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原副部长王晓初:推动建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2018-01-24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等要求,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邢台召开了技工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交流会,并召开了联盟第三次全体大会。本文节选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王晓初在联盟第三次全体大会上的讲话。
技工教育要坚持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
技工教育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技能人才,始终坚持就业导向、技能为本。这就决定了技工教育不同于以知识学习和学历教育为主体的其他类型的教育。在黑板上学不好技能,甚至学不出技能,关在传统的教室里培养不出优秀的技能人才。实践证明,学习技能、培养技能人才最有效的模式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只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将学习与工作过程融通合一,才能有效地培养技能人才,才能培养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因此,工学一体、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基本办学制度,我们不但要长期坚持,还要不断创新发展。
当前,我们技工院校面临生源不足、资金短缺、基础薄弱、同质化趋势加大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提高质量、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只有坚持好工学一体、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制度,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出技能水平高、就业竞争力强、薪酬待遇好、企业满意度高的毕业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破解技工院校的发展难题。
深化校企合作要坚持需求导向。办技校要真正搞懂“市长想什么、厂长想什么、家长想什么”,这就是需求导向。从实践经验看,凡是设身处地从企业需求角度出发、千方百计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合作的双方才能更加融洽、深入,成效也更加突出。
深化校企合作,要坚持全程合作。校企合作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要贯穿于招生来源、培养计划、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组织、实习实训等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深化校企合作,要坚持利益共同体。校企合作的核心问题不是简单的权利、义务,而是利益关系。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千差万别,但只有相关各方建立了稳固的利益共同体,才能真正实现行业企业得人才、职工学生得技能、技工院校得发展的多赢目标,校企合作才能长久稳固。
深化校企合作,要坚持一体化教学改革。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而人社系统多年来推行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公共课+专业理论课+实训实习”的学科式教学模式,把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现了从知识教育向技能培养的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果。而这项改革离不开企业参与,离不开校企合作。
去年国办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今年人社部、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我们技工院校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优势,要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基本办学制度,贯穿在教学、管理、保障等院校工作全过程,从一点一滴做起,久久为功,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國务院指示精神中不断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果。
推动建立系统、完备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期,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本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对技能人才的规模、结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就业模式的出现,对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也提出了新要求。即使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对技能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更加强劲。我国8亿劳动力中,在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劳动者仍然是大多数。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技工教育或者说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就是要为在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中不成功或者不那么成功的孩子,铺就一条技能发展的成功之路,培养他们具有现代生产服务的技能和体面就业的本领,帮助他们在生产一线岗位上成才立业,成为社会上的“成功者”。因此,推动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刻不容缓。
我国的技工教育事业经过初创时期的探索和积淀,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为推动建立系统完备的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一个时期,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校长、专家就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的关系、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使我深受启发。我认为,从国民教育的大系统而言,技工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是国家承认的一类国民教育;从分类上而言,技工教育位居职业教育的大范畴内,应该享受相应的政策和待遇。然而,技工教育由于就业导向、技能为本,专职培养技能人才的特殊性,又区别于其他各类国民教育,特别是以学历文凭为导向和标准的学历学位教育。我非常赞同有的专家所说的,技工教育不应该绑在学历文凭的战车上。如果技工院校毕业生能获得一个学历文凭,那是锦上添花,但也只是添上一朵小花。从根本上讲,学历文凭不是也不可能是衡量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的标准,不应该成为技能人才培养的指挥棒。
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工教育经历了艰难曲折,取得了创新突破,恰恰是因为我们摒弃了学历文凭的指挥棒,坚持了专职培养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了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的办学原则,坚持了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制度,坚持了不断深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不断强化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大力推进职业技能竞赛,在深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可以说,技工教育引领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转型。当然,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难题,还要克服许多困难,但我们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完全有可能以技工院校为骨干,联合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集成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相关制度,构建起一套独立的、系统完备的中国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充分发挥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作用
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自2016年成立以来,团结集聚了全国优秀技工院校的力量,积极开展工作,广泛进行交流,搭建合作平台,取得了可喜成绩,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全国有近2500所技工院校,还有数量众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就行业发展而言,也需要有这样一个社团组织,来推动技工教育的发展。
面对新时期技工教育繁重、复杂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的作用,努力推动联盟在团结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技工教育创新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深化专题研究,加强技工教育理论创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打造交流合作平台,为技工院校服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健全行业自律,当好桥梁纽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总之,我祝愿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不断壮大,为推进技工教育创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对比十年前和今天,技工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树立技工教育的信心,树立开创先河的雄心,树立不懈奋斗的恒心,闯出一条中国技能人才培养之路,用创新用发展来坚持技工教育、推动技工教育,为中国的孩子们提供一条不同于高考升学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