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探讨
2018-01-25冯巧平
冯巧平
(山西吕梁市教育学院,山西 吕梁 033000)
引言
视唱练耳是由视唱及练耳两部分构成,具体分别包括视、唱以及练耳者参方面的含义。这里所说的视就是指对乐谱信息的有效识别,包括乐谱中的各种符号等。唱就是指根据乐谱的内容来歌唱,视与唱结合在一起就是识谱演唱。练耳就是指对便沿着听觉的训练,一般都是通过对表演者的歌声或者是钢琴的音节进行辨别,以此培养和开阔表演者的音乐思维。
一、视唱练耳的学习
(一)视唱
进行视唱练习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识谱、看谱、读谱的能力,继而形成音乐节奏感以及音准感等。音准教学中常会出现作品试唱表现较好,但是往往在真正并演唱表演的时候却无法发挥出正常效果,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对视唱练耳教学与演奏技巧学习之间发生脱离问题的一种体现。对此,在平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对基本的呼吸技巧以及发音技巧进行深入的了解,为视唱的音准训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帮助其明确声音的发声原理,借助一定声乐技巧促进喉咙的打开,从而在演唱表演的时候发挥出较好的效果。节奏也是视唱练习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部分,也是音乐作品的基本灵魂。在日常学习中通常都是以打拍子的方式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一些人打出的节拍或快或慢,缺乏节奏感,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身体协调性不足或者节奏感不稳定等因素,因此,一定要加强练习,逐渐把握其中规律,培养节奏感。
(二)练耳
练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从而增加其节奏感与音准感。目前较常见的训练方式有音程、节奏、节拍以及高音等部分,可刚开始进入学习的人对于大跳音程的学习普遍具有一定难度,对此可以选定一些针对性作品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对声音及音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练习不断提高音感。
二、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与影响
(一)视唱练耳有助于培养和巩固学习者的音感
有材料曾指出这样的观点,人类在趋同感作用的影响下可以将一些事物的信息进行罗列,所以在进行声乐技巧学习的时候常会吧一些类似的信息归结在一起理解,但是却忽略了这些看似类似调号实际上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形成其特定的音调音感,但是很多人在表演的时候只是选择一些单生部为主的作品,因此在表演的时候只需要对这部分内容加以注意即可。这种方式虽然可以配相学生的线性思维,但是突出性缺点就在于对于单一性的一种声部长期专注,逐渐削减了对于声音立体感的把握。对此,应加强对二、三声部与和弦构唱等内容的全面学习与掌握,促进视唱练耳技能的提高。例如和弦构唱部分的练习,可以先引导学生对和弦内容进行自主分解,然后给予其立体化处理,提高学生的音感,还能够提高在钢琴与旋律声部之间的协调控制能力,通过发挥听音与辨音、调性等技能不断发挥其发散性思维。除此之外,可以通过钢琴来演奏二声部和主旋律进一步训练多声性思维的练习,并且交替学生自己演唱的二声部与主旋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便演出的作品更加和谐、饱满,还能够对其多声思维水平产生有益的推动。
(二)视唱练耳促进声乐技巧的应用与发展
音乐这门学科使在音乐出现一段时间之后才得以形成的,但是这两者之间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正如我们大家所了解的,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音乐表现效果具有直接性影响,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视唱练耳的起源。视唱练耳最早出现在声乐教学实践中,在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学生在音乐节奏与音准的把握方面都属于薄弱环节,便将视唱练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上音乐学科的学习与视唱练耳使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视唱练耳的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发挥的重要性,因此将独立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目前国内外音乐逐步与不同音乐元素发生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民族音乐以及传统音乐相比较而言,当代音乐作品的表演无论是在节奏以及协调性方面都具有更大的难度,以更好的适应音乐发展为目的,有必要逐步提高表演者的视唱练耳水平以及声乐技巧的应用效果,以此提高声乐作品的生动性,引起更多受众的共鸣。总而言之,声乐学科的发展要想更好的与音乐的发展相融合,那么就一定要不断加强视唱练耳部分的练习,可见视唱练耳对于促进声乐技巧的应用于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良好的视唱练耳能力能够让学生拥有准确而整体的音乐感觉
在学习视唱练耳技能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某一种特定技能的时候一般都会先选定一个具有针对性的作品,对于音程、节奏等方面的训练都能够让学生拥有较好的把握作品整体技巧的能力,高水平的视唱练耳技能也可以促进表演者对音乐整体感觉的把握,从而有效提高作品的表演效果。有不少音乐方面的专家都比较提倡坚持音乐创造与表现的中心地位,试唱实际上就是吧乐谱中的各种符号演绎出来并形成完整作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属于通过声音的传播而发挥音乐效果的过程,也是表演者参与音乐创作与表现的过程。表演者借助视唱练耳内容能够有效丰富自身的音乐词汇,并不断拓宽自身的专业视野,使其音乐专业素养不断提升,使表演者声乐表演基本功更加稳固,继而更好的学习其他声乐技巧。在其今后的艺术生涯中,在情感体验的同时激发起发散性思维以及创作灵感。在聆听经典视唱曲调或是练习曲时,人们往往会沉醉在悠扬的曲调之中,这也会成为声乐表演时的灵感。
(四)视唱练耳有利于提高声乐学习者基本音乐能力
快速识谱作为音乐表演的一个基本技能,是音乐表演者以及所有音乐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快速识谱技能掌握不好,那么在进行作品演唱的时候就只能凭借记忆去惯性的发挥声乐技巧,久而久之,对于乐谱的快速反应能力就会下降,也会使演唱的情感以及演唱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产生偏差,从而破坏音乐的准确性。在进行专业练习的时候首先要接触的就是音乐的发声,这也是后续各种声乐知识及技巧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对表演者实施有效的发声训练可以促进其对唱歌气息的准确把握、对音色的熟练掌握以及对音准的标准控制等,从而为大家带来生动而优美的听觉享受。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视唱练耳内容学习的表演者在作品表演的时候对于音准的控制通常都会发生跟一定的偏差,而接受过系统性视唱练耳的表演者则很少出现此类问题,还可以对自身发音与伴奏因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对于音准的控制效果也更加明显。视唱练耳训练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则是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培养音乐的听觉,这里不但指对于外部环境声音的感知,同时也包括对自身与情感的感受,表演者通过声音的反馈来调整演唱的音准、节奏等等,可见其对声乐学习者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视唱练耳作为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对于声乐技巧的学习、掌握以及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视唱练耳内容的学习,更好地掌握相关声乐技巧,从而提高音乐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