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18-01-25四川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心群众文化

四川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十九大报告中先后203次提到“人民”,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百年不动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属于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则属于目标,两者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目标是实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则要通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实现。

【教材知识链接】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是由解决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迫切要求要实现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是由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决定的。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实现根本目标就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最终共同实现富裕。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是由政府性质、宗旨和基本原则决定的。我国的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工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这就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切实为人民服好务,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决定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就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工作者要创造出时代精品就要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生活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2)是由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这就要求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是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的。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必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也就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来自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的先进文化。

4.从哲学生活角度分析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坚持群众路线,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高考模拟演练】

1.目前,我国已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将

(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不同地区教育同步发展

②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④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为基本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这一要求体现了

( )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

④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这个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有 ( )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上述目标 (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有利于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7年10月22日,党的十九大举行第五场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房地产下一步调控目标时,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王蒙徽说:“下一步,将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松劲,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调控房价出谋划策。

6.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观点虽然有合理的一面,但它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患”什么?为什么?

7.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

8.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政治学依据。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0.第十三届全运会于2017年8月在天津召开。体现全民参与、倡导全民运动、推动全民健康是本届全运会的鲜明特色,这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请运用所学思想政治知识,就“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①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对房地产的科学宏观调控,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思想规范房地产秩序,依法打击各种违法行为。②供给影响价格。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的住房制度有利于增加住房供给,从而控制房价过快上涨。③需求影响价格。加快建立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利于满足住房需求,缓解住房供求突出矛盾,引导房价合理回归。

6.①首先患穷。因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整体比较低,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所以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②患分配不均。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会影响社会稳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道而驰,所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③患平均。因为平均主义会挫伤人民的积极性,影响效率和效益的提高,最终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以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④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7.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有利于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8.①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是由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③是由党的执政理念决定的,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是由党的地位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9.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历史创造者;②树立人民是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体的意识;③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④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传承发展;⑤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

10.①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③转变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④带动相关产业和地区发展。

猜你喜欢

中心群众文化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