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礼演变”之研究现状(2000-2015)
2018-01-25高丽霞
高丽霞
(山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一、概述
乡饮酒礼,中国古代延续千年且影响深远的礼仪文化,其发展贯穿了先秦至清末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其萌生于虞、夏、黄帝之时,氏族部落中的会食制度,起初仅是乡民欢乐共饮的会食活动。周代,为达到尊贤敬老的目的,在原先的宴饮活动上增加礼仪制度,使其更加完善。乡饮酒礼经过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宋元时期的发展与变化,至明清时期,乡饮酒礼进入顶峰,不仅有尊老尚贤之意,亦被赋予政治含义,统治者为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借乡饮酒礼之名实施封建礼教普法制度。清道光年间,由于战争的爆发,政治军资扩大,清政府下令将乡饮酒礼的资费扩充军用,至此乡饮酒礼便在朝廷的号令下废止。
乡饮酒礼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历经了萌芽、确立、发展、顶峰、衰落几个时期,关于乡饮酒礼断代专题文章不计其数,至此笔者以时间断代为节点,将朝代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至元时期、明清时期,对四个节点更迭下的乡饮酒礼的发展概况予以综述,意图梳理乡饮酒礼的发展脉络及时代背景下乡饮酒礼的兴衰面貌。
二、发展脉络
(一)先秦萌芽确立
乡饮酒礼在原始氏族社会中,萌生于氏族部落祭祀之后的会食活动。持此观点的文献有杨宽的《“乡饮酒礼”与“饗礼”新探》与姚伟钧的《乡饮酒礼探微》,笔者亦赞同他们的观点,他们二位皆是从“乡”的甲骨文象形角度入手,认为“乡”如两人围着食器相对而坐,本意为乡人共食,两人经过各方面的文献研究,得出乡饮酒礼起于氏族部落会食制度。
周代,随着宴饮礼的发展,周人将一些规范有序的礼仪制度加入乡饮酒礼之中,逐步形成以尊长、宾贤为主题的礼仪活动,礼节有谋宾、戒宾、速宾、迎宾、献宾、作乐等,相关文献有《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①与《以嘉礼亲万民——乡饮酒礼探微》②,这两篇文章对周代乡饮酒礼的基本内容形式进行了详尽地阐述。在马智全《周代乡饮酒礼与乐诗运用略探》、刘健婷《论西周乡饮酒礼的音乐形态及其受众审美体验》与林素英《论乡饮酒礼中诗乐与礼相融之意义》三篇文献中,作者对其宾贤能的乡饮酒礼作乐环节作了阐述,并对音乐的审美价值略作探讨,作乐主要有升歌、笙奏、间歌、合乐、无算乐、奏《陔》七个环节,均论证了乐诗在作乐的各个环节中的运用,如升歌部分运用《小雅》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奏部分运用《南陔》《白华》《华黍》等。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的衰败及各国之间战争的频发,礼崩乐坏的文化现象显现,而乡饮酒礼深受礼崩乐坏的影响,时常出现违礼僭越的情况,举办礼仪的场所、时间灵活多变,随之乡饮酒礼中所蕴含的教化意义也减弱。论述的文献主要有《春秋时期宴飨礼的演变》③。
(二)秦汉废弃复兴
秦时期,秦善用法家思想,在统一六国之后,继续推崇法家,抵制儒家,在全国范围内强势的推行“以法为教”的政策,采用法令约束群臣百姓,而非德礼教化,至此德礼教化性质的乡饮酒礼便在这段时期内遭到压制、废弃。汉时期,乡饮酒礼随着儒学的兴起便起而复兴。汉初,黄老思想盛行,具有儒学性质的乡饮酒礼并未得到政府的支持,仅在个别地方社会中举行。至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当时政府环境的需要,推崇儒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至此乡饮酒礼在国家社会制度下逐渐普遍化。涉及秦汉时期文献研究有《先秦两汉乡饮酒礼研究》④。
(三)唐宋元转变发展
唐宋元时期,随着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乡饮酒礼已不单指一项具有敬老养老性质的礼仪活动。在唐时期,“宾贡”职能从乡饮酒礼的范畴中脱离出来,逐步与科举制度相结合,成为宴请举人举行乡饮礼的“宾贤能”之制,其被定名为乡饮酒礼,具有敬老养老性质的乡饮酒礼改名为“正齿位”之礼,以此将两种性质的乡饮礼区分,内容形式也发生变化。在《论隋唐学礼中的乡饮酒礼》⑤与《唐代乡饮酒礼与地方社会》⑥皆阐述此时期乡饮酒礼“正齿位”“宾贤能”内容形式的转变。南宋至元时期,乡饮酒礼在官方实行并不稳定。在地方上,乡饮酒礼则成为以地方儒士为主角的活动,在地方儒学中举行,成为一种儒林之间交流会拜的活动。涉及的文献有《宋元乡饮酒礼考》⑦与《唐宋时期乡饮酒礼演变探析》⑧。
(四)明清顶峰衰落
明时,乡饮酒礼不仅仅是别贵贱、序长幼的礼仪文化活动,明统治者为灌输忠孝之道、维护社会稳定,强制推行社会教化,在乡饮酒礼中兼宣律令,将礼与法律制度相结合,使其成为官府对民众普法说教的工具,此时的乡饮酒礼相比前朝,更制度化、强制化。在《明代乡饮酒礼的社会史考察》⑨提及明朝的乡饮酒制度化主要表现在乡饮酒的费用由国家支出和将善恶之人分坐,起正面教化、反面戒谕的作用两方面。
清朝,乡饮酒礼更具法律化。清统治者推崇儒家,采用德礼教化的理念治理国家。在顺治初年,清便着手恢复乡饮酒礼,起初,采用明制;乾隆年间,依据古籍对乡饮酒礼的规格进行修订、完善,并在民族施行的问题上,将满汉合为一体举行乡饮酒礼。涉及清朝乡饮酒礼的文献有《清代乡饮酒礼的社会轨迹》⑩,文章在详细的阐述清朝乡饮酒礼的实施概况之后,亦论述了在国家层面、地方社会,乡饮酒礼实施中所采取的积极政策措施。清道光年间,战争频发,导致军资扩增,官方已无力资助乡饮酒礼的正常实行,便下令废止。至此,乡饮酒礼便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消亡。
三、结语
乡饮酒礼作为一种贴近并普及基层民众社会的礼仪文化活动,是礼乐文化完美结合体,虽说乡饮酒礼已在新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但它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所发挥的敬老尊老、宣法普法、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却不能泯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乡饮酒礼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份子,所孕育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中教化百姓、提升民众修养、稳定社会管理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注释:
①彭林.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乡饮酒礼[J].文史知识,2002.
②邱昊.以嘉礼亲万民——乡饮酒礼探微[J].中国城市经济.2010.
③徐杰令.春秋时期宴飨礼的演变[J].学习与探索,2004.
④周正坤.先秦两汉乡饮酒礼研究[J].南京大学,2013.
⑤高明士.轮隋唐学礼中的乡饮酒礼[J].唐史论丛,2006.
⑥游自勇.唐代乡饮酒礼与地方社会[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5.
⑦申万里.宋元乡饮酒礼考[J].史学月刊,2005.
⑧王美华.唐宋时期乡饮酒礼探析[J].中国史研究,2011.
⑨徐贻慧.明代乡饮酒礼的社会史考察[J].明史研究,2005.
⑩赵永翔.清代乡饮酒礼的社会轨迹[J].宁波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