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下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曲目特点解析
——以《拔根芦柴花》和《小白菜》为例
2018-01-25陈建红
陈建红
(江苏省张家港市兆丰学校,江苏 苏州 215622)
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分为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它们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方的人文和风俗等因素的体现,在文化背景下,都有着鲜明的个性。笔者以五年级下《拔根芦柴花》和六年级下《小白菜》(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为例,从以下方面试论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曲目特点。
一、创作背景—凸显地域文化
扬州民歌是江苏民歌中重要的一部分,更是凸显了江苏的地域文化。《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扬州民歌,扬州地处物产丰富的江淮平原,在下田栽秧的季节,人们用歌声来抒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青年男女更是在这样的劳动场合用歌声来直抒胸臆。这首歌曲的内容更为集中地展现扬州的地域特色:轻快活泼、线条流畅,后来秧歌号子成为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扬州民歌也是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
河北地区地域辽阔,河北民歌有着丰富的体裁和内容,是当时文化的折射和反应。《小白菜》原来流行于唐山一带,讲述的是发生在华北平原贫苦农民家庭的故事。这首歌曲可谓一唱三叹,唱出了小女孩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孤独无助、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悲苦,表达了对亲生母亲的想念、怀念,简短的形式、直白的表达,从音乐角度折射了河北人民对小白菜相似境遇人群的同情。
二、曲式结构—体现民歌风韵
《拔根芦柴花》和很多南方民歌一样采用了“起承转合”的曲式结构。前六小节为“起”,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节奏、旋律完全相同,劳动号子的风格明显;第七至第十小节为“承”,第八小节沿用了第一小节的音乐动机,既承接了第一乐句的旋律,又为后面的“转”做了铺垫;第十一、十二小节为“转”,丰富了歌曲自“起”到“承”的音乐风格,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扬州的民歌风韵;结尾的处理,运用了一个接近戏曲拖腔的长音,并结束在整首歌曲的最低音上,让这首歌曲在欢快活泼的基调上增添了一种抒情的味道。
《小白菜》音乐形式朴素、简洁,抒情性强。它以极其经济的旋律和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天真而可怜的农村贫苦孩子的形象。歌曲采用一部曲式,前四小节每小节旋律都做下行处理,而且每一小节的尾音也依次降低,让听众的情绪进入越来越悲伤的境地。而歌曲最后两小节的旋律基本重复,最后一小节的旋律只是在前一小节的基础上了做了简单的变化,体现了河北民歌音乐动机朴实无华、音乐创作不复杂、不多变的特点,也正因为此,河北民歌才更容易在民间得到迅速的推广和传唱,河北民歌的风韵也日益受到老百姓的喜欢。
三、歌词特征—反映风土人情
《拔根芦柴花》是一首秧田歌,每段歌词只有首句是“实词”,分别是:叫我里来,我就来;白米饭好吃,要把秧来栽;鲜鱼汤好吃,要把网来抬,其余的都是衬词。衬词在南方民歌中很常见,衬词的偶尔使用或者频繁出现都是为了衬托歌曲的情绪特征,同时,它也是风土人情的反映。《拔根芦柴花》中的衬词有:呀,这么,哇,的个,么,里格等,这些衬词的加入,更能让听众感受到轻松明快的劳动场景,也给这首歌曲增添了别样的韵味。尤其是歌曲中的最后一个衬词“㖸”,因为要演唱三拍,而且旋律线往下,这样的安排,会让演唱者尽量做到字正腔圆,扬州人民的细腻、圆润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小白菜》是一首多段体结构的歌曲,情绪之所以充满了悲伤,这和歌词是息息相关的。纵观第一段歌词,采用的几乎都是直白的话语,没有任何的铺垫、矫揉。“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这样的歌词在四、五拍的节律下娓娓而来,表达着人们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可怜和关怀。尤其是最后两小节,完全相同的歌词“亲娘呀”,好似在自我哀叹命运的悲惨,又好似在一次次热切而无望的呼唤,呼唤亲娘曾经陪伴自己的幸福时光,烘托出主人公对亲娘的怀念、想念之情。
综上所述,文化视野下,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的曲目特点有着一定的共性,这样的共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南方民歌和北方民歌的曲式节奏、艺术特色,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中国民歌的魅力,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探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