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分析

2018-01-24鞠炳增

商情 2017年33期
关键词:村官毕业生农村

鞠炳增

一、背景说明

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人才不仅为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能加速农村的各项改革。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人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开展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即大学生村官工作,对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2003年,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大学生村官;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等省市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5年6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5年的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1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在此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有组织地输送大学毕业生投身广大农村。2007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完善鼓励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的有关办法,引导他们到农村创业。2008年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人才到村任职工作,实现了人才向条件相对较差的农村“洼地”有效流动,为解决农村人才匮乏问题提供了一个稳定有效的解决方案,突破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以点带片逐步带动农民群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农村现代化建设速度。同时,现阶段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干部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大学生村官群体通过自身年龄、学识方面的优势,与传统农村干部队伍形成良性互补,他们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农村干部队伍的执政能力。大学生村官通过农村这一广阔天地,基层这一最好课堂,深入的熟悉了解当今社会和基层民情,快速完成从象牙塔莘莘学子到社会汪洋弄潮儿的转变,把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有效提高自身竞争力,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表现

1、大学生村官在村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村官凭借自身的高学识、高素质,使得村级工作焕然一新,村“两委”班子的政策把握能力,规范化行政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大幅提升。他们的存在,使得村级单位对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政令反应更快速、操作更规范、惠民更深入。

但刚走出校园,涉世不深、经验不足也是大学生村官身上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文化程度高、学习接受新鲜事物快、能够有效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大学生村官明显的优势,乡村两级对这些情况有着充分的认识,所以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村中普遍干的都是与群众打交道少,与数据、文稿斗争多的日常事务性工作,着眼长远、涉及村计民生的大事普遍没有大学生村官的参与。

2、大学生村官在带富创业方面起到的作用

国家关于聘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中,令其通过自身优势,结合任职村实际创业致富,以点带面,示范性带领群众致富是一项重要内容。他们利用自身学识,积极引导农村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帮助任职村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选定发展项目。结合所在村的劳动力、种植技术、区位优势等因素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并帮助群众解决技术、信息、流通、销售等关键问题,对发展壮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村集体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做好生产服务、拓宽流通销售渠道等工作,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有效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打好物质基础。

但综合起来看,成功典型村内环境好的有之,赶上市场机遇的有之,赶上政策机遇的有之,大学生村官个体能力过人的有之,但他们的成功大多都有特殊性,不具备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

三、大学生村官的问题和职业发展前景

通过几年的工作,大学生村官群体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角色定位模糊,职责不明确,难以全力开展工作。

大学生村官到村后所任职务从开始的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到参与竞选或经乡镇党委任命的党支部副书记,都没有明确的职责,也没有表明其作为乡村两级储备干部的性质,怎么使用全看乡镇主管和村支书的认识,“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员、村务工作的助理员、农村基层的调研员、科技知识的传播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等各种“某某员”的期许,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对大学生村官使用、定位上的不确定,而作为大学生村官主体,在最开始的热情消退后,无法解决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也导致难以全身体的投入工作。

2、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难以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

大学生村官考核评价在县委组织部,日常管理在乡镇党委,具体工作是村级事物,经常出现,县级管理部门组织谋划的各项活动与其日常工作相冲突的情况。组织部门管理人事关系却又与日常工作脱离,乡镇党委管理日常工作却又无法为其谋划解决出路,与乡镇公务员、选调生、事业人员同工不同待遇的情况,严重打击他们的工作积极陛。

3、薪金待遇偏低,生活环境较差。

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从省、市文件上看,要求与当地公务员等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缩水,同工不同酬的情况,既不合理又会使大学生村官主体产生怨怼情绪。同时在管理上要求其住村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主体的任职村不是自己的家乡,没有可供居住的房产,于是,住在村干部(村支書居多)家的有之,住在村“两室”的有之,出于现实条件和安全性考虑住在所属乡镇的有之,但是基层条件非常有限,即使住在乡镇机关,生活环境还是难以达到当地的基本水平。endprint

4、晋升空间狭小,任期结束后前景不明。

大学生村官出路狭隘,未能打造能出能进、能上能下的有序流动体系。目前的职业生涯前景有:一是通过选拔考试晋升为副科级乡镇班子成员;二是考人选调生、公务员或事业编;三是续签三年的任职合同;四是考研深造;五是经过村级选举成为村班子成员;六是自谋职业。结合现实情况分析可知,对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来说,大部分出路都是看起来很美,没有多高的可行性,只有自谋职业是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的出路,但是走上这条路也就代表了,村官任期中所得的大部分收获,不会对以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四、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现状的思考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和周遭环境客观存在的斥力,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职业现状不太好。

从大学生村官主体的主观认识上看,绝大部分人没有长期留在村级岗位的打算,大多数村官都是把当下这一职业当做一个跳板、当做一时的权宜之计。考上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拥有长期稳定的收入和待遇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则。

从乡镇党委认识上看,大学生村官没有在重点培养的范围内。因为合同年限和大学生村官主体年龄较轻等问题,没有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干部。工作上因为怕其离职影响工作连续性,不委派其负责重要内容,干部推荐上因为他们不在正式工作人员序列,无法进行职务任命。

从县级组织部门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村官群体数量庞大,提拔任用政策不健全。在干部提拔使用上,他们没有明确的提拔标准,晋升前景不明朗,与公务员相比优先级也较低,如何进行后续培养对县域组织部门来说,是一个在其权限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难题。

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前景的谋划,应该由组织统一招录的省级组织部门制定,通过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一方面让他们能够看到晋升的希望,让市县在对他们的培养使用上“有法可依”,提高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使他们能够真正的沉下心来服务农村。在提拔使用上,可以参照公务员招录,根据当地村官数量,留出一定比例的乡镇副科级岗位择优使用。另一方面,与金融及市场相关部门相结合,完善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资金政策,通过采取免息、免抵押等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村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我党发展建设祖国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加速农村经济社會,提供人才支持,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村官到底如何使用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果,如何使大学生村官真正的融入到农村的长期建设中,如何在为服务农村的同时为大学生村官个体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问题的答案还不明确,全国各地都还没有找出一条可以大范围推广复制的成熟道路。

经过近十年的招录,大学生村官不再是凤毛麟角,他们已经成为了公共服务人员中的一个群体,通过调查研究,找到合理方案,更加有效的发挥他们的作用,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势在必行。endprint

猜你喜欢

村官毕业生农村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
大学生村官与村官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