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学在非洲的应用

2018-01-24王振芳

职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王振芳

摘 要:助力非洲教育、支教肯尼亚项目,是邢台技师学院和中航国际首度联手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对口支援肯尼亚大中专升级改造的合作项目。一体化教学也是在非洲肯尼亚的首次尝试,本文就一体化教学在非洲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非洲师资培训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航国际”在肯尼亚把教育培训与助推非洲实现工业化相结合,建立了中肯职业教育合作示范中心,为肯尼亚培养基础工业人才。在肯尼亚教育部下属的10所职业院校,提供了包括职业培训体系规划、课程体系建设、设备供货、师资培训、理论培训、实际操作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培训项目涵盖了机械加工、电子电工、机电一体化、焊接、制冷、农机维修、美容美发等肯尼亚国家工业化所必备的紧缺专业,创建了中肯职业教育合作新模式。中航国际正用实际行动及其创立的符合非洲发展特点的中非人力资源合作模式,为中国与“一带一路”非洲沿线国家实现互利共赢做出更大贡献。

一、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设备以及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的系统总称。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维修技术知识,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机电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设备引进及改造等岗位工作,适应企业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機电一体化专业师资培训课程

肯尼亚机电一体化师资培训项目,是肯尼亚首次培训的全新专业,肯尼亚总统乌胡鲁亲临现场,教育部从肯尼亚全国挑选了24名骨干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对教学大纲、开设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教学进度等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认真的审核。

此次培训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导论、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力拖动技能训练、液压与气动技术、PLC技术及应用、电机与变压器、变频器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机械基础、触摸屏技术与应用、电工仪表与测量、安全用电等13门机电类核心课程,采用了液压和气动实训装置、机电一体化考核装置、工业机械手实训装置、综合自动线生产装置、机电设备安装与控制装置,共5套先进的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三、一体化教学在肯尼亚师资培训项目实施

基于学院领导的高度信任及同事们的认可支持,单位委派笔者赴肯尼亚支教。面对去肯尼亚支教的新任务、新挑战,笔者认真回顾自己十多年的企业实际操作经验和学校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支教肯尼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一是教学内容要优化,实施整套模块教学,这是基础,要求教师针对课程特点和实际技能操作的规律,精选教材的教学内容。二是教学方法要改进,实现因材施教,这是关键。要针对语言的障碍和肯方工业较落后的特点,尽量多采用实物直观演示法,将设备名称、工作原理活生生地展现在接受培训的肯方教师面前,使他们能较快地将理论与实践融合。三是教学能力要过硬,让学生信服,这是保障。对于一名职业学校教师来说,传道解惑与操作技能指导同等重要,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会熟练操作、拆装和维修设备;并且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向思维,最终通过严格操作规程进行各种教学,使实训中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学生成为熟练的操作者。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理论和实习教学不在同一场所,且每一教学课题的时间上也很难同步,出现教学内容脱节、教学进度不统一。专业理论课对学生来讲内容比较抽象,且教学方式大多数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虽然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学生仍然听不懂,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

一体化教学,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往往由一位教师或一组教师在共同制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进度内容的情况下实施教学,使受教育者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吸收。这是一种立竿见影的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时,理论与实习教学要统筹兼顾,教学内容可以进行模块化整合,改变课时、授课方式,保证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同步,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知识。可以在一体化、模块化教学中围绕一个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组织教学,以实际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为主辅以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来完成教学任务。一体化教学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既符合学生实际特点,又突出了操作技能实训,并且讲授内容针对性强,学生边学习理论边实际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灵活地加以解决。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学发展趋势,是突出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

思维认知水平决定行动水平。结合在国内成功的教学经验和肯方教师特点,笔者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努力将思维的成果转化为教学的成果。教学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的一体化教学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课程均采用一体化授课模式,在电子技术基础课上每人一套电子套件,先手把手教老师识别电子元件、万用表检测元件好坏,吸引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了电子助听器、信号放大器的安装、焊接与调试,然后把整流、稳压、放大电路等理论知识贯穿在里边。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笔者先从认识电磁阀、气缸等元件、搭建气路开始,先让气缸动作起来,再利用仿真电路进行原理的介绍。电动机与变压器课,让教师学会检测电动机与变压器好坏,进行拆装练习。指导教师现场更换了一台液压设备上的油泵电机,拆开电动机根据故障现象,找到电动机烧坏的原因并维修处理好,并讲解预防此类事故所采取的措施等。这种先实践后理论再总结的一体化授课模式使肯方教师觉得很有兴趣,感觉学有所用,学得扎实有趣,成就感很强。肯方教师非常认可这种一体化得教学模式。他们全部表示要把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到各自的学校进行推广。

在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始终贯穿肯方培训教师为培训主体,授课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坚持与培训教师互动,让肯方教师对授课教师及培训方法内容提出意见或建议,做出反思并总结经验,提高培训水平。做到授课前认真备课,预想每节课的教法、难点在哪里、重点在哪里;提前和翻译沟通哪些词汇不好理解等。肯方老师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很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他们每节课都留笔记,有的都写了好几本。为了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提出问题,笔者对能做出解答的给予表扬,或发一些国内带来的小奖品进行鼓励;注意发现接受能力较强的教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解,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为以后做到肯人教肯的理念打好基础。

在让肯方教师自己学会的同时,也让他们能做到教好和教会学生。因为有担任电气装置世赛教练工作的经验,笔者对世界技能比赛组织、邢台技师学院中国的世赛训练基地、中国和邢台技师学院学生在世界技能比赛中取得的荣誉等,做了详细的讲解和宣传,开阔了肯方培训老师的眼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笔者对世赛机电一体化专业项目技术规范和资料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教学训练过程中按世赛的标准严格要求,每个元器件的位置、每个线头的工艺处理、气路的绑扎、编程的思路都逐一示范操作,鼓励他们要参与各类技能比赛,让“以赛促练,赛练结合”的理念深入到每个老师心里,鼓励老师们努力学习,争取到工厂车间进行顶岗实习,提高操作水平,以利于肯方教师后期在非洲一体化教学的运用。

四、对微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由于笔者是第一次在国外授课,尽管在国内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中还做出了艰辛的努力和调整,但还是有些不足人意之处。为了大家以后的培训项目少走一些弯路,更加顺利地完成培训任务,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培训教材和课件应提前在国内做好翻译编写工作,词汇语法符合当地习惯,并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各种教学仿真软件,最好能做成英文版,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精力、能力有限,承担培训课程不宜过多,建议4-6门较为合适。与国内来培训的教师提前沟通,互相了解课程设置、擅长领域,以方便教学培训安排。

第二,机电一体化专业不仅限于5套设备,其他还有电工电子实训、钳工实训、电动机与电力拖动,机床电路等,后期应增加相关实训设备以弥补实训器材、工具、仪器仪表的不足。

第三,接受培训的教师是否能将培训内容领会并使用,和后期当地学校招生和学生专业有关。学生的学,才能促进教师的水平提高,即教学相长;定期组织技能比赛,适当奖励,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后期建议接受培训的教师年龄小一点,人数增加,每人学习的课程减少,培训时间缩短轮流培训。现在二十多人培训十几门课程,一旦有人学得不扎实或离开原岗位,都会给后期教学造成较大影响。接受培训的教师回到工作岗位后,在教学过程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设备操作等事项上,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授课教师应一方面让他们把问题总结上来,及时答复,总结经验以利后期培训;另一方面是定期回访给予现场解决和支持。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技術的变革永无止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知识和新设备的日新月异,教师的人格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必须与时俱进。一体化教学在非洲的尝试运用,以后也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整理、改进、总结,为社会的教育工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助力非洲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邢台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