌曲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采用多种多样的歌唱形式增强音乐的趣味性,例如“齐唱、对唱、轮唱”等歌唱形式,当幼儿对歌曲逐渐熟悉之后,就可以让幼儿自己根据旋律,通过教师的引导想象,表现出各自的音乐反馈。

四、结语

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不是唯一的目的,让幼儿在学习中享受并主动学习才是幼教的起源与真谛,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孩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采取因“幼”而异的教学办法,让他们在音乐教育中培养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习音乐成为一种乐趣,并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感知力音高创造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乔治·克拉姆《螺旋的银河系》的镜像世界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论高平钢琴奏鸣曲《浮影》中纵向音高组织的逻辑运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