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创新研究

2018-01-24王颖蔡慧郭倩陈卫民

价值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微课

王颖+蔡慧+郭倩+陈卫民

摘要:将以系列微课为特色的互联网线上网络课程平台,融入传统教学方式,针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方案,以一门专业课程为试点,进行研究与探索。

Abstract: A series of online courses featuring micro-courses are integrated into traditional online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engineering major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 innovative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innovation program is formed. A professional course is used as a pilot to make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业课程创新;混合式教学;微课

Key words: relay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novation;mixed teaching;micro-class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5-0258-02

0 引言

近年来,从可汗学院、TED课程,到英国牛津公开课,从SPOC到MOOC等,这些国际教育前沿的变革信息,都预示着高校传统教学,尤其是面向工程的工科专业教育,势必面临巨大挑战。唯有积极探索有效的以人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从容应对挑战。

本文旨在探索将系列微课及其配套的多种教学元素融入传统教学方式,针对高校工科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形成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以一门专业课为试点,进行研究与探索。既使得高年级段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步提高,同时也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满意度,以人为本,取得师生教学相长的最佳平衡点,有助于面向工程的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 传统课堂、混合式教学

相对于传统课堂,混合式教学的确有很多优势,如用技术支持学习、优化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掌控式学习成为可能等。但若彻底推翻传统教学模式,在目前国内高校存在巨大障碍。

无论哪种新型模式都各有利弊,不能贸然地仅仅采用唯一的一种模式,况且也不应该极端地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因此,研究和探索将系列微课、在线测试、小班讨论等多种教学元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态,是最为高效和可靠的课堂改革方案之一。

微课程,即对常规课程的微缩,是基于“微学习”而建立的“微内容”。具体地,就是用10-20分钟的教学设计,将一个知识点讲解通透,并以网络媒体作为平台,展示给学习者。由于微课程具有“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等优势,随近几年,高等院校也掀起了微课程的研究之风[1][2]。但是,目前高校的微课程研究多集中于基础课程教学,尤其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用甚少[3-7]。因此,本文选择有教学改革基础的课程,探索了系列微课设计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2 应用案例

为了探索高校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本文以面向高年级段的专业课程为试点,取得成效后,总结经验,推广至其他专业课程。

2.1 总体实施方案

本案例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2 线上课程建设

将整门课程按照知识点碎片化,重新组织教学内容、配套更新教学设计,制作了50个知识点的微课,按照精品在线课程的要求,每个微课控制时长在10分钟左右,与学习情境的注意力保持曲线尽量吻合,使得学习效率最大化[8-10]。从前期准备,到拍摄制作、反复校对。

课程评价做了如图2所示改革。

线上学习部分,强化微课视频观看率、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微课视频是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陆续发布、适度提前。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要的10个知识点的视频中,加入了打点测试,即客观测试题(不定项选择),回答正确,视频才可以继续播放。既达到平台开发者原本意在防止学习者挂机播放的目的,更是加强了重要知识点的重点学习,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学习者可以一边观看微课,一边记录笔记,非常方便。另外,在平臺上开发了一套全新的试题库,包含百余道主观题,是每个章节线上作业题目的主要来源。

2.3 线下小班讨论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是其重点、难点,也是解决电力系统中实际工程问题最终的落脚点。由于完成这样综合的大型计算需要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同时需要严密的逻辑和规范的套路,根据往届经验,这对于初学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很完备地掌握,需要大量的实例训练。所以选择系列的综合大型整定计算作为小班讨论的主要内容。

在学校小班讨论教室里先进的电子白板等教学仪器设备配合下,教师能够非常方便地一边启发学生、一边梳理计算过程。学生应用先进的智能笔,能够实时在大屏幕上实时共享每位参与者的计算过程,从而方便教师面向整个讨论小班进行点评、总结。比传统课堂黑板板书或者PPT直接播放的教学效果更吸引学习者。同时,由于学习者全程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 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对试点课堂进行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统计调查。其中面向学生,主要针对7个问题,采用4点量表,即“1-非常满意,2-满意,3-不满意,4-非常不满意”。参与调查的同学共计90人,发放测量表90份,收回88份。endprint

从表1中可以看出,约91%以上的学生对试点课程的学习感兴趣,激发的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同时认为该学习方式灵活。这对于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来说,这么高的比例,实属难得。但是,也有不到80%的学生认为该方式可以方便地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进行比较学习。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对他人的学习状态不是十分关心。将近90%的学生比较认可这种新的方式。80%以上的学生甚至希望其他课程也采用这种方式、或者愿意推荐给其他同学。不难看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混合式教学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除此,对参与教学的改革课程组成员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增加了很多前期准备、路线设计、微课拍摄、后期处理、视频上传、网络维护、师生互动等不小的工作量,但却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赋予课堂新的生命活力,增进了师生交流,有利于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这种新老结合的学习方式非常认可,普遍认为该方式的学习,达到了“主动学习”、“快乐学习”、“比较学习”的效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由此陡然上升。但是,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从外延到内涵、从形式到内容的创新型混合式课堂,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46-49.

[2]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67-69.

[3]张保会,尹项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4]王颖.我校电力系统类课程教学实践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23-26.

[5]程岚.微课教学设计思路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60-62.

[6]王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28-29.

[7]王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微课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23):30-33.

[8]何朝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52-55.

[9]祁芸.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3):35-37.

[10]陈明选.围绕理解的翻转课堂设计及其实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8-79.endprint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